童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童宾(1567-1599年),称“风火神”,“风火仙师”,明代万历年间开始,景德镇历代瓷工祭祀的窑神。明代浮梁里村人。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投师学艺,执役窑业。死后尊他为风火神,祀在“佑陶灵祠”。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太监潘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造大器青龙缸,久不成功。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例外苛索”,派役于民,并对瓷工进行鞭苔以至捕杀。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迫害,处境十分凄惨。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非常愤慨,竟以自己身体为炼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抗议。据说次日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这种缸直径三尺,高二尺多,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能烧成这样大的龙缸,在当时确实是烧制瓷器的一大奇迹。

  童宾投窑焚身后,余骸葬在凤凰山。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全镇起来暴动,焚烧税署和官窑厂房,潘相只身逃走。事后,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为那因大众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童宾立祠在御器厂的东侧,并号之为“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至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灵祠”匾额。祠内供奉的是童宾坐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窑厂烧炼工人神像,有把桩、托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手、三手、二手等(都是瓷业烧窑工种名称)各脚师祖。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这种迎神会既庄重,又热闹,成为当时全镇陶人的盛典。邻近各县的农民、商人和工人的家属都赶来观光,一时人山人海,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过去景德镇有日食“千猪万米”码头的说法,如果按当时迎神盛会的流动人口来计算,确实不算过分。这种迎神盛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才自然消失。

  清代唐英督陶时,曾令人将明代落选的损器、已脱底的一口青龙缸,从僧明寺抬到火神祠,筑台高置,并写有《火神传》、《龙缸记》。另一个督陶官年希尧也写有《重修风火神庙碑记》。这些关于童宾事迹的记载,至今仍存于地方文献中。窑业工人常以其激励自己忠于职守。这正说明童宾“其志气之凛冽在一成,而精神所注贯在百世”。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太监潘相来镇上督造青花大龙缸。其缸久未烧成,潘相对瓷工进行鞭笞甚至杀害。民窑把桩师童宾(里村人)见情义愤填膺,为救众瓷工,勇斗潘相,最后毅然纵身跳入窑火之中,以示抗议。窑工们悲愤万分。童宾之死,激起了瓷工们的义愤。人们纷纷起来呼喊要潘相偿命,吓得潘相闻风逃回京城。为平息民变风波,缓解人心,官府在御窑厂东侧修建“佑陶灵祠”,为童宾立祠,奉为“风火仙”。祠内供奉风火仙师童宾像,两边是做坯、托坯、收兜脚、打杂的小扶手、二扶手等各脚窑工师傅的塑像。

  另据有关地方文献载:清代唐英督陶时,曾令人将明代落选的捐器、已脱底的一口青龙缸,从僧明寺抬到火神祠,筑台高置,并写有《火神传》、《龙缸记》。另一个督陶官年希尧也写有《重修风火神庙碑记》。这些关于童宾事迹的记载,至今仍存于地方文献中。督陶官唐英赞誉他的精神:“上济国事而下贷百工之命”,“可作忠臣之气,而坚义士之心”。童宾是瓷都景德镇历代瓷工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形象;以敬业、献身为核心的童宾精神,是中国陶瓷精神的集中体现。窑神童宾巨型青铜像的制作落成,对“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