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类星体( quasar ),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型天体,属活动星系核的一个亚型。因其在照相底片上具有类似恒星的像而得名,光谱的巨大红移和几乎全电磁波段的辐射显示它们很可能是遥远星系明亮的活动核心。

发现

1963年,T.A.马修斯和A.R.桑德奇找到了射电源3C48的光学对应体,在照相底片上类似恒星。分光观测表明,它的光谱中有许多宽而强的发射线,但当时未能证认出来。1963年,射电源3C273被证认为一个13星等的类似恒星的天体。M.施密特发现它的光谱与3C48的光谱很类似,并且成功地将其中最亮的一些发射线证认为氢的巴耳末线,但其红移很大,达0.158。3C48的谱线也得到了证认,红移更大,达0.367。随后,又陆续发现了一批性质类似3C48和3C273的射电源(图1,图2)。它们在照相底片上呈类似恒星的像,因此被称为类星射电源。光学观测表明,类星射电源的紫外辐射非常强。后来发现一些光学性质类似于3C48和3C273的天体,但它们并不发出射电辐射。这种天体称为蓝星体。类星射电源和蓝星体被统称为类星体。1977年由A.赫维特和G.伯比奇编辑的第一个类星体总表问世,共包含637个类星体。2001年由维隆夫妇编辑的《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表》第10版包含的类星体达到23 760个。发现类星体的方法是先从射电、X射线、无缝光谱或多色巡天挑选候选体,然后逐一用有缝光谱证实并测定其红移。斯隆多色巡天发现的类星体最大红移达6.42(SDSS J1148),这意味着我们看到它的光是在宇宙不到现在年龄1/10的时候发出的。

类星体3C273的照片.jpg

图1 类星体3C273的照片


类星体3C273的光谱.jpg

图2 类星体3C273的光谱

主要观测特点

①类星体在照相底片上具有类似恒星的像,这意味着它们的角直径小于1角秒。较近的类星体周围可看到暗弱的云状包层,如3C48。有些类星体有喷流状结构,如3C273。②类星体光谱中有许多强而宽的发射线,包括容许谱线和禁线。最经常出现的是氢、氧、碳、镁等元素的谱线。有些类星体的光谱中有很锐的吸收线,说明产生吸收线的区域里湍流运动的速度很小。③连续谱几乎涵盖全电磁波段,能量分布多呈非热辐射的幂律谱形式,但也含有热成分。④类星射电源发出强烈的非热射电辐射。射电结构多数呈双源型,少数呈复杂结构,还有少数是致密的单源,角直径小于1毫角秒,至今都未能分辨开。⑤类星体一般都有光变,时标为几年。少数类星体光变很剧烈,时标为几个月或几天甚至短到几小时。类星射电源的射电辐射也经常变化。观测还发现有一些双源型类星射电源的两子源,以极高的速度向外分离。光学辐射和射电辐射的变化没有周期性。⑥类星体的发射线都有很大红移。对于有吸收线的类星体来说,吸收线红移一般小于发射线红移。有些类星体有好几组吸收线,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红移,称为多重红移。⑦许多类星体还发出很强的X射线辐射。

红移

红移是河外天体共有的特征。因此绝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类星体是河外天体。红移–视星等关系的统计的结果表明,哈勃定律对于河外星系是适用的。就是说,它们的红移是宇宙学红移,它们的距离是宇宙学距离,它们的红移–视星等是统计相关的。但对类星体来说,红移–视星等的统计相关性很差,这就产生了两个彼此相关的问题:类星体的红移是否就是宇宙学红移,类星体的距离是否就是宇宙学的距离。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类星体的红移是宇宙学红移。因此,红移反映了类星体的退行,而且符合哈勃定律。按照这种看法,作为一种天体类型而言,类星体是人类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类星体红移–视星等的统计相关性很差的原因,在于类星体的绝对星等弥散太大。如果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类星体分类,对某种类型的类星体进行红移–视星等统计,则相关性便会显著提高。支持宇宙学红移的观测事实还有:观测到了红移值与类星体相同的寄主星系;发现了一些和所在天区星系团红移差不多的类星体;类星体与某些活动星系(如赛弗特星系)的光谱特征很类似,表明类星体和星系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少数天文学家认为,类星体的红移不是宇宙学红移。这种观点所依据的观测事实有:某些类星体和亮星系(它们的红移相差很大)的抽样统计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某些类星体(如马卡良205)似乎同亮星系之间有物质桥联系,而二者的红移相差极大。持这种观点的人对红移提出过一些解释,如认为类星体是银河系或其附近星系抛出来的,因此类星体红移是由于局部运动,而不是宇宙学膨胀。也有人认为,类星体红移是大质量天体的引力红移。还有一些理论认为类星体的红移可能是某种未知的物理规律造成的,这就向近代物理学提出了所谓的红移挑战。

能源

类星体的射电辐射是非热的同步辐射,光学辐射和红外辐射则表现为以热辐射为主的连续谱,但至少有一部分可能仍是同步加速辐射。如果类星体的红移是宇宙学红移,它们的光度(包括射电、红外线、可见光直至X射线)将超过太阳光度的一万亿倍,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辐射功率最大的天体。但是,从光变时标估计出的类星体辐射区域的大小,只有几光时到几光年。这样高的产能效率是现今已知的各种能源,包括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都无法达到的。最合理的模型是,类星体中央有一个约十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物质通过一个旋转的吸积盘落到黑洞中去,吸积盘被引力能的耗散所加热,产生类星体光谱中的热成分,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高能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则是同步加速辐射的源泉。

发射线

黑洞和吸积盘周围的气体云因光致电离复合机制产生低电离发射线,如氢的巴耳末线系。谱线展宽显示气体云的速度超过10 000千米/秒。这种宽发射线来自内区,称为宽线区。发射线变化时标的研究表明,宽线区的典型半径为数光月。在离中央电离源10~1 000光年的外区,气体云的速度只有数百千米/秒,辐射电离金属的禁线,称为窄线区。

吸收线

产生类星体的吸收线的原因可能有三种:①吸收线产生于吸积盘附近的厚物质层,由于物质外流速度很高,故吸收线非常宽。这种类星体称为宽吸收线(BAL)类星体。②如碳、镁、硅等重元素的锐吸收线,产生于类星体和观测者之间的某些河外天体,如延伸的低密度的星系晕,由于视线可能穿过几个不同距离的星系,这类吸收线可能分为不同红移的几组。③处于莱曼α发射线短波侧的一系列锐吸收线,称为莱曼α森林,产生于类星体和观测者之间的原始星系或星系际介质。

视超光速现象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发现,3C345等类星射电源的两致密子源以很高的速度分离。如果类星体位于宇宙学距离,两子源向外膨胀的速度将超过光速,最大的可达光速的45倍(3C111)。有人认为,类星体并不位于宇宙学距离,这就根本不会出现超光速现象。但观测发现,有一个射电星系也存在类似的超光速现象,而射电星系无疑位于宇宙学距离。可见这种看法的证据并不充分。公认的看法认为,如果一个子源与视线成小夹角以近光速朝观测者运动,就可解释观测到的这种表现的超光速,即视超光速现象。

光度函数及演化

类星体的光度函数(其空间数密度按光度的分布)存在随时间(或红移)的演化效应。一种极端是光度不变,仅数目变化,称为纯密度演化;另一种极端是数目不变,仅光度变化,称为纯光度演化。实际情况可能介于两者之间,称为混合演化。模型参数通过与观测拟合而得。但真实的演化规律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