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类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细胞分类学汉语拼音:Xibao Fenlei Xue;英语:Cytotaxonomy),以染色体数目、形态、行为即核型为生物分类的特征 ,并进而研究核型进化和生物系统进化的分类学分支。迄今 ,至少2万种以上被子植物和1300种蕨类植物已有染色体的研究资料。在动物方面,至1982年,2050个哺乳动物种和亚种的核型已有报道(其中250种并有染色体分带的资料),占已知哺乳动物种类的一半左右,鸟类已有587 种的染色体资料,占鸟类种数的6.9%,昆虫核型研究的报道也日见增加。

  细胞分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常规核型分析,即比较分析物种、亚种、种群的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相对长度和臂比),及其减数分裂行为。此外,随着减数分裂染色体的研究,也开始采用联会线复合体核型分析;其次是分带核型分析,并以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的数目和分布作为核型分析的参数。在分子细胞分类学中,除普遍使用遗传组大小分析,即以细胞分光光度计或流式细胞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核中DNA含量外,还应用细胞核或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单拷贝和重复DNA同源性和序列分析、染色体基因图比较等。

  通常,在属下分类阶元,近缘物种的核型常具有较多的相似性或完全一致。在另一些类群,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染色体数,

  在这种情况下,单以2n数就可确切地区分不同的种,如鹿科麂属中之小麂2n=46,林麂2n=14(Z37.jpg),黑麂2n=8(Z37.jpg) ,9(Z38.jpg),赤麂2n=6 (Z37.jpg)、7(Z38.jpg)。当然 ,在多数情况下仅以染色体数目作为分类特征可能过于简单,染色体分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提供了更精密的手段。

  在核型描述、比较的基础化的结果追溯核型进化的规律和机制,这是细胞分类学的另一重要内容。在属以下分类阶元,哺乳动物核型进化趋势是染色体数目(2n)和染色体臂数(F.N)从多到少 , 染色体形态从端着丝点趋向双臂染色体 ,染色体从小变大或从短变长。

  核型进化的机制归纳起来,一是染色体倍数的变化或通常所称的多倍体。这尤其在植物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被子植物的多倍体频率,虽有不同估计,但有7成至8成的物种的进化过程可能涉及染色体的异源多倍化。在动物界,除了鱼类核型演化过程中有比较清楚的例子外,多倍体尚不多见。不过70年代以后在昆虫、两栖类、爬行类也陆续观察到不少多倍体现象。核型变化的另一重要机制是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或称染色体重排。这在动物核型进化中可能是主要的机制 。核型演变的第三条途径是异染色质扩增。结构异染色质的数量与分布,在不同的生物类群可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