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绍剧,即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兴起于康熙乾隆年间。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有独立完整的唱调,即〔三五七〕与〔二凡〕。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焦循《花部农谭》谓“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30年代称“越剧”。1950年定名绍剧。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嘉兴湖州上海一带。

剧本

传统剧目

  绍剧传统剧目约有300余本,按笛色定调,分尺调剧目、正宫调剧目、小工调剧目3类。

  尺调剧目 艺人称“老戏”,约数十本。其中18本大戏《对珠环》、《药茶记》、《钓金龟》、《三官堂》、《四国齐》、《雌雄鞭》、《宝莲灯》、《百花台》、《阴阳斗》、《打登州》、《龙虎斗》、《紫霞杯》、《双贵图》、《赐绣旗》、《金玉缘》、《打金冠》、《奇双会》、《双鱼坠》,称“老十八出”,是绍剧最老的剧目。因大多见于浙江各地乱弹,又称“江湖十八出”。此外,还有18出小戏,称“小十八出”,亦为绍剧早期剧目。

  正宫调剧目 艺人称“时老戏”,约200余本。其中《轩辕镜》、《天缘球》、《太狮图》、《朱砂球》、《双合桃》、《金鸡图》、《玉麒麟》、《夔龙镯》、《通天箫》、《渔樵会》、《螂竹图》等数十本为绍剧特有剧目。此类剧目,为绍剧传统剧目之大宗。

  小工调剧目 艺人称“时戏”,大多移植自京剧、徽戏,如《打严嵩》、《战马超》、《席棚会》、《红鬃烈马》等。

剧本题材

  绍剧传统剧题材广泛。整本大戏的情节,有忠奸争斗、征伐平叛,家庭纠葛、婚恋娶嫁,除暴安良、劫富济贫,及神妖斗法、以正祛邪等。有的戏可连演数夜。

  忠义戏 敷演封建王朝中的忠奸争斗,是传统剧目的主要题材,如《龙虎斗》、《紫金鞭》、《飞熊剑》、《节孝图》、《玉麒麟》、《三奏本》、《五美图》等。这类戏虽多,但并非千人一面,如《五美图·争朝》中争得火爆激烈,以死相搏;《紫金鞭·王家庄》中斗得迂回曲折,风趣幽默,各有特色。

  清官戏 是为忠义戏的分支,《降三宝》、《碧桃花》、《螂竹图》、《轩辕镜》等戏中清官,为包拯、海瑞、顾鼎臣等。塑造包拯形象,除突出其铁面无私、刚直不阿外,有时也刻划其机智谨慎、风趣诙谐一面。《轩辕镜·寿堂》、《紫金鞭·王家庄》中的包拯,挫败奸佞机巧得法,语言锋利生动,有很强的戏剧效果。

  征战戏 大都表现武将忠君爱国,英勇善战。《潞安州》、《朱砂球》、《岳传》以及以杨家将、薛家将、呼家将故事为内容的戏即是。

  家庭戏 有《双贵图》、《双剪发》、《紫霞杯》、《芦花记》等。爱情戏在绍剧中为数不多,常为整本戏中的枝节。《金玉缘》、《双金定》、《通天箫》等演述年青女将临阵招亲;《百花台》、《松鹰图》赞扬女主人公对婚姻的执著,鞭挞嫌贫爱富、赖婚弃约的不义。“私订终身后花园”一类的爱情戏,在绍剧中〖LL〗较少见,也很少有缠绵悱恻的场面。

  侠义戏 大都为短剧,有《神州擂》、《蔡庄》、《薛勇卖拳》、《蜈蚣岭》等。

  神话戏 以搬演《西游记》中故事的诸剧为著,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平顶山》、《火焰山》、《通天河》等。40年代在上海上演的连台本戏《西游记》、《济公传》,以及《宝莲灯》、《落绣鞋》等传统神话剧。鬼戏有《男吊》、《女吊》、《无常》等,此3折皆来自目连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绍剧除搬演一些传统戏外,整理改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虎斗》、《火焰山》、《后朱砂》、《香罗带》、《轩辕镜·寿堂》等传统剧目;新编《于谦》、《百岁挂帅》、《葫芦案》、《相国志》等历史剧、故事剧以及现代戏《血泪荡》、《阿Q正传》、《血馒头》等。上演后,均有较大影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故事片。

音乐

  绍剧音乐,有3种基本定调,以笛色定调为准。绍剧现今所用之笛,筒音约略为D,其定调分别为:

  尺字调,笛全按作6,板胡定弦5~2,1=F;正宫调,笛全按作2,板胡定弦1~5,1=C;小工调,笛全按作5,板胡定弦4~i,1=G。

唱调

  绍剧剧唱,以〔二凡〕、〔三五七〕为主要唱调,兼用〔扬路〕、〔西路〕以及调腔、昆曲,并以小调、杂曲作插唱。〔二凡〕唱腔高亢激越,紧拉慢唱,拖腔可由演员根据表演需要随意发挥,不受乐曲限制。〔三五七〕的主干唱调为〔太平三五七〕,因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三五七〕属早期吹腔,唱腔委婉,宜于铺叙情事。〔二凡〕、〔三五七〕两支主干唱调率辅助唱调和腔句组连成套,成为“双唱调板套体”,即“〔二凡〕~〔三五七〕套”。绍剧的“〔二凡〕~〔三五七〕”以其3种不同的定调,构成“尺调〔二凡〕~〔三五七〕套”、“正宫调〔二凡〕~〔三五七〕套”和“小工调〔二凡〕~〔三五七〕套”。

  〔二凡〕 唱辞为七言或十言齐言对偶句,可加逗、加叠。辞段中,除起句用韵外,奇句可韵可不韵,偶句必韵。唱调按上句、下句、结句落音的不同及演唱时的组合,有3种段式:

  甲种:上句落2,下句落5或3,结句落1,为尺调生(男)腔及正宫调旦(女)腔的落音形式;乙种:上句落6,下句落3,结句落5,为正宫调生(男)腔及尺调旦(女)腔的落音形式;丙种:上句(起句)落6,以后各上句落2,下句落3,结句落5,为正宫调外腔专用落音形式。

  小工调〔二凡〕生(男)、旦(女)腔落音形式与尺调相同。

  〔二凡〕以散唱的旋律咏唱文辞。有以不间断的旋律连续咏唱一文句,伴奏者辅以“过门”的,为一文句一“过门”;也有将一文句咏唱为二分句,分句之后各辅以“过门”的,为一文句含二“过门”。按唱辞文句步节,曼声吟咏为唱时,其旋律含有语读入乐及华饰为腔两个部分。华饰为腔加以铺陈,成为起伏跌宕、长音花腔相间的长腔,称为“海底翻”。腔,是〔二凡〕音乐特色之所在。这种腔(包括“海底翻”)在各个演员唱口中,很不相同;但在同一演员唱口中,则相对不变,由此形成唱腔的个人特点。“海底翻”的运用,为演员演唱提供抒发感情的音乐手段。加腔字位,常为第四、七字,次为二、五、六字,偶见一、三字。“海底翻”的腔位,习用于七字句的第四、五、六、七字。“海底翻”形成于20年代,此后乃有以唱擅长的名伶。

  〔二凡〕以散唱为特征,其唱腔、唱段、唱句,无一不为散唱。伴奏则分有板及无板。伴奏有板而唱腔散板,即为“整板散唱”;伴、唱皆散,即为“散板”。“整板散唱”有〔二凡中板〕、〔二凡慢板〕、〔二凡快板〕;“散板”有〔二凡浪板〕及单句作引的〔二凡倒板〕。“整板散唱”的基本过门,为可无限反复的十六板,演唱者可因无确定的起唱处而随意起唱。当唱至分句或句末落音并稳定后,伴奏接以重复(以邻音为华饰)落音的“小过门”,然后进入基本过门,以待演唱者接唱下一文句。如此敷衍入唱,以至成段。“整板散唱”的伴奏板速,大致是二分音符=50至二分音符=300左右,其中又分为慢、中、快板:

  〔二凡中板〕原称〔流水二凡〕,简称〔流水〕。唱辞字距近似自然状态的文辞诵读。板速四分音符=140左右。〔二凡慢板〕原称〔慢二凡〕。唱辞字距较宽,每多加华饰性的腔,具有吟咏或咏叹情调,伴奏旋律亦多加华饰。板速四分音符=60左右。〔二凡快板〕原称〔快二凡〕。唱辞字距紧促,情绪亦较为激烈,伴奏旋律有删简。板速四分音符=200以上。

  散板(散唱散伴)的唱,有〔二凡倒板〕及〔二凡浪板〕。〔倒板〕为单句,用于唱段的起始。除〔倒板〕外,其慢、中、快、浪诸板,皆可独立敷唱文辞,构成唱段。大段敷唱的基本连续顺序为〔倒板〕→〔慢板〕→〔中板〕→〔快板〕→〔浪板〕。亦可作别种组合。

  50年代起,〔二凡〕出现两种原所未有的唱腔形式。一种是清唱形式:煞住急板繁弦式的伴奏,由演唱者徒歌清唱,每句唱腔后,依据唱句句末的落音,加以模仿性的小过门,有“五字音”、“三字音”之称,已成为程式;一种是原板、叠板、垛板形式:将〔二凡〕的散唱旋律在节奏上加以规范,而成“板唱”。此种唱腔多由作曲者编谱,虽应用较广,但未成程式。

  〔三五七〕 是以〔太平三五七〕为主干唱调,并统领若干附属腔句所组成。

  〔太平三五七〕是由上、下句对置组合的独立唱调,其附属腔句亦具上句或下句性质。附属腔句各有大致确定的唱辞格律:专用于唱段起始的称“头腔”,有〔单顶头〕、〔双顶头〕、〔三五七头〕、〔大倒板〕等;专用于唱段结煞的称“尾腔”,有〔大落山虎〕、〔小落山虎〕等;夹用于头、尾腔之间,可不断反复的上、下句称“腹腔”,有〔六字句〕、〔七字句〕、〔短句〕等。还有不独立成句的附加腔,〔嗳腔〕、〔儿孙腔〕。〔太平三五七〕经“缩板”变化为〔硬合上〕、〔硬挖地〕、〔清板〕诸唱调,某些附属腔句也有“缩板”的唱法,只是无特定的称谓。

  〔三五七〕因定调的不同,亦有尺调、正宫调、小工调3种。〔太平三五七〕的低唱,称为〔还魂三五七〕。伴奏若用唢呐(绍兴俗称“梅花”),称为〔梅花三五七〕。

  绍剧〔三五七〕平稳细致,宜于叙事,而〔二凡〕慷慨激昂,长于抒情。许多传统戏中,平和场面一般唱〔三五七〕;矛盾冲突激烈场面,则唱〔二凡〕。两者相辅相成。

  其他唱调〔扬路〕:仅正宫调、小工调二种定调。旦腔称为〔高扬〕,生腔称为〔平扬〕。〔扬路〕起唱时,可有头腔,如〔顶头〕、〔新水令头〕等;结煞时,可加尾腔,如〔落山虎〕。

  〔西路〕:仅尺调一种定调。〔西路〕包括〔西路〕及〔西路二凡〕。〔西路〕生、旦同腔,有〔新水令头〕、〔懒画眉头〕等头腔及〔落山虎〕等尾腔。〔西路二凡〕仅旦腔。〔西路〕只用于《斩貂》一剧。

  变化〔扬路〕及〔西路〕旋律以唱长短句的剧目有《醉酒》、《买胭脂》等,专辞专乐专用。

乐队

  绍剧的场面音乐,包括丝竹、吹打牌子及锣鼓。绍剧的打击乐用大锣、大鼓、大钹,气势宏伟,火爆炽烈,锣鼓点粗犷、朴实,自树一格,有“绍敲”之称。

  绍剧〔三五七〕、〔阳路〕、〔西路〕的伴奏乐器以笛为主;〔二凡〕以板胡为主,辅以“斗子”(“金刚腿”)。乐队由6人组成,有“上三把”、“下三把”之分。“上三把”为鼓板、正吹、三弦;“下三把”为副吹、斗钹、小锣;尚有敲大锣者,兼管茶炊、刀枪把子,不列入上、下三把之内。50年代中期起,乐队逐渐扩大,增加笙、头管、琵琶、中胡、大提琴等。

表演

脚色行当

  绍剧艺人的脚色行当共13种,有“十三先生”之称,分为白脸、花脸、旦三堂。

  白脸堂 有老生、老外、副末、小生。老生,如扮演《宝莲灯》中刘彦昌、《潞安州》中陆登等,开脸者如《轩辕镜》中包拯、《斩经堂》中吴汉等;老外,如扮演《龙凤锁》中林凤皋、《万花楼》中海瑞等,开脸者如《渔樵会》中脱脱、《龙虎斗》中赵匡胤等;副末,如扮演《万花楼》中李调阳、《两狼山》中赵匡胤、《龙凤锁》中林福等;小生,如扮演《金玉缘》中狄青、《百花台》中李文锦、《芦花记》中闵子骞、《挂玉带》中罗成等。

  花脸堂 有大花脸(净)、二花脸(二丑)、小花脸(丑)、四花脸。大花脸,如扮演《龙虎斗》中欧阳芳、《轩辕镜》中曹友斌、《三官堂》中包拯、《龙凤锁》中金三等;二花脸,如扮演《打金冠》中薛刚、《五龙会》中郭彦威、《打半山》中张歧等,演地痞、流氓、帮闲、无赖者亦为二花脸,如“滑白戏”《五美图》中丁奉、《双剪发》中苏孔友、《卖身打楼》中天龙大师爷等;小花脸,如扮演《双贵图》中蓝继子、《倭袍》中王文、《龙虎斗》中呼延三赞等;四花脸,如扮演《轩辕镜》中包兴、《打严嵩》中严二、《闹沧州》中茶博士等;四花脸俗称“宕四花”,需顶替花脸堂的缺当,为绍剧所独有。

  旦堂 有正旦、花旦、作旦、老旦、五旦。正旦,如扮演《三官堂》中秦香莲、《斩经堂》中王玉英、《香罗带》中林慧娘等;花旦,如扮演《龙凤锁》中金凤、《贵妃醉酒》中杨玉环、《梅龙镇》中李凤姐等;作旦,如扮演《后朱砂》中曹翠娥、《双合桃》中谭碧翠、《玉蝴蝶》中脱脱妻等;老旦,如扮演《斩经堂》中吴汉母、《钓金龟》中张母、《药茶记》中王氏等,老旦脚色亦常由老生、老外行反串;五旦,如扮演《倭袍》中春兰、《定天山》中薛金莲,亦兼演娃娃生,如《挂玉带》中之罗春等;并饰女性杂脚、充团圆戏中的“拜堂旦”。

  除上述13行外,又有副小生、外末、六白脸、副大面、老花脸之设,合称“十八子弟”。

表演艺术

  绍剧多在庙台、广场演出,场地空旷、敞露,观者多以千计,故要求唱腔响亮洪大、高亢激越,扮相色彩鲜明、忠奸判然,做功大开大阖、粗犷有力,配乐丝竹错杂、锣鼓喧阗,具浑成粗豪雄壮之特色。

  绍剧重唱功。唱法各有特点:花脸用“堂喉”(真声)、小生和旦用“子喉”(假声)、老生用“乖喉”(真假声结合)。老生、老外的唱功戏有《渔樵会》(徐达、脱脱)、《龙虎斗·叹营》(赵匡胤),小生的唱功戏有《挂玉带·叫关》(罗成),花旦的唱功戏有《龙凤锁·哭箱诉舅》(金凤),大花脸的唱功戏有《高平关·借头》(赵匡胤),二花脸的唱功戏有《打金冠·太庙》(薛刚)等。

  绍剧有一批讲究做功的骨子老戏,脍炙人口,如《后朱砂》中之曹氏父女、刘成美及滕青等角之表演即是。此类做功戏常因演员不同而有不同的表演。

  绍剧武班所用武功,多吸收民间武术并加以美化。如“打大桩”,有五鳌头、七鳌头、九鳌头、长三人、双仙桥、踏荷花、调龙等,为“叠罗汉”的套式。《男吊》中的“七十二吊”为绳技。一般演出之武功多与京剧武功相类。

  神怪戏中的悟空戏,融神、人、猴于一体,形象鲜明,自树一帜,表演者六龄童有“江南美猴王”之誉。七龄童扮演猪八戒,以多变的体态、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刻划人物,笨扮巧演,独辟表演艺术之蹊径。

社戏

  清代民间乱弹班演出活动频繁,且多与民风习俗相契合。凡有重要民俗活动,即延聘戏班子登台演出,诸如庙会戏、春台戏、节庆戏、愿心戏、年规戏、灯头戏、青苗戏、罚款戏、祠堂戏、和事戏、火烧戏、龙王戏、牛太平等。其中尤以春社日、秋社日演出的“社戏”最为有名。道光年间(1821~1850),山阴沈香岩《社戏》诗云:“麦满平畴菜满坡,春花有望乐如何。赛神各社笙歌沸,五福长春老保和”。诗人自注云:“俗风每年二三月,各社皆演戏酬神。越城戏部最多,唯五福、长春、老保和三部,素称出色”。所称五福、长春、老保和皆当时著名乱弹戏班,其名多为后来戏班所延用,如“老长春”、“蕊芝长春”等。春社演戏,多属祈福;秋社演戏,多寓酬神之意。宋梦良《余姚竹枝词》云:“水旱无虞庆岁成,年终报赛表微诚。酬神演罢龙王戏,再看今宵牛太平。”作者原注云:“四乡于冬季演戏谢龙,曰龙王戏;演戏谢牛神,曰牛太平。”

  一副乱弹班,至少由24人组成,其中生、旦、丑各个行当十二三人,乐队六七人,盔头、大衣、值台、饭头、班主(或由演员兼任)各一人。内部分工细致,职责明确。乐队、演员中,以堕民为多。堕民多以唱戏为业,又兼业鼓吹,其上乘者称为清音班,专事演奏器乐曲牌。

舞台美术

  清时,绍兴文、武乱弹戏班化妆粗简,行头多为租赁,在草台或万年台演出,以松明、菜油灯照明。

  清末民初,绍剧开始进入上海。受京班(京剧戏班)影响,化妆及舞台陈设均有改善,舞台开始设置软、硬布景和聚光灯,化妆趋向细致。30年代,女旦登台,戏装、头饰日益鲜丽精巧,扮相逐渐规范。30至40年代,从其他剧种引进置景技巧,盛行机关布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按剧情进行舞台美术设计。80年代起,逐渐以化学材料代替棉布、木材制作布景和道具,并借鉴其他剧种进行舞台美术改革,但在变革中始终保持了绍剧的特色。

化妆

  包头 明、清两代,戏班男旦常用“懒梳妆”代替发型。“懒梳妆”系以纸浆和牛胶塑合而成的女性发髻头套,清末民初,男旦用铜制圆形“银泡”,饰于额前的“打头”(绸制扎巾)上。一般用于正旦、悲旦。饰夫人或后、妃用“点翠包头”或水钻包头。

  脸谱 绍剧的骨子老戏仍保存不少具有特色的传统脸谱,或示性格,或表经历,如《寿堂》中,包公以老生扮,不戴“满口”(长髯),仅戴“一字胡”(俗称“赖喳胡”),开“秃额老脸”(脑门至鼻尖涂粉白色,两颊涂小块暗红色,眼窝沿鼻梁外框及嘴唇四周均涂黑色,额头不画眉月),戴方翼黑纱帽,穿蓝官衣,为清官形象。《万里侯》中,大花郑子明开歪摆脸(白粉底,画锯齿形,黑线条),以示被虎抓伤的经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开“改良脸”,重勾金、红两色。系六龄童根据绍剧特点设计,突出其神怪色彩。绍剧名丑汪筱奎擅演“滑白戏”,创“二丑脸”,谱形为“倒挂眉,酒糟鼻,蝌蚪眼,头风膏药贴两边(太阳穴)”,用以表现地痞、流氓、恶棍等形相。

  绍剧亦有“变脸”技法,即表演中变换脸谱,如《闹阴阳·洞房》一场,小花脸欧阳成揭开新娘盖头红,发现新娘是吊死鬼,大惊失色,艺人随即口吹手中事先准备好之煤黑,飞扑于油脸,即成“纸灰脸”。

   放置戏衣之箱称“头箱”或“大衣箱”。经济状况一般的戏班,多备“五蟒五靠”,经济实力强的备“十蟒十靠”,临时组合的戏班大都向三埭街的行头主租赁。

  戏衣首件为“富贵衣”(即五色碎布缀就的丐衣),其次为蟒、靠、袄、褶子。蟒有“上五色”和“下五色”之分。“上五色”指红、黄、蓝、白、黑五原色,“下五色”指间色。不同类型的角色穿不同颜色的戏衣,如帝王穿黄蟒,巨僚穿红蟒等。其他尚有开台(绣有狮、虎、豹、象、麒麟等动物纹饰)、兜背、男帔、女帔、色衣色裙、打衣打裤、一口钟(披风)等不下几十种。

  盔靴 盔头分硬盔和软巾两类,均由外箱师父管理或制作。网巾、打头、靴及旦角绣鞋等由艺人自备。放置盔头之箱称“外箱”。盔箱第一顶盔头称“老郎盔”,演出时常挂于后台当中。

  杂件 包括髯口、靴鞋、面具、乐器及砌末。放置杂件之箱称“三担”。此箱还包括下档衣裤如大带、作衣、茶坊衣、皂甲衣、龙坎、黑打衣、罪衣罪裤等;零碎下档盔帽靴鞋如大桶帽、镬铲帽,三套云鞋、云头鞋、高低鞋(快鞋、青皮靴)、草鞋、跳鞋、踩跷(男旦用)、木屐、钉鞋等。

道具、布景

  道具 旧称“砌末”。绍剧的“彩头”为一种较有特色的道具,系以面具或头套组成之塑形化妆,有竹扎纸糊的动物形具如鹤、鸟、鹿、虎、豹、狮与《目连戏》中无常帽及鬼王、夜叉头套等。

  绍剧在草台、万年台上演出,大多不用布景,仅靠一桌两椅作各种模拟造型,以符号式意象,表现不同地点、环境,有牢监椅、井台椅、对面椅、客堂椅、当场椅、案位椅、将台椅等17种。

  布景 分软景(布上画景)和硬景(多以杉木和三合板为框架蒙布画景)二种,一般都结合使用。30年代,荪贵舞台曾用拉洋片式的画幕布景。以后,出现“百搭布景”,即以固定景片,按程式套用,使舞台环境定型化。50年代起,逐渐停用。目连戏及连台本戏多用机关布景,即利用杂技、魔术的技巧,迅速变换场景,表现离奇景象,渲染神鬼变幻的内容,造成感官刺激,有飞人、走尸、铡头、锯人、中刀、喷血及运用灯光在天幕上表演剑蛇互斗、海市蜃楼等等。

  50年代起,绍剧逐步采用写实性布景和现代声、光手段。浙江绍剧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布景设计较有影响。

团体

  绍剧戏班班名,最早见于记载的为清道光年间之“长春”、“五福”、“老保和”。 旧时绍剧从业人员多为堕民。戏班班主为行头主或著名演员。除职业戏班外,人员多数按季节流动,即农闲时组班演出,农忙时回乡务农。

班社

  晚清,绍剧班社各有其名号,如名“玉成”者,有老玉成、新玉成、义兴玉成等;名“吉庆”者有平安吉庆、连朝吉庆、老长安吉庆等;名“霞庆”者有长安霞庆、老霞庆、四香霞庆等。清光绪二十年(1894)组班的老长安吉庆,班长陈连生,工老生。主要演员有老生张富,二面筱五三,小生凤来、连芳,花旦培锦倌,小丑阿根等。看家戏有《天缘球》、《玉龙球》、《太师图》、《金鸡图》、《朱砂球》、《三奏本》、《凤凰图》、《轩辕镜》等。民国26年(1937),日军飞机轰炸绍兴,戏班解散。

  20年代起,绍剧戏班多称“舞台”,有越舞台、天荣舞台、同春舞台等。同春舞台,民国9年(1920)前后成立,班主赵春阿大。17年,由章益生领班,进入上海。19年起,长期固定在上海老闸戏院演出。数十年中,造就一批名演员,老生有筱凤彩、林芳锦、梁幼侬、吴昌顺、筱芳锦、筱昌顺,老外有陆长胜,武生有赖国友,小生有王桂发、筱柏龄、筱月楼,花旦有筱玲珑、章艳秋、筱月英,二面有汪筱奎、彭沛林,大面有胡继生、筱杨松等。搭班演出《赐绣旗》、《龙凤锁》、《紫霞杯》、《松鹰图》、《轩辕镜》、《天缘球》、《夔龙镯》、《瑞香球》等大量传统剧外,还移植京剧《群英会》、《龙凤呈祥》、《击鼓骂曹》、《狸猫换太子》、《徐策跑城》等。40年代,又上演连台本戏《济公传》、《西游记》等。在《西游记》中,六龄童饰孙悟空、七龄童饰猪八戒,逐步形成绍剧悟空戏的表演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春舞台更名同春绍剧团。1953年,同春绍剧团由沪返绍。1956年5月,组成国营浙江绍剧团,团长六龄童,主要演员有六龄童、七龄童、筱昌顺、陆长胜、陈鹤皋、章艳秋、筱柏龄等。

  此外,嵊县乱弹班称号“紫云”,有老老紫云、裘老紫云、周老紫云、得老紫云、文武紫云等。也有“沿山(闲散)班”,为忙时务农、闲时演戏的半职业班子,多在山区流动演出,有《螂竹图》、《飞熊剑》等特有剧目。尚有“道士班”,以道士为主组成。

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绍兴县及城区有同春、同兴、新民、易风、同力、新艺、新风7个绍剧团,上虞有虞光绍剧团,嵊县有浙升绍剧团。经过50年代改戏改制,整顿提高,至1960年底,绍兴尚有浙江绍剧团、同兴绍剧团、新民绍剧团、易风绍剧团,部分人员调至杭州从业,后归属萧山,成立萧山县绍剧团。1984年7月,浙江绍剧院成立,下设浙江绍剧院一团、二团,加上萧山县绍剧团,全省时有3个绍剧团。

  1954年,上海举办华东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绍兴绍剧代表队演出《芦花记》、《孙悟空大破平顶山》,筱昌顺、陆长胜、陈鹤皋、章艳秋、六龄童、十三龄童获奖。

  1958年4月,浙江绍剧团首次赴京演出,亦为绍剧北上入京之始。剧目有《龙虎斗》、《平顶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香罗带》、《芦花记》等。主要演员有六龄童、七龄童、筱昌顺、陆长胜、章艳秋、陈鹤皋、盖玉兔、筱柏龄、胡继生等。周恩来和周扬等观看演出并和演职员亲切交谈、合影留念。

  1960年,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电影,在国内外广为放映,拷贝远销72个国家和地区。1963年,获《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1961年8月,浙江绍剧团第二次赴京演出,剧目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后朱砂》、《游园吊打》等,主要演员有六龄童、七龄童、筱昌顺、章艳秋、陈鹤皋、筱柏龄、胡继生、筱艳秋、傅马潮等,同兴绍剧团筱芳锦、新民绍剧团汪筱奎及十三龄童等同时赴京演出。8月底,七龄童、章艳秋、十三龄童等专程赴京参加纪念鲁迅80诞辰活动,演出《男吊》、《女吊》、《无常》3个折子戏。10月8日,在北京工人俱乐部作专场演出。

  10月10日,浙江绍剧团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等观看演出。在京演出期间,周恩来、陈毅、贺龙、罗瑞卿等,也先后前往观看,郭沫若6次观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京期间,《目连救母》、《斩经堂》、《齐王哭殿》等剧目,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的内部演出。剧组人员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的座谈会。

  1979年7月,浙江绍剧团第三次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为新编历史剧《于谦》。主要演员有六龄童、十三龄童、筱艳秋、小七龄童等。荣获全国演出一等奖和剧本二等奖。

  1986年7月,“绍剧小百花”首次赴京演出,是为绍剧第四次赴京演出。演员平均年龄18岁。剧目有新编历史剧《相国志》、神话剧《收伏红孩儿》、改编传统剧《包公贺寿》等,主要青年演员有刘建扬、周剑英、胡建新、孙晓燕、钟国亮、沈宏良、徐达明等,由著名绍剧演员六龄童、十三龄童任艺术指导。7月8日,剧团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相国志》,观看演出的有严济慈、朱穆之、黄镇、荣高棠、高占祥等,还有戏剧界著名人士郭汉城、刘厚生、黄宗江、杜近芳等。严济慈题词“古树新花”赠剧团。7月14日,进入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剧目《相国志》。7月10日、11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两次为“绍剧小百花”召开座谈会,会上,刘厚生、郭汉城、黄宗江、李超、杜近芳等戏剧家、评论家对“绍剧小百花”的演出,给予高度评价。

  50年代开始,各绍剧团除招收学员随团培训外,还多次举办训练班,培养绍剧艺术人才。1953年,举办绍剧训练班。1957年,举办绍兴市①戏曲训练班。1980年,举办绍兴地区绍剧艺术培训班。1956年,建立绍兴艺人之家,安置老艺人,记录整理传统剧目和音乐。

  1984年,以部分绍剧创作人员为主,成立绍兴市艺术研究室,开展绍剧的创作与研究工作。

艺人

  抗日战争开始后,绍兴调腔戏班解体,史料散佚无存。本节所述,主要为有影响的绍剧艺人。已入人物卷者,不复述。排列以卒年为序。

  林芳锦(1877~1932) 绍兴柯岩乡蔡仁村人。绍剧著名老生。工黑头戏,以擅演《玉麒麟认罪》、《杨六郎告御状》、《沉香救母》、《双钉记》等著称于时。30年代初,率“全鸿禧”班入沪,演出于镜花园和蓬莱戏院,以其字正腔圆的唱念、稳实脱俗的工架、儒雅倜傥的扮相,倾倒上海及旅沪宁、绍观众,与筱凤彩、梁幼侬同享盛名,录制唱片多张。其甥筱芳锦(陈灿齐)得林芳锦真传,擅演“三公”(包公、关公、济公)戏。

  筱凤彩(1880~1935) 原名张凤彩,绍兴城区人。绍剧著名老生。嗓音圆润洪亮,吐字顿挫有致,行腔如浪底小舟,倾侧翻腾,惊心动魄,时人誉为“海底翻”。所擅骨子老戏有“三州三关”,尤精《散潼关·斩经堂》。长子筱筱凤彩和五子幼凤彩亦擅此剧。曾自组戏班,称平安舞台,自任班长,录有唱片多张。

  王茂源(1877~1943) 绍兴钱清镇人。绍剧名丑,艺名茂源小花脸。15岁时,拜林世海为师,艺技日进,唱做均佳。其腔刚柔并济,清亮悠扬,其艺旁及“靠把戏”、“长短衫”和花脸戏。《浪子起解》中浪子的矮步、《卖酒》中焦光普京昆韵味的唱念、《斗姆阁》中孙巧的冷隽诙谐、《龙虎斗》中呼延三赞的虎气与稚气均称一绝。30年代,录有《骂关》、《龙虎斗》、《玉龙球》、《浪子起解》、《游园吊打》等唱片。

  筱杨松(1895~1962) 乡籍未详。原名王德祥,小名阿羊,俗呼羊大花脸。绍剧著名大面。14岁拜长春舞台班长周胡宝为师。身材、面庞瘦小,但工架、气度恢宏,嗓音高亢苍劲,极富韵味。擅演《高平关》赵匡胤、《秦香莲》包公、《摘星》二郎神、《下河东》欧阳芳、《龙凤锁》金山,尤精《霸王别姬》项羽、《将相和》廉颇等角。1954年11月,荣获华东会演演出二等奖。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5月在临安人民剧院为艺徒作示范演出时罹病,不治去世。录有《高平关》、《下河东》等唱片和磁带。

  筱玲珑(1907~1963) 原名陈元相。绍兴城区唐皇街人。绍剧著名男旦。师从林方玉倌,绍兴观众称其为大倌。扮相小巧婀娜,因得“玲珑”艺名。擅演《龙凤锁》金凤、《梅龙镇》李凤姐、《八美图》小桃等,尤精《哭箱诉舅》中金凤一角,20年代后期即为上海观众誉为“绍剧梅兰芳”。创绍剧旦腔〔正宫弦下调〕,主张增加华彩乐器,丰富音乐伴奏,力革男旦草台戏粗疏单调积弊,并倡议改革戏装,以切合剧情及人物身份。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度辍演。40年代初,复与筱昌顺主演于上海老闸大戏院,以《苦命女》、《桃花恨》轰动一时。1951年,加入绍兴新民绍剧团。1953年,当选为绍兴县人民代表。同年,任首期绍剧艺术训练班教师,致力于培养青年女旦。1960年,任教于上海越剧院学馆,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