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漫兴九首·其五”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5行: 第15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绝句漫兴九首》组诗中的第五首,体裁为[[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诗题作《漫兴》。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绝句漫兴九首》组诗中的第五首,体裁为[[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诗题作《漫兴》。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
  
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
+
  《绝句漫兴九首》组诗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年)。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九首诗写草堂一带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感触。从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前七首写早春、仲春、晚春景物,后二首写春去夏至之景。
 
+
  《绝句漫兴九首》组诗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九首诗写草堂一带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感触。从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前七首写早春、仲春、晚春景物,后二首写春去夏至之景。
+
  
 
这组绝句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夏之交,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组诗之后。当时作者卜居成都草堂。
 
这组绝句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夏之交,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组诗之后。当时作者卜居成都草堂。
第52行: 第50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为见残春景象有感而作。
  
  
见残春景象有感而作。
+
此诗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中的第五首。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九首诗写草堂一带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情思感触。前七首写早春、仲春、晚春景物,后二首写春去夏至之景。从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思想感情,加强艺术效果。
  
《绝句漫兴九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九首诗写草堂一带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情思感触。前七首写早春、仲春、晚春景物,后二首写春去夏至之景。从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诗人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思想感情,加强艺术效果。
 
 
这组绝句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夏之交,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组诗之后。当时作者卜居成都草堂。
 
 
这组诗写村居感受。全诗以“客愁”为纲,分写草堂一带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情思感触。
 
 
 
第五首诗写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其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未有批判女子作风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等。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以常被后人用来暗指女子作风的轻佻,放荡不羁。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其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未有批判女子作风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等。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以常被后人用来暗指女子作风的轻佻,不羁。
 
  
 +
此诗的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未有批判女子作风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等。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以常被后人用来暗指女子作风的轻佻,放荡不羁。
  
  

2020年12月10日 (四) 10:21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绝句漫兴九首》组诗中的第五首,体裁为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诗题作《漫兴》。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

  《绝句漫兴九首》组诗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年)。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九首诗写草堂一带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感触。从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前七首写早春、仲春、晚春景物,后二首写春去夏至之景。

这组绝句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夏之交,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组诗之后。当时作者卜居成都草堂。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其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未有批判女子作风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等。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以常被后人用来暗指女子作风的轻佻,不羁。



逐句释义: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看着)春光欲尽的春江让人回肠欲断,(我)拄着藜杖慢慢地行走过去,站在芳洲上。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春江:一作“江春”。
  杖藜: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
  徐步:缓慢地步行。
  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那如颠似狂的柳絮随风乱舞,轻薄的桃花追逐着流水而去。
  颠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这里是比拟。
  舞:一作“去”。
  轻薄:轻佻浮薄。这里是比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为见残春景象有感而作。


此诗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中的第五首。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九首诗写草堂一带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情思感触。前七首写早春、仲春、晚春景物,后二首写春去夏至之景。从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思想感情,加强艺术效果。


此诗的本意是写景抒情,并未有批判女子作风的意思,但因为其中两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来形容女子,所谓残花败柳,面若桃花等。且诗中极尽其轻浮的状态,所以常被后人用来暗指女子作风的轻佻,放荡不羁。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拓展阅读:

《绝句漫兴九首》

杜甫

其 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其 二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其 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其 四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其 五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其 六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其 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其 八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其 九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