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群体心理学汉语拼音:qunti xinlixue;英语:group psychology),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学分支。一个人不能离群索居,他总要与他人交往,从属于一定的群体,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群体是个体最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一个人通常不只属于一个群体,往往同时是若干群体的成员。

  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偏重于研究民族、群众等大型群体的问题。如1859年M.拉察鲁斯和H.斯坦塔尔认为,社会心理学的任务是从心理方面认识民族精神的本质,揭示民族精神活动的规律。1900年W.冯特出版了10卷集《民族心理学》,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应通过分析文化产品——语言、神话、风俗习惯、艺术等来研究。W.麦独孤1908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认为人天生有结群的本能。这些早期的群体心理学思想直到现在还具有一定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实验方法被引入社会心理学,使社会心理学的群体研究侧重于小型群体问题。围绕小群体问题的研究有几个方面: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群体决策、群体凝聚力及其测量、群体领导问题、群体思维、群体决策、群体极化等。

  群体问题的研究大致有3个方向:①社会测量学派,代表人物是J.L.莫雷诺。他开辟了社会测量的技术路线,着重测量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②社会关系学派,代表人物是G.E.梅奥。他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意义。③群体动力学派,代表人物是K.勒温。他把场论应用于群体研究,认为群体是一个整体的动力系统。某一部分的变化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群体的特征大于所属成员的特征之和,不能通过分析群体中的个体来解释整个群体。此外,还有一些群体研究是在精神分析、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指导下进行的。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