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扭转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肠扭转汉语拼音:Changniuzhuan;英语:intestinal volvulus ),一段系膜较长的肠袢扭转180°以上而造成的肠梗阻。

病因

  当肠管运动异常时或肠内容物增多及突然改变体位后易发生肠扭转。如相对游离的盲肠、小肠和乙状结肠是好发部位。青壮年及儿童多见。

症状

  发病突然,腹痛剧烈,脐周绞痛常涉及腰背部,常为持续阵发性加重。患者弯腰蜷曲可减轻疼痛,腹部可扪及胀大的肠襻。常在短时间内发生肠绞窄、肠坏死,如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很易发生休克,死亡率为15%~40%。

诊断

  腹部X线检查可见较大扩张的肠襻和气液平面。早期轻症患者可行钡剂灌肠造影,常见钡剂受阻,钡影尖端是鸟嘴形。在部分轻症患者可试行胃肠减压或乙状结肠插管法或腹部颠簸和顺位推拿法有缓解的可能性,但多数患者需开腹进行复位术。复位后应逐段检查肠管血运活力,如已发生坏死应予切除,且范围都很大,是造成短肠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将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饭后剧烈运动或体位变动后引起的剧烈腹痛应高度警惕发生肠扭转的可能性。

治疗

  肠扭转在诊断明确后,虽尚无腹膜刺激症状时,亦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积极进行手术前准备,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有效的肠管抽吸,预防性抗生素等措施。

  非手术治疗

  仅限于乙状结肠扭转的病人的发病初期,可采用乙状结肠镜减压处理或盐水钡剂灌肠,且操作过程中要轻柔细致,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肠坏死,立即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缓解的病人,因肠扭转发生的病因依然存在,且复发率较高,目前国内外学者主张在非手术疗法复位后10~14日内行肠道准备,做根治手术消除扭转病因。

  手术治疗

  对于非手术疗法失败或者怀疑肠坏死时,应立即手术治疗。手术不仅要复位肠管,还要消除肠扭转的病因,如果发生肠坏死,需要切除坏死肠管。根据肠扭转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术式:1、扭转肠管复位术。 2、肠固定术。3、肠切除肠吻合术。4、肠造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