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胆道蛔虫病汉语拼音:Dɑndao Huichongbing;英语:biliary tract ascariasis),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疾病,中国农村尤其常见。

病因

  蛔虫成虫常可寄生在小肠中、下段,偶尔也可进入上消化道,有时可以见到蛔虫经口吐出或爬出。蛔虫具有钻孔的癖好,寄生于十二指肠的蛔虫常可经胆总管钻入胆道,包括肝外和肝内的胆管。进入胆道的蛔虫多为一条,但也有10余条或百余条者。蛔虫通过奥狄氏括约肌时,括约肌因受到刺激而痉挛引起剧烈疼痛,蛔虫退出后剧痛得以缓解。蛔虫在胆道内活动也可引起阵发性疼痛。未退出胆道的蛔虫,活动逐渐减少,最终死于胆道内。

临床表现

  该病以儿童和青年人多见。主要症状是腹痛,可以突然发生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持续一定时间后可自行缓解,间隙期可以完全不痛。常可伴恶心、呕吐,常见有吐出蛔虫者。

诊断

  静脉胆道造影、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T型管胆管造影、B型超声等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治疗

  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预防感染,驱除蛔虫。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搞好饮食卫生以防止肠道蛔虫感染是预防胆道蛔虫病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