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胸痛汉语拼音:Xiongtong;英语:Chest Pain),由于胸部疾病引起的一种异常感觉。各种化学性或物理性因素刺激肋间神经感觉纤维、脊髓后根传入纤维、支配心脏及主动脉的感觉纤维、支配气管和支气管及食道的迷走神经感觉纤维、膈神经的感觉纤维等,均可引起胸痛。常见的疾病包括肋软骨炎、带状疱疹、肌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纵隔炎、食管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肺梗塞、肺癌、纵隔肿瘤、骨髓瘤、白血病、自发性气胸、胸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外伤等。其治疗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可应用止痛药物。

  中医认为,因心肺气虚,气滞血瘀,或阳虚阴寒内阻,或感受外邪,痰浊壅肺,痹阻胸部经脉,气血不得宣通而致胸部疼痛。胸痛包括了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内容。情志不调,或久病入络导致气滞血瘀,心脉瘀阻;素体阳虚,或终日伏案,以致胸阳不展,气血不运;外感风热,痰浊结于胸中等,均可变生胸痛。临床常见以下3种证型:①心血瘀阻型胸痛。证见胸部刺痛难忍,痛处不移,伴有心悸,舌质紫暗,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②胸阳痹阻型胸痛。证见胸痛彻背,遇寒痛甚,胸闷憋气,心悸不安,或面白肢冷,喘促自汗,苔白脉沉。治宜温通心阳,散寒止痛,方用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③痰热壅肺型胸痛。证见胸痛咳喘,咯痰黄稠,胸闷发热,或痰中带血,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肺涤痰,方用小陷胸汤加味。总之,胸痛多以心肺正虚为本,气滞血瘀,阴寒痹阻,邪热壅肺为标,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时应明辨虚实,标本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