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甫和赛乃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里甫和赛乃姆》(Herip and Senem),维吾尔族民间爱情叙事诗。在维吾尔族人民中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产生的确切年代不详,但可以确定为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以后的作品。长诗从中亚广泛流传的故事演变而成,因此在中亚还存在其他民族的不同变体,但故事情节基本相同。大意是:国王阿巴斯之女赛乃姆与丞相艾山之子艾里甫,是一对指腹为婚的恋人。但随着丞相艾山的失宠被贬为民,国王阿巴斯背信弃义撕毁婚约。艾里甫不顾艰难险阻潜入宫中以园丁的身份与赛乃姆幽会,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携赛乃姆私奔出走。长诗通过艾里甫与赛乃姆这对青年恋人曲折、离奇、动人的爱情故事,讴歌他们忠贞纯洁的爱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控诉非人道的婚姻制度的罪恶,表达普通民众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长诗一方面满足了维吾尔族人民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之情;另一方面通过国王幡然悔悟的人性觉醒,表达了维吾尔族人民对公正国王的期待和对公正社会的渴望,因而受到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长诗在民间有多种异本流传,哈吉·玉素甫于1873~1874年在喀什的抄本较为完整。此抄本以100页的篇幅抄录了1 500行,总计68首诗。此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大学和新疆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图书馆,还收藏有这部长诗的若干种石印本。长诗遵循了维吾尔族民间叙事长诗的传统说唱风格,以韵文、散文交替抒情与叙事,富于音乐性和故事性。长期以来,它不仅成为维吾尔族民间说唱艺人的保留曲目,而且应用于维吾尔族的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中。1934年,长诗被伊犁萨那伊奈底斯艺术团改编成歌剧,在新疆各地演出。1980年,天山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同年,长诗的汉文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