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朝戏,源于广东省紫金县乡村的“神朝”祭祀仪式,用客家话演唱,流行于广东省东部客家地区。明清以来,紫金县“神朝”乐舞深受乡民喜爱。后来神朝艺人为了取悦观众,常在仪式后以小曲演唱轶闻趣事。这种表演谐趣花俏,同虔诚肃穆的神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更为喜爱,称之为“花朝”。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历史溯源

  花朝戏的诞生,跟其他戏剧一样,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明末清初,紫金山区病疫流行,为了驱邪镇妖,乡间到处立庙祀神,一些民间巫师三五结班,参加一种称为神朝的祭祀活动。 在祭祀活动中,由一个巫公拿一面小锣,扮成和尚(飞虎大将),另一人扮作女旦(又称巫婆),一手拿牛角或一把铃剑,一手拿一小手帕,边歌边舞请神遣将消灾降福。在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这种祭祀活动,不仅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而且由于音乐唱腔颇为悦耳,表演轻盈多姿,颇受观众欢迎。

  叶春林,出生于紫金县(原为永安县)岩前鹧鸪塘一农民家庭,上过私塾,因家贫学做巫师。青年时的叶春林已是方圆十里有名的巫师。叶春林还有个法名,叶丙侍郎。1904年,叶春林在自己组建的神朝班的基础上,创建了第一个花朝戏班,取名"定长春"。

  花朝戏的草根性,决定了其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戏剧。叶春林等花朝戏艺人根据客家地方风俗习惯编撰了一些民间故事,并从山歌小调中汲取素养,丰富了唱腔。花朝戏问世后,由于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凡庙宇落成或诸神诞日,花朝戏班便分外忙碌。

  早期的花朝戏演出很简单,五至七人即可演出。演出程序一般分为三段:一是开场锣鼓(即八音闹台);二是头出朝(即神朝形式);三是有故事情节的花朝戏,多为下半夜演出。神朝在先,演戏在后,故有"上夜神朝下夜戏"之说。

  叶春林演丑行,这跟当时的环境有关。神朝活动肃穆,时间一长,观者俱累。神朝活动结束后,便搞搞娱乐气氛,讲些插科打诨的笑话,或把生活中梳妆、打扮、纺线、采花等动作滑稽化,并配上小曲演唱,以取悦于观者。因这种演出谐趣花俏,同肃穆虔诚的"神朝"形成鲜明对比,故人们称它为"花朝"。叶春林的高徒叶木养,也主工丑行,当然,叶木养还是个有名的唢呐手。

  后来,随着戏班的增多,更有艺人根据客家地区的民情风俗,在这类演唱中加入人物情节,或搬演简单的故事,使之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在那个时代,观看花朝戏成了山野村民最有味道的娱乐方式。

  花朝戏的极盛时期,当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除了叶春林的"定长春"戏班,当时还有"紫华春"、"庆祥春"、"定华春"、"胜华春"、"庆长春"等戏班。据称当时紫金共有19个戏班、100多名艺人,其中还有不同流派。

  为何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花朝戏的黄金时代?紫金作为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在那个动乱年代(尤其是日军侵华时把主要目标放在城市),紫金反而比较平静。而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因战乱使一些粤剧戏班流浪到紫金古竹、义容一带,花朝戏因此有机会从粤剧、汉调木偶剧中汲取营养。更有一些粤剧艺人后来没有随剧团迁回广州,加盟到了花朝戏班。

  由于历史的因缘际会,花朝戏吸收借鉴了其他剧种的一些剧目故事、曲调、表演技艺及文武场,使花朝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戏曲艺术。据一些老艺人回忆,那时戏班的活动范围扩展到紫金、五华、河源、惠阳、惠东、揭阳、丰顺、兴宁、海丰、陆丰等县的偏僻山村,其中叶春林的戏班活动范围最广。在抗日战争后期,"紫华春"戏班曾到龙川县铁场圩镇连续演出20天。因为花朝戏的繁荣,众多人拜师叶春林。据称"叶春林从艺40载,收徒甚众"。

  抗日战争结束后,解放战争开始,曾经平静的紫金等地,枪声也多了起来。而在这个时期,花朝戏也因战乱跌入了低谷。

  新中国成立后,整理了一批内容健康、艺术性较好的传统戏,如《卖杂货》、《三看亲》、《双进房》、《秋丽采花》等。同时也创作了一批现代剧目,如反映革命斗争历史题材的大型花朝戏《苏丹》,反映生产斗争的多幕戏《紫云英》、《红石岭》,均分别参加广东省专业文艺汇演。此外还有花朝歌舞《八十老翁跳花朝》,小戏《送菜》、《大年夜》、《田队长摆宴》以及各种表演唱,使花朝戏获得了新生。

  作为专业表演团体,紫金县花朝戏剧团整理演出了一些传统剧目,创作演出了《苏丹》、《紫云英》、《红石岭》等现代戏,移植改编了《刘三姐》、《巧姻缘》等剧目。花朝戏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提高,原来的脚色行当分工更趋细致,同时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水袖、身段等表演技艺。唱腔音乐在运用曲牌连缀形式的同时,也运用板式变化的方式。邓观云、刘恩芳、陈业兴、陈淑君等观众喜爱的演员活跃于舞台之上,花朝戏不断在紫金山区和邻近的中、小城市演出,造成一定的影响。

艺术特色

  花朝戏的基本结构属于曲牌体,是用紫金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间小戏剧种。花朝戏唱腔曲牌有100多种,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间小调构成。唱词以七言四句一阙居多,全部由演员用本嗓演唱。演唱特点是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唱念结合、灵活自由。道白口语化,常将快板穿插其中。花朝戏的角色分生、旦、丑3个行当,表演动作以扇花、手帕花、砻勾脚、穿心手为特色。传统的伴奏乐器有唢呐、胡笛、二弦、椰胡、木鱼、高边锣、单打等。花朝戏的传统剧目有80多个,代表剧目有《秋丽采花》、《卖杂货》、《三官进房》、《过渡》等。大都反映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反抗压迫、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花朝戏题材取自民间,表现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情感、疾苦和追求,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常见的舞台人物有村夫、农妇、财主等人物,花朝戏老戏班中有"官高不过七品"的说法,就是主要舞台人物的概括。

  花朝戏的草根性充分体现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据考证,花朝戏表演形式源于劳动生产,从生活中提炼出上山、下坡、涉水、过桥、碾米、推磨、纺棉、织麻、采花、摘果、挑担、洗衣等一整套优美轻快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形式。在表演内容方面,其题材来自于民间,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疾苦和追求,与社会现实生活非常密切。客家人族群中崇尚的勤俭为本、耕读至上、妻贤子孝、戒淫戒赌等伦理道德取向得以充分体现。常见的人物有村夫、农妇、长工、财主、泼皮等,尽是些社会下层人物,戏班中常有"官高不过七品"之说。

传承价值

  花朝戏的传统剧目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大都宣扬惩恶扬善、忠贞爱国、婚姻自由等积极主题。客家人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及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等人文观念在花朝戏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花朝戏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虽然花朝戏专业剧团按期下乡演出,同时还在本地重大的节日庆典及一些民间活动中演出,但是,花朝戏的演出目前已不常见到,观众日渐减少,问题比较突出。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