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历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丹历史( history of Sudan),苏丹共和国是非洲东北部历史悠久的国家。“苏丹”一词源于阿拉伯文,意为“黑人的土地”。原为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对撒哈拉沙漠以南大片草原的称谓。后专指今苏丹共和国的领土。苏丹面积为2505813平方公里,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2350万(1985),北纬11度以北地区居住着阿拉伯化的苏丹人,操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以南地区主要居住着希卢克人、丁卡人和阿赞德人,他们使用本族语言,信仰原始宗教或基督教。首都喀土穆

古代苏丹(公元650年以前)

尼罗河第1~6瀑布之间的地区,古称努比亚。公元前第5千纪末,这里已有居民。埃及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前2686),第2瀑布以南出现库施国家。埃及第一王朝法老哲尔曾立碑记载他对努比亚的征服,第4王朝法老斯奈夫鲁在这里掠获7000俘虏和20万头牛羊。公元前8世纪,以纳帕塔为首都的库施王国在努比亚崛起。库施王皮安基(约公元前751~前716在位)曾征服埃及,其弟沙巴卡建立埃及第25王朝。库施王退出埃及后不久,将首都南迁至第6瀑布以北的麦罗埃。公元前3~公元2世纪麦罗埃的冶铁技术成为非洲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50年,阿克苏姆王国国王埃扎纳毁麦罗埃城。库施灭亡。

阿拉伯人进入苏丹(651~1820)

639年,阿拉伯人占领埃及。651年,埃及开始侵入努比亚。此时,努比亚存在着三个基督教王国:北部是以法拉斯为首都的瑙巴提亚国,中部是以栋古拉为首都的穆库拉国,南部是阿尔瓦国,首都索巴。三国联合抗击埃及侵袭达700年之久。13世纪,埃及以武力袭击南方。1276年穆库拉国亡,阿尔瓦亦渐趋衰落。大批阿拉伯部落经埃及、红海移居努比亚,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也随之流传。到15世纪,今苏丹北部已被阿拉伯化。

1504年,游牧于杰济拉及其以东地区的丰吉人,在首领奥马尔·冬卡率领下,灭阿尔瓦国,建立了丰吉苏丹国,设首都于森那尔,北部边境远达尼罗河第3瀑布。王国实行封建分封制。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每当农耕季节到来,国家举行盛大仪式,苏丹亲自参加,说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外贸易也较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商路北通埃及、东达贡德尔和苏阿金港,并由此经红海至阿拉伯半岛、印度等地。1762年,大臣们以武力废黜苏丹,另立傀儡,丰吉王国从此日趋衰落。

与丰吉王国并存的是西部的富尔苏丹国,首都法希尔。居民从事畜牧、农耕,使用奴隶劳动。冶铁业发达。所制铁器远销其西的瓦达伊及其东的丰吉等国。另外,这里还通过“四十日路”与埃及有贸易往来。

土耳其和埃及统治下的苏丹(1821~1881)

名义上臣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1805~1848在任)穆罕默德·阿里控制埃及后,于1821年派兵先后征服苏丹尼罗河沿岸各部落,6月,丰吉苏丹巴迪四世出降。同年4月,另一支埃军攻占科尔多凡。苏丹大部分地区沦于土耳其和埃及统治之下。1824~1825年,埃及驻苏丹军总司令乌斯曼贝伊在青、白尼罗河汇合处,建立了喀土穆城,作为苏丹首府。1874年,埃及灭富尔苏丹国,统一了整个苏丹。

19世纪40年代,白尼罗河上游开始通航。欧洲探险家、商人、传教士蜂拥而至,沿岸抢劫奴隶、搜刮象牙。60年代,埃及统治者为了继续向苏丹南部扩张,并镇压西南部人民的反抗,以禁止掠夺、买卖奴隶为借口,用武力强行占领苏丹南部地区。70年代英国殖民者S.W.贝克和C.G.戈登等在苏丹进行野蛮征服,并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运动。

马赫迪起义和马赫迪派国家(1881~1898)

1881年,穆罕默德·阿赫迈德·伊本·赛义德·阿卜达拉在白尼罗河的阿巴岛上,自称马赫迪(伊斯兰教徒期待的救世主),领导苏丹人民开始了推翻英、埃统治的武装起义,提出“推翻异教徒”、“不交一文税”的口号。1883年1 月,起义队伍占领科尔多凡首府欧邦依德,同年,消灭前来镇压的英国将军W.希克斯指挥的军队。1885年占领首府喀土穆,击毙英政府派来瓦解起义的总督戈登,建立以恩图曼为中心的全国性政权。在马赫迪之下设三大哈里发(继承人之意)分别执掌一定数量的军队和权力。中央政府还设有管理财政的金库总管和执行伊斯兰法的大法官。马赫迪政府还发行货币,以推进经济发展。1885年6月,马赫迪突然逝世。哈里发阿卜杜拉继任。由于连年对外战争以及1889~1890年的饥荒、时疫,加之行政、税收等制度基本上沿袭土埃统治时的旧例而失去人民的支持,国家的实力逐渐削弱。1896~1898年,英埃军队向马赫迪派国家大举进攻。1896年占领栋古拉,1898年9月2日在恩图曼以北6英里的卡拉里击败马赫迪军队,阿卜杜拉败走科尔多凡,次年战死。马赫迪国家灭亡。

英埃共管时期(1899~1955)

1899年1月19日,英埃签署协定,规定两国共管苏丹。苏丹总督必须“根据英国女王陛下政府之推荐”和“同意”,埃王才得加以任免。但事实上,共管时期9名总督都是英国人,而且在1924~1936年,埃及完全被排除在管理苏丹之外。为了长期控制苏丹,英国殖民者施行分而治之的故伎,宣布南方为“封闭区”,禁止南方人离境和北方人进入,并在南方推行基督教和英语,扩大与北方居民的差别。这种殖民政策为以后的南北纠纷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丹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兴起,1921年青年军官阿里·阿卜德·拉蒂夫建立苏丹统一部落协会,主张民族独立。他还组织白旗联盟,要求驱逐英国,实现尼罗河统一,但被镇压,埃及军政人员也被逐出苏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1942年,苏丹民族主义组织毕业生代表大会向政府提交备忘录,要求战后自决。此后,民族主义政党相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1943年成立的、以伊斯梅尔·阿扎里为首的兄弟党,1945年成立的以阿卜德·拉赫曼·马赫迪为首的国民党。前者以哈特米亚教派为支柱,主张与埃及联合,实行“尼罗河流域统一”;后者以马赫迪派为依托,提出“苏丹是苏丹人的”,目标是摆脱英埃统治,实现独立。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压力下,英国殖民当局于1944年成立北苏丹咨询委员会,1947年又成立立法会议和行政委员会,但总督权力却凌驾于二者之上,引起苏丹多数政党、团体的反对,一些大城市发生抗议示威,要求独立。然而英国利用苏丹两大政党、教派间的矛盾,使独立运动又一次受阻。1952年7月,埃及发生革命(见埃及七月革命),埃、苏关系发生新变化。埃及革命政府宣布支持苏丹自决。1953年2月,在苏丹人民民族解放斗争高涨的形势下,英国被迫同意苏丹由自治走向独立。1954年1月苏丹自治政府成立,1955年11月英埃军队撤出苏丹,1956年1月1日苏丹宣布独立。

独立后的苏丹(1956~ )

苏丹共和国独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维护独立、发展经济的措施。1958年11月17日,苏丹军队总司令易卜拉欣·阿布德将军举行政变,推翻议会制度,建立由军官组成的最高军事委员会进行统治。军政府在发展国家经济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以武力镇压南方游击队以及向南方推行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的同化政策,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1962年10月,南方学校普遍罢课,大量居民逃往边境地区。

1964年10月,喀土穆大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指责政府对南方的政策,阿布德政府被迫辞职。1965~1969年,南北双方曾组织联合政府,但由于派别争端,无力解决苏丹的经济、社会及法制等问题。

1969年5月25日,以加法尔·穆罕默德·尼迈里为首的青年军官夺取了政权。尼迈里执政后,宣布其他政党为非法,组织了国内唯一的政党-苏丹社会主义联盟。

1972年3月,政府与南方代表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协定,规定南方三省成立地方政府,实行区域自治,拥有宗教信仰及使用语言的自由,但其武装力量则统一于苏丹军队。从而结束了延续达17年之久的内战。苏丹政府还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鼓励国内外投资。1970年将一切商业银行国有化,大力发展农业,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棉花产量、出口量增加,粮食基本自给。轻工业及交通运输业也有很大发展。

1985年4月,国防部长兼武装部队司令达哈卜领导武装部队推翻尼迈里政权,组成过渡军事委员会。1986年4月,经选举产生新的立宪会议。5月6日,选举阿卜杜勒·马吉德·哈利勒为议长。对外关系上,苏丹努力维护阿拉伯各国间的友好团结,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

1989年6月30日,巴希尔军事政变上台,成立“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简称“革指会”)。

1993年10月,革指会解散,巴希尔改任总统,并在1996年3月和2000年12月的总统大选中连任。

巴希尔上台后,解散议会、内阁及地方政府;取缔一切政党,停止一切非官方新闻机构的活动。

199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南方部分省除外)实行伊斯兰法,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制定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针和政策的准则。

1996年3月,苏举行首次总统和议会选举,巴希尔当选总统,原全国伊斯兰阵线(简称“伊阵”)领导人图拉比当选议长。

1998年6月,苏颁布新宪法,明确规定言论、结社自由和政治协商等原则,承认宗教平等、信仰自由,确立了独立、开放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同年底政府制定并通过《政治结社组织法》,约30个党派注册成为合法政党。

1999年底,巴希尔总统宣布解散议会,图拉比随后宣布退出执政的全国大会党(由 “伊阵”演变而成),另组建反对党-人民全国大会党。

2001年2月,图拉比领导的人民全国大会党与加朗领导的南方反政府武装签署谅解备忘录后,苏安全部门逮捕了图拉比。

2004年,苏丹政府先后于3月和9月挫败由人民全国大会党策划的三次政变;同时继续奉行全国和解政策,积极寻求与北方反对派和解与对话、与南方反政府武装和谈。

在美国和政府间发展组织(简称“伊加特”)的直接参与下,苏政府与南方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的和平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双方于2005年1月9日在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至此,长达22年之久的苏丹内战宣告结束。苏于7月9日起进入为期6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由北南双方联合执政,巴希尔继续任总统,SPLM主席加朗就任苏第一副总统(加于7月31日坠机身亡,其副手基尔继任)。9月,民族团结政府成立。10月,南方成立以SPLM为主的自治政府,基尔任主席。苏政局基本稳定。

从2006年6月起,苏政府与东部反政府组织“东部阵线”开始在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举行和谈。双方签署了《原则宣言》等文件,为和谈取得实质性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地区主要反政府组织“公正与平等运动”2010年2月2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签署解决冲突和实现和平的框架协议,为结束举世关注的长达7年的达尔富尔地区武装冲突及人道主义灾难创造了条件,也为双方最终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带来了希望。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成立。

2019年4月,军方宣布解除总统职务,成立军事过渡委员会接管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