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瑞光寺塔北宋遗物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州瑞光寺塔北宋遗物,瑞光塔又称“瑞光寺塔”或“瑞光院塔”。瑞光寺,初名“普济禅院”,据志书载,在三国东吴赤乌四年(241年)时,康居国僧人性康来到苏州,吴主孙权为他创建了这座佛寺,是苏州的著名佛寺之一。赤乌十年(247年)孙权为了报答母恩,在此寺中建造了十三级舍利塔。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重修,并敕赐一枚铜牌置于塔顶。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重修时改为七级,并赐额为“瑞光禅寺”,相传塔上常常放五色祥光,故而改名为“瑞光塔”。现存的瑞光塔为砖砌塔身,是北宋初期的遗物,木构部分为宋、明、清历次重修的,其建塔历史在苏州诸塔中仅次于虎丘云岩寺塔。塔为7级8面,由外壁、回廊、塔心组成。塔高43.2米,由下至上逐层收缩,轮廓微成曲线,体制古朴,保存了唐宋多层塔的风格和结构特点。 

1978年4月,苏州文管部门在该塔的第三层塔心的砖龛内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经过鉴定考证,这批文物有以硬黄纸墨写《佛说相轮陀罗尼》一百零五卷、《佛说天地八阳经》一卷,碧纸金书《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七卷(唐、五代之物);雕版印刷的《法华经》六卷、《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一卷、《梵文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一卷(北宋);黑漆嵌螺甸经箱(唐、五代);真珠舍利宝幢(北宋);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北宋);铜质金涂塔两座(五代);地藏、观音、如来佛菩萨像九尊(宋);彩绘描金模制泥质观音像2尊(宋)及喇嘛小木塔和琥珀龟钮方章(宋)等,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批文物大部分同佛教的密宗有关,对于研究密宗在五代南方的传播及其对北宋初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