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菩萨顶,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灵鸳峰上。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称为真容院。唐时僧人法云重修殿堂,并塑文殊像。宋景德年间,真宗敕五台真容院,建重阁,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明永乐年间曾予改建,称大文殊寺,俗称菩萨顶。清康熙年间,寺内改住喇嘛,遂成黄庙。清代菩萨顶香火鼎盛,康熙乾隆朝台时多宿于此,书匣碑刻遗存丰富,颇具价值。

  寺分前后两部,前部居高,并列三院,中院为主体,建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文殊殿。山门前有四柱七楼三门的木牌楼,楼下设一百零八级石阶至山脚下,逐级而上。东西院为僧舍禅堂。后院地势较低,有后殿一座,余皆为僧舍,占地面积9160平方米,有殿宇21座,禅房90间,建筑皆为清代遗构。

  寺内大佛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黄、绿、蓝三彩琉璃瓦布顶,前檐置重檐抱厦。文殊殿亦为三开间殿宇,单檐四阿顶,四面出廊,均围以石栏杆。

  木牌楼立于山门之前,四柱三门七楼,上下三层,斗拱重叠,黄绿琉璃瓦相映。

  寺内还保存有钟、鼓楼各1座,石碑8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