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层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层层析拼音báo céng céng xī),(英语: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将吸附剂、载体或其他活性物质均匀涂铺在平面板(如玻璃板、金属片等)上,形成薄层(常用厚度为0.25毫米左右)后,在此薄层上进行层析分离的分析方法。又称薄层色谱法。

操作程序

  将溶于挥发性溶剂中的混合物样品用毛细管点在薄层板的下端,板垂直置于密闭槽中,板底部浸入合适的溶剂(流动相)中。由于毛细管作用,溶剂被吸上,沿板移动,并带动样品中各组分向前移动。由于各组分性质不同,移动距离不同,即得到相互分离的组分斑点。用适当方法使各组分在板上显示其位置,若各组分本身有颜色,即可直接观察,否则可喷显色试剂或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等方法确定斑点位置。碘溶液用作许多有机化合物的显色剂。放射性样品组分和那些通过用放射性元素(如氚)标记能产生放射性的样品组分,可用放射性检测器扫描薄层色谱板确定斑点位置。通常用 R值(又称比移值)表示组分移动的特性,在流动相、固定相和展开条件固定时,R值对组分是特征的。通常将已知纯物质和样品同时展开,通过比较两者的移动情况以进行定性分析。

定量方法

  常用的定量方法有两种:

  ①洗脱测定法。将展开后的组分斑点处吸附剂刮下,用合适的溶剂将组分洗脱溶出,然后用比色法、紫外-可见分光度法或电化学分析法进行定量测定。

  ②原位扫描法。将展开后的薄层板放在光密度计内,以一定波长的光扫描斑点,绘出峰吸收曲线,求出峰面积,与标准样品的吸收相比较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功用

  薄层层析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小,分离速度较快,分离效果较好,一块色谱板可同时分离许多样品。除低沸点物质外,可用于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薄层层析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生化等各个领域,是一种有效的微量分离分析方法。

发展

  此法也可用来制备较大量的样品。用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使用的细颗粒( 5~10 微米)的吸附剂制备薄层色谱板,可以提高分离效率,称之为高效薄层色谱法。如果高效薄层色谱是径向展开的,称为高效径向色谱法。

  高效薄层色谱法的优点是用样量小(只需纳克量样品),展开距离小和展开时间短,是薄层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年又发展了一种组合的薄层色谱-高效薄层色谱法,用常规的薄层色谱板作高效薄层色谱板的前沿边缘,样品点在常规薄层色谱板上,然后随流动相进入高效薄层色谱板,用这种组合薄层色谱技术最多可以点5微升的样品。这种技术常用来寻找最适宜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的流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