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蝴蝶效应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吴小敏 复旦大学图书馆


蝴蝶效应(英文butterfly effect),通常指一个微小不起眼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演变,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连锁反应,学界将其称为“拓扑学连锁反应”;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都将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蝴蝶效应之所以让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因此,该效应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下面就简要谈谈蝴蝶效应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问题。

《蝴蝶效应》插图.jpg

蝴蝶效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3年;混沌理论之父、美国数学家、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先生当年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方程式时,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0.506取出,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送回,前后计算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前后结果的两条曲线相似性完全消失了。再次验算发现计算机并没有毛病,问题出在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而这个细微的差别却造成结果的天壤之别。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而对应计算机图像的显示上,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于是“蝴蝶效应”的说法传播开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蝴蝶效应比喻为: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一个月前一只蝴蝶在巴西轻轻拍打翅膀。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蝴蝶效应的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今天的蝴蝶效应或者“广义的蝴蝶效应”已不限于当初罗伦兹先生的蝴蝶效应仅对天气预报而言,而是一切复杂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性的代名词或同义语。

而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它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句法,是由词汇按一定的句法所构成的语音表义系统。根据语言的要素特征和起源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不同语系,每个语系包括有数量不等的语种,这些语系与语种都有一定的地域分布,不同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借鉴融合。语言不仅反映社会现实,而且直接地参与社会、干预社会,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先生有句名言:“语言乃存在之家”;该名言的意思是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用语言看护、

蝴蝶效应作为研究复杂系统行为的理论,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蝴蝶效应的启迪下,我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先生1991年在美国伯克利提出了“语言混沌论”。他指出,语言混沌论主要从混沌理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运用混沌理论的方法来解决语言及其相关现象的复杂性、非线性问题。有关专家认为,语言混沌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它的提出是对语言研究方法的革新,也是对当代语言学发展的贡献。

美国语言学家、神经网络专家杰弗里•埃尔曼先生在1995年指出,蝴蝶效应对于理解语言具有潜在的价值,语言应当被看作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系统行为。他认为,基于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语言处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对语言的处理是建立在互不相连的、独立于语境之外的符号的基础上的;语法规则是运算符,词项是运算对象;语法规则和词汇等是静态不变的;句子的生成就像用砖块砌墙一样,词汇是砖块而语法是粘结砖块的灰泥。

我国《人民日报》于2010年11月10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文章,由于该报的权威性和号召力,一直仅限于网络使用的“给力”一词一夜之间红遍全国,扩散到全民词汇系统中,并被收录进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如今该词不再是当初网络达人的小众专利,而成为众多民众共用、共有、共享的语言产品。这是蝴蝶效应在语言研究的应用实例,也是给力网络文化的典型事例。

目前,蝴蝶效应不仅应用在语言研究方面,而且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为各门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与方法。不过,蝴蝶效应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蝴蝶效应的机制和普遍性,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启示和指导。

文/吴小敏(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