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詁”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詁</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为内容创建页面)
 
詁 ɡǔ
 
(未显示1个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詁</div>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詁</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拼音:gǔ
+
| 拼音:ɡǔ
 
|| 部首:言|| 总笔画:12|| 部外笔画:5|| 结构:左右||[[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拼音检字表]]
 
|| 部首:言|| 总笔画:12|| 部外笔画:5|| 结构:左右||[[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拼音检字表]]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第10行: 第10行:
 
|}
 
|}
  
== 詁 ==
+
== 詁 ɡǔ ==
  见“[[诂]]”。  
+
 
 +
  “[[诂]]”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诂]]”。
 +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26行: 第28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2016年2月27日 (六) 06:39的最后版本

拼音:ɡǔ 部首:言 总笔画:12 部外笔画:5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ㄍㄨˇ 造字法: 输入法:〔王码〕YDG 输入法:〔万能〕YDG 倉頡:YRJR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詁 ɡǔ

  “”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

《康熙字典》释义

  【酉集上】【言字部】

【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古。【說文】訓故言也。引《詩》詁訓孔穎達疏:詁、訓、傳者,註解之別名。詁者,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徐曰】按《爾雅》:詁,古也,言有古今也。會意。【博雅】言也。【正韻】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也。【前漢·揚雄傳】雄少而好學,不爲章句訓詁通而已。【舊唐書·經籍志】詁訓以紀六經讖𠋫。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慕切,古去聲。義同。 又通作故。【詩·周南·關雎詁訓傳第一】陸德明音義曰:詁訓,舊本多作故,今或作詁。【前漢·藝文志】詩經魯故二十五卷。【師古註】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其眞耳。

《说文解字》释义

  【卷三】【言部】 编号:1529

  詁,[公戶切 ],訓故言也。从言古聲。《詩》曰詁訓。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