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建俊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詹建俊汉语拼音:Zhan Jianjun),(1931~ )中国油画家。满族。1931年1月12日生于辽宁沈阳。自幼随父移居北京,并喜爱绘画,初学传统工笔人物画。1948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学习油画;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留校作彩墨画系(今中国画系)研究生,师从蒋兆和、叶浅予;1955~1957年在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学习,所作油画《起家》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铜质奖,毕业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詹建俊从事油画教学、创作数十年,其油画造型坚实,结构严谨,手法简练概括,用笔洒脱,色彩强烈,风格爽健豪壮,富有诗意和音乐性。代表作有《狼牙山五壮士》、《高原的歌》、《潮》等,出版《詹建俊画集》。

  詹建俊接受过徐悲鸿体系(董希文)和契斯恰科夫体系(马克西莫夫)的严格素描训练,早期素描习作《男人体》(1953年)作为范本被收入美术院校的素描教材。以1976年“文革”结束为界,詹建俊的人物画创作大体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人物画题材以主题性绘画为主,也有些肖像画作品。《起家》(1957年),描绘一群垦荒青年在北大荒草原狂风中搭建帐篷安家的场景,着力于渲染浓重的抒情氛围。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狼牙山五壮士》(1959年),塑造了五位八路军战士纪念碑雕塑式的英雄群像。1961年的汉族女性肖像《炉边》还属于纯写实的造型,新疆少数民族女性肖像《艾依莎木》(1961年)和《新疆少女》(1961年)则明显追求色彩平涂的平面化和装饰性趣味。1963年左右所作的《自画像》和《兰花》可惜已散佚。后期人物画题材,随着主题性绘画任务的减少,个性化选择余地的增多,逐渐从群像人物画转向单个人物画,尤其是少数民族女性人物画变成了他的主要创作题材。代表作:《女人体——卧》(1983年)、《女人体——坐》(1988年)。油画肖像《凌妮》(1985年),藏族少女油画肖像《柴木错》(1977年)和《小泽波》(1977年),把写实的造型(面部)与写意的笔触(服饰)结合在一起。根据自己青藏高原之行的印象和想象创作的油画《高原的歌》(1979年)。油画《旭日》(2003年),表现一位藏族女性站在蓝天下的雪山前眺望日出的情景。1961年和1981年詹建俊两次赴新疆写生,爱上了新疆少数民族,作品有《雪莲》(1981年),《帕米尔的冰山》(1981年),《摇篮曲》(1983年)。《清风》(1983年)、《飞雪》(1988年)、《绿野》(1987年)、《飘动的红霞》(1991年)、《山那边的风》(1992年)等。都市、农村人物油画肖像,《花旁》(1975年)、《马大爷》(1977年)就是其中的佳作。油画《潮》(1984年)和《大风》(1996年)就分别是中国农村改革和都市生活变化的精神写照,这两幅作品带有不同的象征寓意。詹建俊非洲之行归来创作的油画精品《母亲》(1982年),画中是一位正在哺乳婴儿的黑人少妇,被水天中誉为“中国艺术家创造的最美好的非洲人形象之一”。另外两幅油画《黑非鼓手》(1981年)和《舞》(1982年),也堪称中国画家表现非洲人物的佳作。

  詹建俊的风景画比人物画更便于画家结构宏大的气势,营造壮阔的意境,抒发浪漫的诗情。赞颂自然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是象征性地表现人的美好情操和生命活力。在他的风景画中通常都没有人物。画中的景象并非自然景物的如实描摹,而是已成为画家主观再造的意象,成为画家浪漫诗情的寄托。画家创作的石、山、水、树、马系列,也是形成他的油画的独特风格的标志性的“意象群”。写意性笔触和雕塑式肌理更加多种多样,表现性色彩更加浓烈。象征生命活力和热情的红色,仍然是他的许多风景画的特色。音乐般的节奏更是他的风景画的显著特征。代表作:《寂静的石林湖》(1978年)、《石林夜色》、《岩》(1984年)和《岩松》(1989年),《回望》(1979年)、和《长虹》(1991年)等。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