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识记(memorization),获得和巩固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也是学习活动的初始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两种记忆系统的学说,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材料经过加工(复述)或编码可转入长时记忆。也有人主张只有一种记忆系统,认为所谓短时记忆只是记忆的低级水平。但多数研究者主张两种记忆系统的学说,并重视短时记忆的信息如何转入长时记忆的过程。这种理论对识记的研究提出新的观点和课题。

一些研究者在神经化学水平上对识记进行探索,他们认为识记是由神经化学的作用使神经系统结构产生变化的结果。也有研究者在行为和心理水平上进行探索,认为识记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是建立联系、巩固联系的过程。在对当前信息编码时,通常是借助于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

类别

识记可根据识记时间的长短、识记的目的和联系的性质加以分类。

短时记忆的识记和长时记忆的识记

短时记忆的识记时间短,是以秒来计算的。例如,从电话簿上迅速翻阅一个号码。在实验研究中,这种识记材料一般只呈现一次,约1~2秒钟。短时记忆的识记能够接受的材料为数有限。如不加以复述,很快就会忘掉。信息的编码对短时记忆的识记有重大意义。长时记忆的识记以时间长、材料多为特点,在这种识记中,对识记材料的组织和对识记方式的安排,对识记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按识记目的的有无,可把识记区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没有经过特殊努力而进行的识记。许多事物是“自然而然地”记在头脑里的。人们的知识经验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无意识记获得的,但并不是所有经验过的事物都能通过无意识记留在记忆里。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只有那些在生活上有重大意义的和使人感兴趣的事物,才比较容易记住。有意识记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努力、采取一定方法进行的识记。在生活和教育中,有意识记更为重要,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都必须进行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按识记的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可把识记区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对事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是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

影响识记的因素

识记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识记的任务和学习者的态度、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材料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方法等特别重要。

识记的目的

学习者的识记任务是否明确,对识记效果起关键性的作用。由于任务明确,全部识记活动都集中于这个任务,所以能收到良好的识记效果。如果没有明确任务,一篇材料即使反复阅读多次,在记忆中也不会保留多少。在学习中,除一般的提出“要记住”的任务外,还应明确具体的任务,以便集中精力,更好地完成识记任务。如果要求学习者保持的时间长短不同,识记效果就不一样。比如,让学生识记两个故事,告诉他们第1个故事在次日检查,第2个故事要长久记住。而实际上都在第4周检查,结果第2个故事比第1个故事的识记效果要好得多。

学习态度

在完成任务时如果识记的客体变成活动的对象、使学习者积极参加活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识记效果通常就比较好。在一个实验中,给被试一系列成对的句子,每对都符合一种语法规则,要被试指出每对句子的语法规则,并按照这种语法规则自己造一个句子,实验时并不要求被试记住任何句子,但在第2天要他回忆主试给的句子和自己造的句子,结果是自己造的句子的识记效果比主试所给的句子高3倍。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一般说,要达到同样识记水平,材料越多,平均所用的时间就越多。比如,被试识记12个无意义音节达到背诵水平,平均每个音节需时14秒,识记24个音节平均需时29秒;识记36个音节则平均需时42秒。在识记有意义的材料时,平均时间的增加不如无意义音节那样显著,但趋势相同。识记效果还受材料性质的影响。一般说,成人对语文材料识记效果较好,儿童对直观材料识记效果较好。中国心理学家对诗歌和散文的识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诗歌比散文识记需时短,再现数量也多。

复习在识记中的作用

识记需要复习。孔子早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这一著名的学习格言。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作了系统的实验,也证明了这条基本的学习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为了要把材料牢固地记住,必须在学习过后立即复习。而且复习效果不单决定于复习的次数,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如何组织复习。如果复习时把一部分时间花在试图背诵上,可以提高复习效果。中国心理学家还对集中复习和分配复习进行了比较。在一个实验中,将被试分为4组,识记4个各有12个无意义音节的字表,每个字表都识记10分钟。第1组连续诵读20次;第2组隔30秒钟读1次,共读10次;第3组隔30秒钟读1次,共读7次;第4组第1、2两次隔90秒钟,第2次以后隔120秒钟读1次,共读5次。如按末次成绩计算,1~4组正确识记的音节数为:4.83,4.13,4.03,3.25。复习次数多的成绩较好。如按第5次的成绩计算,1~4组的数字为:1.75,2.58,3.08,3.25。分配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在实验的全部时间里,两次复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成绩越好。一般说,分配复习优于集中复习,但优异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材料的意义性、组织形式、难易程度、学习阶段等等。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①在识记意义大的音节时两种复习的差别不如在识记意义小的音节时显著。②在识记对偶字表时两种复习的差异远不如在识记系列字表时的差异显著。③识记难度大的材料时比识记难度小的材料时分配复习更优于集中复习。④在识记不同阶段,分配复习都优于集中复习,但初期的差异比后期的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