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话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词话,中国盛兴于元、明两代的曲艺形式。表演形式为说唱相间。一般认为源于唐、五代的词文,直接继承宋代的说话伎艺。《元史·刑法志》和《通制条格·杂令》中有关于禁止民间子弟“演唱词话”、“搬唱词话”的禁令。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里有“宋有戏曲、唱诨、词说”的记载,有的研究者认为词说即是词话。明人钱希言《桐薪》、《狯言》说宋朝有《灯花婆婆》、《紫罗盖头》词话;清初钱曾《也是园书目》著录宋人词话《灯花婆婆》等12种。不过,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一书认为这些都是后人以元、明两代沿袭的名称加于宋人话本之上的,不能考实为宋代即有词话之称。

元代的词话没有完整的作品流传下来,只在元杂剧中可以见到引用词话之处,如《元曲选》中就有92种在全剧之末引用词话,作为诉词、断词,或全剧的总结。另外,在杂剧的曲文中也有直接引用词话唱词的情形。这些引用的词话都是七字句和攒十字,也间有一些杂言,但都是诗赞体之词。

明代词话根据现在所能见到的作品而言,有长篇作品,也有中、短篇作品,题材相当广泛。其中《大唐秦王词话》是一部长篇讲史作品;另据考证,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在明代初叶都有词话本。1967年上海发现的13种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篇幅都比较短,题材以传奇、公案、灵怪一类为多。又如《古今小说》中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是由词话本《贩香记》改编的;《警世通言》中的《苏知县罗衫再合》是由唱本《苏知县报冤》改编的,可知原作篇幅不长。

明代中期以后,词话的名称未再出现。一般认为,词话在此后逐渐发展演变为弹词和鼓书两个曲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