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谢家庆

  谢家庆(1912-1940) 八路军晋冀豫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委员。1912年出生,河南罗山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历任班、排、连、营、团长等职,身经百战,负伤多次。抗日战争时期,任晋东南涉县工作团团长,八路军第129师挺进支队兼晋冀豫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委员,第386旅16团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1940年11月24日在战斗中牺牲。

生平事迹

  谢家庆,1912年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1931年,他参加了鄂豫皖红四军。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底,为了深入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一二九师派肯光义、孙继先、谢家庆等人,带领一二九师教导团30多名干部秘密进入冀南平汉路以东地区,开展敌后工作。1940年5月,谢家庆调任三八六旅十六团团长。

  1940年8月上旬,八路军总部下达了《战役行动命令》,规定全线进攻的时间统一为8月20日20时。一二九师的八个团及总部炮兵团一个营,受命击破正太铁路阳泉至榆次段,十六团的任务是攻击芦家庄车站。

  谢家庆领命后,召集干部传达上级指示,分析敌情,研究打法。他对大家说:“上级的决定是,坚决摧毁寿阳、榆次间铁路。因此,我们一定得打下芦家庄车站!”据侦察员报告,车站内除了油库、兵站外,在东北高地上有七个堡垒,四道铁丝网缠绕于堡垒和车站之间,西头是

  芦家庄铁桥,南面是条小河。守敌是原田大队吉冈中队100余人,敌人有曲射炮、重机枪、掷弹筒各一个分队。经过研究,八路军的攻击部署是:三营的一个连牵制冀家垴之敌,一个连牵制榆次、长凝之敌,两个连配合自卫队、工兵破路,集中一、二营的主力,用两个连攻击堡垒群,一个排打一个堡垒,另外两个连直入芦家庄车站,采取夜间偷袭。

  8月20日晚19时,谢家庆带领十六团兵分几路,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包围驻守芦家庄火车站的敌人。二营的战士拔掉了第一道铁丝网的木桩,悄悄地通过了铁丝网,敌人没有发觉;接着又拉倒第二道铁丝网的木桩,敌人仍未发觉;当拉倒第四道铁丝网时,敌哨兵被惊醒了,一时间,枪声打破了夜间的沉寂——百团大战首先在谢家庆指挥的芦家庄车站打响。

  在芦家庄打响战斗不到半小时,七个堡垒全部被十六团攻占。战斗结束了,三八六旅十六团在百团大战中首开纪录,歼灭日军80余人,缴获枪50余支。这一仗,八路军控制了芦家庄车站,有效地阻止了阳泉、榆次、太谷之敌东援,为部队打好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战役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1940年9月2日6时许,十六团在转移途中,于窑儿里的1547高地附近,与日军一个大队500余人遭遇。敌人密集的炮弹落在十六团的阵地上,阵地被炮火烟雾笼罩,日军头戴钢盔、手端刺刀,嗷嗷乱叫着冲上来。十六团在两个多小时里,与日军反复争夺高地达13次,最终夺回了1547高地的两个山头主阵地。这次战斗从9月2日6时30分打响,直到当天21时30分结束,激战持续15小时,毙敌3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合击八路军的企图,争取了时间,掩护了指挥机关、刘邓首长及右翼部队的安全转移。

  从1940年9月22日开始,八路军开展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一二九师于9月23日发起收复榆社、辽县(现名左权县)的榆辽战役。三八六旅旅长陈赓指 挥七七二团、十六团主攻榆社县城。25日下午,经过三天激战,十六团在谢家庆指挥下,终于将榆社攻下。守敌除20余人逃窜外,其余被十六团和七七二团全歼,并缴获各种炮12门、轻重机枪17挺、步枪200余支。

  1940年10月30日,日军第三十六师团冈崎大队在运动途中,被八路军三八五旅、三八六旅和新十旅主力及决死队第一纵队两个团包围于武乡以东关家垴、柳树垴一带。10月30日下午4时,全线攻击开始。战斗中,谢家庆肩挎轻机枪,一边射击,一边带头冲击。看到团长身先士卒,战士们勇气倍增,端着刺刀,跃出战壕,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敌人。10月31日下午4时左右,日军1500多人赶来增援。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战场,谢家庆站在一块大石头旁,用望远镜观察敌情。突然,一发流弹飞来,正中谢家庆,牺牲这年,他年仅27岁。谢家庆牺牲时,仍背靠着那块大石头,胸前挂着望远镜,像一棵屹立于山崖边的青松……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