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兰开斯特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贝尔-兰开斯特制汉语拼音:Bage;英语:Starling),英国国教会牧师A.贝尔和公谊会教师J.兰开斯特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又称导生制。

形成

  1791年,贝尔在印度马德拉斯的兵士孤儿学校中,采取用年长学生来帮助教师教其他学生的教学方法,此法被称为马德拉斯制。贝尔于1795年回到英国,并在1798年出版《一个教育实验》的小册子,介绍自己的思想和做法,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798年,兰开斯特在伦敦的巴勒路自办一所学校,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又无钱去聘请教师,便设想先教一些年长而成绩好的学生,然后再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他吸取了贝尔的一些观点,并于1803 年出版《教育的改良》一书,描述了自己的教育尝试。导生制由此而引起了英国社会和广大公众的注意。

内容

  导生制的具体作法是:教师先将当天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导生,然后由这些导生各自领着一排按长课桌排坐的十多名学生,围在一起把刚学到的东西再教给他们。其后也由导生对这些学生进行检查和考试。在使用导生制的学校中,一个教师在多名导生的帮助下可教数百名学生,花费少,招生多,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解决了缺乏教师和教育经费的困难,有助于初等教育的发展,因而受到了广泛欢迎。

发展与结束

  1808年,英国成立了皇家兰开斯特协会;1811年,又成立了推行贝尔教学方法的全国贫民教育促进协会。1810~1830年,导生制在英国极为流行,并传播到欧美各国。法国在1828年已成立了大约600所导生制学校。这种教学法于1809年前后被介绍到美国,1918年兰开斯特还亲自到美国宣传和推行。但是由于导生制存在着把教学变成呆板、机械的训练等弊病,1840年后逐渐丧失了原来的声望,而逐渐被正规的教学制度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