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德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崇德

  赵崇德(1914―1937),河南商城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第129师358旅769团3营营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14年出生于河南商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学名开奎,又名宗德,兄弟姊妹5人,崇德行四。赵崇德自幼秉性刚强,聪颖灵巧,8岁入学,课余喜欢习武练艺。父母相继去世后,赵崇德辍学,与兄妹相依为命,靠给地主放牛、种地为生。1929年5月商南起义爆发后,参加三区少年先锋队,并任分队长。1930年,崇德带领少先队员帮助红军家属插秧,突遭地方民团一个班包围。崇德机智过人,带领众人突围,一时传为佳话。同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崇德被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0师28团当战士后,随军转战大别山区数十县,因作战勇敢立下战功,不久被调入十二师特务队任班长。1930年10月,参加了著名的黄安战役。1931年,在花山寨阻击战中,崇德班再立战功。1932年,崇德随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长征。历任排长、连指导员、营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三营营长。10月初,一二九师奉命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赵崇德率部随一二九师先头部队七六九团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时忻口会战正激烈进行,日军飞机猖狂至极,遂与两位营长随团长陈锡联化装成老百姓侦察敌情。10月中旬,根据所得敌情,师部决定炸掉日军设在阳明堡的飞机场。团长陈锡联把这一艰巨任务交给善于夜战、近战的“以一胜百”的第三营。10月19日夜,在七六九团一、二营的策应下,赵崇德率部渡过滹沱河,分兵急奔机场,战斗随即展开。经1小时激战,共炸毁敌机24架,歼敌100余人。在撤出战斗时,为掩护战友赵崇德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3岁。

  到牺牲前,崇德已身经百战。崇德带兵机智果敢,身先士卒,并以夜间作战和近战见长,他率领的营曾被授予“以一胜百”锦旗。阳明堡之役前,崇德把仅有的3元法币交给党组织,说:“不要让敌人得了!”1938年,赵崇德被追授“好干部”称号。彭德怀元帅曾在回忆录里赞道,崇德“忠肝赤胆,与日月争光”。1940年7月1日,一二九师政治部编印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十九周年,抗日三周年纪念丛刊《烈士传》,收录了赵崇德的英雄事迹。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