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还原论(reductionism),生物学中试图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化学规律取代生物规律的一种思潮。18~19世纪的还原论用力学规律取代生物学规律,其代表有J.O.de拉美特里L.毕希纳(1824~1899)等人。20世纪的还原论者把生物学规律还原为分子运动规律,甚至把人类活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原为物理-化学过程。现代还原论的代表人物有J.洛布(1859~1924)与K.F.沙夫纳。洛布主张用物理学、化学代替实验生物学,并试图从机械论的原理中推导出一种关于人类本能的伦理体系。沙夫纳认为,当代分子生物学的成就支持还原论,不仅遗传过程已还原为化学的相互作用,而且其他生物现象也将还原为化学过程。在他看来,一门科学被还原为另一门科学,既可增加新的信息,又可提高其预言力量。生物学中的还原论者所说的还原,有的还指两门学科之间的还原。如果一门科学的理论、规律可以用另一门科学的理论、规律说明,前者则被认为已还原为后者。1961年E.纳格尔提出科学之间的还原有两个形式化条件,即可连结性条件与可推导性条件,满足这两个条件便认为实现了一门科学还原为另一门科学。基于这两个条件,还原论者认为不少学科之间已成功地实现了还原。他们还举出了若干典型的实例,如热力学已还原为统计力学,牛顿力学可以从爱因斯坦力学推导出来,经典遗传学概念在分子生物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等等。反还原论者则认为,以纳格尔所提出的两个形式化条件衡量,学科之间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还原,提出把生物学还原为物理、化学过程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