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白渠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代郑国渠和西汉白渠位置图

  郑白渠汉语拼音:Zheng-Bai Qu;英语:Zheng-Bai Canal),中国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秦代郑国渠汉代白渠的合称,近代陕西泾惠渠的前身。秦王政元年(前246)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十几年后完工。

  从秦王政元年开始,郑国来到秦国承担修建引泾灌渠工程。派水工帮助秦国兴建水利,是韩国的疲秦之计,想用引诱秦国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办法,使其将人力财物都用于水利工程,以致精疲力竭,最后自动放弃吞并六国的计划。工程修了近10年尚未完工。秦国内议论纷纷,认为郑国大兴水利,目的在于劳民伤财,拖住秦国东伐!郑国也承认并申辩:“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大臣认定一切来秦的人,都是为本国的利益搞挑拨离间的,一致要求秦王下逐客令。后来楚国人李斯撰写著名的《谏逐客书》,促使秦王取消了“逐客令”。

  逐客事件平息之后,引泾工程仍由郑国主持。随着全长三百余里的引泾灌渠和相应的配套工程胜利竣工,干旱多碱的渭北大地,从此得到了河水浇灌。引泾灌区的广大群众,为纪念这位给百姓送来雨露的能工巧匠,把这条渠称作“郑国渠”。

  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00万亩(1亩=666.7平方米)。由于泾水含有大量肥沃的淤泥,灌溉时还可改良盐碱地,故使产量提高到每亩一钟(六石四斗)。郑国渠的建成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郑国渠的作用时说:“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西汉太始二年(前95)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至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东南)注于渭水,名白渠。干渠长200里,灌溉面积45万亩。此后灌区称郑白渠。唐代的郑白渠有三条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称三白渠。灌区范围主要分布于今石川河以西。唐初郑白渠灌田1万多顷,后来由于大量建造水磨,灌溉面积减少到6,200顷。当时郑白渠的管理制度在《水部式》中有专门条款。因泾水河床不断下切,后代曾多次将引水渠口上移。由于渠口引水困难,灌溉面积一再缩小。至清乾隆二年(1737)将引泾渠口封闭,专引泉水灌溉,改称龙洞渠。灌溉面积7万多亩,至清末更减少到2万多亩。直到1932年泾惠渠初步建成,引泾灌溉又得到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