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5年1月5日 (一) 08:34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都江堰水利工程(宝瓶口)
都江堰:二王庙

  都江堰市汉语拼音:Dōu Jiāng Yàn Shì;英语:Dujiangyan City),中国四川省省直辖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原名灌县。古代蜀国先民聚居地之一。位于四川省中部。都江堰市,因境内的“都江堰”而得名,位于市内的“青城山”为武侠小说中的“青城派”所在地。既是历史悠久文化古城,也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以城西北处的都江堰工程闻名于世。都江堰市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都江堰市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市是山水园林城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市域林木覆盖率达70%,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年平均气温15.2℃,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人均寿命77.1岁,比全国人均寿命高5.7岁,获“天然氧吧”、“长寿之乡”美誉;都江堰渠首傍城,五条河穿城而过,灵岩山城区矗立,山水城林堰相融,人与自然和谐,都江堰市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都江堰市是你我共同的家园,都江堰市自古就是移民城市,李冰、诸葛亮、吉当普等无数外省籍人士为建设、发展都江堰水利工程作出了卓越贡献;无数现代李冰热爱都江堰、献身都江堰发展;当今的都江堰人正敞开胸怀迎接更多的境内外朋友居家、投资合作,都江堰人将以诚相待、信守承诺,以贴心、温馨的服务,与你共同建设一个温暖的家园。


  四川省辖县级市,成都市代管。位于四川省中部,北纬31°44′54″-31°02′9″、东经103°25′42″-103°47′0″之间。全市总面积1208平方千米。总人口61万人(2010年)。辖1个街道、17个镇、2个乡:滨江街道、灌口镇、幸福镇、蒲阳镇、聚源镇、崇义镇、天马镇、石羊镇、柳街镇、玉堂镇、中兴镇、青城山镇、龙池镇、胥家镇、安龙镇、大观镇、紫坪铺镇、翠月湖镇、向峨乡、虹口乡。市政府驻灌口镇都江堰大道231号,距成都市50千米。

  地处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丘、坝呈梯状分布。海拔592-4582米。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年均气温15.2℃,年降水量1257毫米。岷江干流过境,境内有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213国道线,省道大(邑)三(河场)路过境,有铁路与成都相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名胜古迹有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包括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山、南桥等,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发祥地之一的青城山,龙池国家森林公园,天师洞大殿及唐碑、灵岩寺及千佛塔、城隍庙和东汉李冰石像等。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城西,是一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为战国秦昭王后期(公元前276-251年)蜀郡郡守李冰父子率众兴建。建成后,使川西平原不患旱涝,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被称为古代水利的灿烂明珠。同时,这一带风景优美,有不少名胜古迹,又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游览胜地。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离堆"。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不少水利专家,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

  都江堰一带有不少名胜古迹。离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顺山势逐级长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伏龙现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在玉垒山有二王庙,是古代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改称二王庙。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宇依山取势,宏伟秀丽,环境幽美。大殿及后殿内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庙内石壁有李冰治的口诀:“深掏摊,低作堰”等。

  二王庙前岷江上的安澜桥,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1994年国务院公布都江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都江堰市处于“九寨、黄龙—成都、都江堰—乐山、峨眉”黄金旅游线的枢纽,距成都市区和双流国际机场分别仅有20分钟、40分钟车程,境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铁路运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成都平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其经济辐射半径立足成都,覆盖西部九省一市,可构建成为台资企业抢占西部发展空间的桥头堡。

  邮编:611830 代码:510181 区号:028

行政区划

  都江堰市下辖5街道、13个镇、1个乡:

  • 街道:灌口街道、幸福街道、银杏街道、永丰街道、奎光塔街道
  • :蒲阳镇、聚源镇、崇义镇、天马镇、石羊镇、柳街镇、玉堂镇、中兴镇、青城山镇、龙池镇、胥家镇、安龙镇、大观镇;
  • :向峨乡。


历史

  都江堰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县,因灌江得名。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时秦国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合并为灌州,明降州置灌县。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

  始建于蜀汉,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

  古为蜀国地,秦置“湔氐道”,五代设灌州,明洪武九年(1376)为灌县。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

  1996年,都江堰市面积1207.7平方千米,人口57.3万人。辖12镇16乡。市政府驻灌口镇。

  1999年,都江堰市辖12镇、16个乡:灌口镇、蒲阳镇、石羊镇、玉堂镇、幸福镇、中兴镇、柳街镇、聚源镇、天马镇、崇义镇、龙池镇、青城山镇;胥家乡、驾虹乡、金凤乡、向峨乡、土桥乡、安龙乡、两河乡、大乐乡、徐渡乡、沿江乡、民兴乡、青城乡、大观乡、白沙乡、麻溪乡、虹口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都江堰市(辖12个镇、16个乡)总人口621980人,其中:灌口镇75059人,幸福镇122728人,蒲阳镇26163人,聚源镇30985人,崇义镇26460人,天马镇29936人,石羊镇26377人,柳街镇21828人,玉堂镇20894人,中兴镇26620人,青城山镇10287人,龙池镇6155人,胥家乡26340人,驾虹乡12307人,金凤乡14404人,向峨乡14350人,土桥乡12397人,安龙乡11347人,大乐乡11477人,徐渡乡16524人,沿江乡15006人,民兴乡人,13389青城乡15671人,大观乡10761人,两河乡4721人,白沙乡8472人,麻溪乡5511人,虹口乡5820人。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41号)同意都江堰市撤销青城镇及麻溪、金凤、驾虹、土桥、沿江、徐渡、大乐、两河8个乡。将原青城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青城山镇;青城山镇政府驻原青城镇场镇正中街。将原麻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紫坪铺镇;紫坪铺镇政府驻紫宽街。将原金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蒲阳镇;蒲阳镇政府驻和平街。将原驾虹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胥家镇;胥家镇政府驻石龙上街。将原土桥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崇义镇;崇义镇政府驻官家花园。将原沿江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柳街镇;柳街镇政府驻五一村。将原徐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石羊镇;石羊镇政府驻政府街。将原大乐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龙镇;安龙镇政府驻海棠路。将原两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观镇;大观镇政府驻双风路。

地理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介于北纬31°44′54″-31°02′9″之间,东经103°25′42″-103°47′0″之间。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

气候

  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24.4℃。平均年降雨量为1243.80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总量变化不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 mm之间;雨季平均开始于5月21日前后,平均结束于9月14日前后;一次降雨持续最长日数20天。区内主导风向:NW,C,风向频率(%):12、41,最大风速:17米/秒,平均风速:1.3米/秒,本地无台风出现。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绝对湿度15.2,最小绝对湿度14.3,月平均最大绝对湿度32.4,月平均最小绝对湿度2.8;30年来的气象监测表明,都江堰市空气湿度指数低于成都市各区(市)县。历年平均气压933.7,极端最高气压958.7, 极端最低气压912.2;最热季节的平均气压925.9,最冷季节的平均气压938.7,雨季气压928.0。全年晴天日数120天,阴天日数95天,雾天日数7天,历年平均日 照时数1016.9小时,历年平均雷暴日数28天。


物产

  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药材、蚕桑等多种农产品,是国家发展茶叶、川芎、红梅、黄柏、杜仲、厚朴、猕猴桃生产基地。

  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有川西植物园之称。

  辟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保护区。

旅游

四川都江堰市:灵岩山

  都江堰市以世界著名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千年无坝古堰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都江堰市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美传。 市境西部的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也是正一道的祖庭,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称。前山上密布宫观,而后山则幽深古雅,保持了相当的原始风貌。目前,整个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已经被联合国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并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名胜古迹有都江堰水利工程、二王庙、青城山等。

  灵岩山 位于都江堰市区的西北角,与玉垒山相邻。在灵岩山的山角下有著名的旅游景点二王庙、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古堰景区。山顶上有古老的寺庙“灵岩寺”。灵岩寺是著名的佛、道、儒三教为一体的千年古寺。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