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针灸汉语拼音:Zhenjiu),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可专指针灸疗法,即通过针刺与艾灸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也可用来表示整个针灸学科,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内容。

  针灸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锐利的小石片(即砭石)砭刺人体的某一部位来治疗疾病。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后,人们逐渐发现身体的某一部位受到火的烤灼,可以减轻病痛或有舒适感觉,这是早期的针灸术。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推广应用,砭石逐渐被金属制造的九针所取代,带来了针灸术的飞跃发展。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两种记载经脉的帛书,大约撰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经脉理论专著。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经络、腧穴、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其治疗原理等都作了详细论述。

  东汉、三国及两晋南北朝时期 ,针灸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晋代医家皇甫谧,将《黄帝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撰为《针灸甲乙经》,成为一部从基础到临床构成完整体系的针灸专著,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隋唐时期,针灸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里设有针汉代针灸专用针棗金针(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灸专业。宋代,在政府的支持下,医官王惟一考订了354个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由政府刊刷颁行,次年又铸铜人模型两具,为最早的针灸模型 ,对针灸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明代,针灸学的发展达到高潮,产生了大量的针灸著作,最有代表性的是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收编资料十分丰富。这一时期 ,灸法从用艾炷的烧灼灸法向用艾卷的温热灸法发展。清代医者重药而轻针,针灸逐渐转入低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针灸学有了很大发展。到1990年,中国已有75个科研单位设置针灸经络研究机构,23所中医学院设置了5年制的针灸学专业,遍布全国的2000余所中医医院设有针灸科。这些机构的建立,使针灸学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针灸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各国针灸学术组织的交流活动,推动了国际针灸事业的发展。

  针灸疗法种类很多,包括针刺疗法、灸法和后世发展起来的腧穴特种疗法。针灸疗法依据经络学说选穴施术,在临床上又经常配合使用。主要应用于4个方面:①针灸治疗。治疗临床各科的病证,包括许多功能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某些器质性疾病,尤其对各种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以及各种功能失调的病证效果更为显著。②针灸保健。作为保健的手段之一,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防御能力,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③针刺麻醉。有镇痛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效果较好的有甲状腺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剖腹产、输卵管结扎术和拔牙等。④经络腧穴诊断。依据经络循行,通过检查腧穴的病理反应,以判断病位、病证、病性及其虚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