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钱毅(1925—1947),原名厚庆,芜湖人,文学家阿英(钱杏邨)的长子。钱毅4岁随父去沪,在父亲熏陶下,幼好文艺。抗日战争初期,团结进步同学,组织子夜剧社,课余从事戏剧活动,创办手写本文艺杂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民国27年(1938)在沪文化界高尔基纪念晚会上,主演《高尔基童年》,后又演《古庙钟声》。参加地下党领导的上海剧艺社、新艺剧社,在《夜上海》、《一年间》、《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剧中担任主角,深得戏剧界前辈和观众的赞赏。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阿英调往苏北抗日。17岁的钱毅随父投身革命。不久,随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服务团参加泰兴战斗。民国31年(1942),随父调新四军军部,分配在第三师鲁迅艺术团戏剧组工作。民国32年(1943),陈毅建议阿英主编《新知识》综合性杂志,钱毅帮助编辑。民国33年(1944),调《盐阜大众》任编辑,继任副主编,后兼任华中文协大众文艺委员会委员。民国35年(1946)秋,钱毅被派到前方负责教育工作。民国36年(1947),国民党军不断深入,报纸停刊,钱以新华社盐阜分社(盐阜日报)特派记者身份,赴淮安石塘区采访。在返石塘区节受乡蒋舍宿营时,被还乡团发现密报淮安当局。国民党军连夜派1连兵力包围蒋舍。3月1日拂晓突围时被俘。在严刑拷打中,大义凛然地说:“宁可枪毙,决不自新!”2日晨,英勇就义,遗体被国民党军焚毁。钱毅在苏北5年,搜集几万条谚语、词汇,选编成《庄家活》、《大众诗歌》、《怎样写》、《海洋神话传说》。阿英整理钱毅遗稿和日记,后由毅之姐弟续成。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钱毅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