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大悲(1887–06–15~1944–08–19),中国戏剧活动家,早期话剧演员、编剧。又名陈听奕。生于浙江杭县(今杭州)一小官僚家庭,卒于武汉。1908年入苏州东吴大学。1910年到上海参加进化团,开始新剧的职业生涯。常饰女角,善演悲剧,并写有《浪子回头》等剧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倡导新剧改革,编写的《爱美的戏剧》(1921)一书颇有影响。这期间,他还参加上海的民众戏剧社、北京实验剧社,从事爱美剧理论与实践活动。1922年,与蒲伯英在北京创办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实行男女合演。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良心》、《英雄与美人》、《幽兰女士》、《王裁缝的双十节》、《爱国贼》、《忠孝家庭》、《维持风化》、《父亲的儿子》、《虎去狼来》等,以及乐剧《西施》,电影脚本《到上海去》、《红花瓶》、《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关云长忠义千秋》等。此外,还写过小说、剧评、杂文,翻译出版过外国戏剧、小说和理论作品。陈大悲的生活道路和艺术经历曲折复杂,在中国话剧的萌芽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也为戏剧事业培养了不少人才。但他的戏剧活动和剧本创作始终未脱出文明戏的窠臼,思想艺术的格调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