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钧德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钧德(1937- ),中国当代油画家。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研究所教授。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创作院特聘画家。浙江镇海人,出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出版有多种个人油画集。作品被美国亚太地区博物馆、日本首相、上海美术馆及国内外收藏家和机构收藏。先后在国内、香港、日本、巴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了近年国内外重要展览,在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和第八、十届全国美展中作品获奖。1981年在桂林举办个展,1990年、1995年先后在香港举办个展,1992年在日本举办个展。参加了近年国内外重要展览,在“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和“第八届全国美展”中获奖,作品被美国亚太地区博物馆、日本首相及港台收藏家收藏。很难用哪一种既有的风格流派给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研究所教授陈钧德的艺术进行学术界定,尽管陈钧德的风景油画在中国画坛已有十数年的影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陈钧德的抒情风景画是迄今为止中国画坛上最纯粹的艺术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庭院小门》、《帝王之陵》、《云南古镇》、《海滨》、《秋晨》等,显示出无与伦比的艺术家直觉和油画语言上的炉火纯青。明丽响亮的莫奈、雷诺阿、西斯莱、毕沙罗般辉煌的色彩中显现出中国传统笔墨的内向沉雄:精致如塞尚、马蒂斯、德朗般无懈可击的色块组合中又处处洋溢着中国书法的随意和潇洒。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的《山景》(1973年)、《雪霁》(1977年)、《上海南京路》(1978年)等作品便已初露锋芒,显示了开阔的艺术视野、坚实的艺术根基和独立的探索意志。他早年创作过一幅题为“有过普希金铜像的街”(1978年)的作品,在一种迷茫的情绪中表达了对普希金雕像被拆除的切身感受。80年代中期以后,他的创作显得日益气足神旺。那时的中国刚刚从一场浩劫的废墟中站立,伴随着思想解放,种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汹涌而入,纷繁庞杂,令人眼花缭乱。显然,陈钧德也在悉心研究西方现代绘画的源流,熟悉莫奈、塞尚、梵高、马蒂斯,但陈钧德在那一代众多油画家中能够卓然而立,关键在于他在吸收西方艺术精华的过程中,坚决摒弃了简单模仿的做法,将自己长久浸淫的中国的艺术精神与西方艺术思想相融合,大胆创新,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直率、刚劲、泼辣的“油彩意趣”。而这种个性特征鲜明的绘画语言,在他的《街心花园》(1984年)、《花房》(1984年)、《云南洱海写意》(1986年)、《香港尖沙咀教堂》(1991年)、《上海徐家汇晨曦》(1991)等作品中都有着极其生动和丰富的表现。90年代以后,陈钧德的创作进入更加自由不羁的精神状态,笔触雄稳而又舒展自如。

  陈钧德的许多风景油画都是有迹可循,无论他蛰居上海还是游走天下,其所见所想,常常可以从他的作品里去了解和感受。生活给予了他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他的作品总带有无比鲜活的写生气息, 但他的作品又全然不是照搬写生对象,而有着强烈的完全属于画家个人的内在感受。伫立在他的一幅幅风景油画面前,你不会想着去辨识自己印象中的哪一个具体的地理风景,却情不自禁会被画家体悟、表现的独特景致所感染,所感动。对他那些笔触狂放、色块透明的女人体油画,或寥寥几笔的人体素描,你也很难耽于对现实某个人体的观照,而不由地会对潜伏在画家意识最深处、对女性生命中最原始、最野性、最伟大的力量或情感作探寻。陈钧德的作品就如此这般充溢着生命律动和无可言状的心灵之声。或许,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在一代杰出油画家身上的最直接体现。陈钧德非常成功地从他的老师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梁、关良手中接过了纯艺术的优秀品格,将其发扬光大,并将西方印象主义和野兽主义转换为充满中国文人气质的抒情风格。应该承认,在这一方面,陈钧德不但超越了他的老师,即使在群雄如林的当今画坛上也罕有其匹。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