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装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陶瓷装饰用着色剂及印刷技巧

一、陶瓷装饰常用着色剂主要是无机氧化物,如:

白色——氧化镁、碳酸镁、氧化铝、硼酸钙、氧化钛、氧化锌、砷酸、氧化锑、铈化物和金属银等。 灰色——白金、铱、铑、钯、钌、锇的可溶性盐类,锑灰和三氧化二铱等。 墨色——氧化铁、铬、钴、锰、镍等的混合物,软锰矿,三氧化二铱等。 黄色——氧化钛、金红石、锡酸钡、铬酸、铬酸铅、硫化镉、硫化金、金属金等。 橙色——金红石、钛酸铁、碱式铬酸铅、铬铁矿,铀黄和硫化镉等。

二、陶瓷装饰的方法

  陶瓷装饰可采用坯泥着色、釉料着色、釉下着色和釉上着色几种方法。着色剂分为:

坯泥着色剂:将色料混于坏料中烧制成型。因而要求这类着色剂对于制坯各工处理,不能发生任何反应; 釉着色剂:用于装饰干坯,素烧坯或烧成后的白瓷,在其上施生釉再进行釉烧。要求在正常烧制温度下不得和釉发生反应,同时不得流动或 纹样模糊; 釉上着色剂:用于装饰釉烧后产品的表面装饰,要求在相当低的烧制温度(700~900℃)下能牢固地附着在釉面上,不能渗入釉中和流动。

三、陶瓷釉的原料构成

  瓷釉的原料包含碱性、酸性及中性3种成分。碱性成分为熔剂,如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锌及多数的着色氧化物或发色基团;中性成分为两 性氧化物,主体为氧化铝,有时将氧化铁和氧化锰等也列入此成分中;酸性成分中有代表性的氧化物为氧化硅、磷酸、氧化锆

四、陶瓷施釉的目的

  1) 使坯体对液体和气体具有不透过性 2) 覆盖坯体表面的疵点,起遮盖作用;提高制品表面平滑性,以便于表面进行各种整饰,同时也可提高器皿的强度和美观性。 3) 防止坯体沾污,施釉后,即使沾污也易于洗涤。 4) 与坯体发生作用,使釉料和坯胎成为整体。

五、间接陶瓷装饰工艺

  间接陶瓷装饰工艺分为陶瓷釉上贴花和陶瓷釉下贴花两大工艺。

六、间接法(印刷法)制作陶瓷贴花纸的方法

  制作陶瓷贴花纸的印刷方法有3种,即手工雕刻铜凹版凹印陶瓷贴花纸,胶印大膜贴花纸和网印薄膜贴花纸。

七、陶瓷坯体的原料组成

  陶瓷坯体用原料主要有长石、石英、高岭土等。

八、陶瓷釉上贴花纸按贴花工艺分为类

  陶瓷釉上贴花纸按贴花艺不同,可分为转移贴花纸和转移花膜贴花纸两类。

九、装饰时使用的有机黏合剂,烤花时应如何处理

  用贴花、手彩、网印等方法进行陶瓷装饰时需使用一些有机黏合剂,这类黏合剂在彩烧初期限应使其逐渐挥发或燃烧,且在熔剂初熔之前必 须完全消除。

唐代及五代的陶瓷装饰有何特点?

  此时的陶瓷装饰多采用几条垂直的划纹,使光洁的器面产生节奏感,质朴大方,制作简便,适于大量生产,故南北各窑均喜采用,成为唐代一种普遍流行的装饰。

  其次,是堆贴花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段伯阳墓出土的青瓷堆花高足钵以方、圆相间的花朵图案,穿插排列,整齐而有变化,装饰性极强。

  唐瓷的装饰工艺,还向着多样化途径发展。那些绚丽的三彩釉,挥洒淋漓的花釉,变化巧妙的绞胎,以及丰富多采的釉下彩,都表现着唐人的创造性和革新的精神,为由单色釉到缤纷华美的彩瓷开了先河。唐代,越窑青瓷极大部分还是不重花纹而重品质,追求玉的效果,但小件日用器物由于受当时金银器,铜镜,丝纹饰影响,便产生龙水纹,竹林高士图,鱼水纹,鸟含绶带纹,雪花放射式锦纹,以及方胜格子纹等等。此时盛行染缬(丝绸印花古代称为“染缬’),其各式图案常借用在三彩陶中。

现代陶瓷装饰

  在当今世界陶瓷艺术作品中,现代陶艺以新颖、独特的造型装饰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它沿袭了历代传统陶艺的精湛技艺,更融入了现代陶艺家们的现代思维与理念。同时它又突破了传统陶瓷的表现手法,以丰富材料,多种表现方式来进行艺术创造。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陶瓷制作逐步产生了很多变化,如杯与碟不再只有亮光,还有了亚光与无光,有的不再实用,更多的是作为观赏。

  陶瓷生产和艺术创作,总是随历史发展而前进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陶瓷艺术创作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器型、新材质、新手法、新思路不断产生。一批批大专院校出身的陶瓷艺术工作者,在陶瓷艺术名家的指导下迅速成长,成为新一代的陶瓷创作生力军,中青年陶艺家思维敏捷,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精华,吸收各方面的创作形式,融汇到艺术创作当中。青年陶瓷艺人善于借鉴、学习艺术名家的创作手法。以学院派为代表的艺术新生代的现代陶艺作品,改变了传统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强的艺术个性,表现了陶瓷艺术工作者的创造精神。

  造型:传统陶瓷造型讲究规整、平衡、对称,器型的口、颈、肩、腹、腰、足的轮廓线长短、高低一致,陶瓷器型以实用的瓶、罐、碗、盘为主。现代陶艺造型变化万千,出现很多的几何造型。如:长方体、正方体、球形、三角形或多种几何体组合。植物造型的有:树叶、树枝、树根、花瓣、果实等等的原型或变形。更多的是人为艺术造型。如: 爱心、人体、支体等有了表现不完的造型。

  表现手法:传统陶瓷,釉面光洁细润,不能出现变形、斑点等缺陷。烧成后瓷器的裂痕、卷曲、变形等问题都属于废品,现代陶艺则注重从变形、卷曲、开裂的问题中发现自然美,寻找作品的独特视觉效果。从粗犷的材质、残缺的器皿中探索质感特技,从质朴的材料中显示出独到的形态,有意识地将坯体卷曲、挤压、切割,挖残成随意的形状。

  坯体表面经过艺术处理,制作出粗犷或细腻的肌理效果,或用麻袋压印出纤肌理等,施以多种釉料:如文片釉、无光釉、亮光釉、亚光釉、影青釉、结晶釉、窑变花釉、珍珠釉、青花料、色料等等,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

  在装饰设计上,以粗糙的涩底与光洁的釉面对比,以简朴的陶土与细腻的瓷土结合,完整画面与残缺相呼应,现代与古典相映衬,不规则与精细相融合产生强烈视觉对比效果,现代陶艺作品,虽然是人工创造,却必须依靠窑火的助力,适当的烧成温度是成功作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恰到好处的肌理效果,也需要窑温的恰当控制才能产生出来。根据不同的器型形态,分别采用施釉、露胎、雕刻、按印、挤压等多种手法制作。以粉彩、新彩、绘画、书法雕刻等形式,在烧制后的坯胎上进行装饰。

  在现代陶艺创作中,以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为指导思想,以传统陶瓷工艺成型,与现代造型对接进行艺术加工,以多种手法创作,装饰各种陶瓷作品。借鉴当代雕塑、壁画的表现形式,在坯胎、釉面制作出特殊的纹理,使现代器型与传统装饰题材相依托。以新的构图作画,从器型、肌理、纹理、内涵四个角度出发,创作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