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务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隆务镇,中国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所辖的一个镇。

  隆务古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同仁县人民政府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隆务镇位居同仁中部,隆务河畔,处于青海农业区与南部牧业区,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5.2℃,年均降水量425.7毫米,年均日照2413.1-2634.9小时,属冷温干旱气候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隆务镇总面积22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00亩。下辖6个社区、7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4座寺院,其中佛教寺院3座,清真寺1座,僧侣795人。全镇总人口35935人,2013年农村人均收入6149元。

  隆务镇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的中心点,也是西藏文化、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会地,各种文化曾在这里冲突、渗透、交流、吸收。清真寺、二郎庙、圆通寺、隆务寺在不足1公里的古街上一字排开,伊斯兰教、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栉比共存,这是民族包容与交融的结果,也是隆务镇的最大特点和亮丽的风景线。

  “隆务”是藏语,汉译有“集中,汇集”之意,还有把它意译为“良田多多”或“从事农业的藏族”云云,归纳而言,定义为“良田集中之地’:较合实际。隆务的得名和发达起于元代。公元13世纪中叶,八思巴派遣萨迦款式家族隆务支的拉杰札那哇到榆谷地区弘扬佛法。他率300人来此,扎下11顶帐篷布道,随即在山腰上建一座萨迦派小寺,取名“执卡贡康”,意为“石山上禅堂”,又称“执卡夏日”,意为“太阳初升就照到的石山”。其后裔逐渐控制了地方政权,成为隆务土官。公元1301年拉杰札那哇后人三木旦仁钦建寺,以家族隆务支为寺名,并用隆务为地方河流冠名。以后随着隆务寺政教合一体制出现,寺僧,日增;,属民扩大,形成以隆务为中心的12部。僧侣庶民对生产、生活日用品需求日益增大,吸引了一些回、汉商贾来隆务经营。回回民族善于经商,他们最初来往于藏区与内地,把汉地生活、生产用品与藏区的畜牧、土特产品做贸易交换,成为藏区与内地商业贸易的媒介沟通者。

  到公元19世纪80年代,隆务寺六世夏日仓活佛罗桑丹贝嘉措(公元1856—1915年)在寺院附近修了一些铺面,从外地招揽回、汉商贩、工匠80人开店,藏名称之为“客哇加曲”,即80个能人,其中大部分是回族商人。他们从客居到定居,并携亲带友,迁来许多回民,形成了隆务镇的回族。对这条崭新的街道,藏族称为“加稞日”,意为“汉族城’。说明这些新修的二层楼是汉族建筑结构、风格,对当时住帐篷或小土坯屋的藏族来说,应是非常漂亮、豪华的街景了。隆务河边,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度繁荣。正如作家辛光武描绘的:“随着交通需求,开始河上架桥,圈地筑城,街道在迅速扩建,一时间,商贾云集,能工巧匠齐聚,苏杭丝绸,四川锦绣,山陕布匹,江南茶糖、瓷器,南亚珠宝,药材,琳琅满目。”茶马市场交易兴旺,内地产品与当地的首饰、氆氇、皮毛、奶晶及饮食文化交辉,各显特色。同仁地区的经济文化商业中心也从保安转向隆务。

  回、汉商人、工匠远离故土,必然要寻求各自的精神皈依,而六世夏日仓活佛也采取了开明立场,纠正了上世夏日仓活佛强求回民放弃伊斯兰教信仰而改信藏传佛教,以致民族矛盾剧增,酿成保安、回民被迫东迁,造成隆务地区伊斯兰教一片空白的失策,遂任他们修建本民族的宗教寺院。于是回族、汉族寺院应运兴建,形成清真寺、二郎庙、圆通寺、隆务寺在不足1公里的古街上一字排开,伊斯兰教、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栉比共存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民族包容与交融的结果。街短而容量大,地僻而胸怀广,世界上还有哪个城镇能将偌多的教派、寺院和谐于一段古街上。这是隆务镇的最大特点和亮丽的风景线。

  正是这种良好氛围,园通寺的大钟才洪亮了一百多年,寺前的壁画和石雕至今还闪烁艺术光辉;二郎庙内的灯火才亮了一个多世纪,藏民们络绎不绝地念经磕头、祈求护佑;清真寺的六大信仰才深深根植于穆斯林的思想意识原野上,“五大功课”才天天萦绕于宣礼塔六角亭四周……如今古街虽已颓旧,甚至再无法住人,但一百多年间它接待过多少旅人和文化专使,见证过一代代开拓、创造、奉献者各样淳朴的形象和无可替代的功绩;时间可老,砖石可化,木头可朽,但文化却永远长新。一个城镇、一条街道无论大小长短,都反映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希求、襟怀、生存状态、审美观念、志趣……所以倘佯在隆务的古街上,就是走在一个民族的过去、今天、未来的精神与物质文明的无尽甬道上。

二廊庙

  建于公元1863年,由夏日仓六世活佛布施木料,当时的广大汉族信众出资修建。主殿供有二郎神,北殿供有财神,南殿供有观音菩萨。

清真寺

  建于公元1882年,由当时的广大穆斯林信众集资修建, 总面积为1000多余平方米, 殿内有明朝时期的手抄牛皮《古兰经》四本。

圆通寺

  公元1946年,夏日仓六世的意愿,由曲库乎关秀村群众布施木料,广大汉族信众出资修建。 主供佛为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