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灵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9月21日 (一) 06:41大猫咪组19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集灵台 二首

唐·张祜

其 一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其 二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集灵台二首》是唐代诗人张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以明扬暗抑的手法嘲讽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姐妹。第一首诗讽刺杨贵妃的轻薄,写杨贵妃得宠有如红花迎霞盛开,授箓为女道士后又被纳为贵妃;第二首诗通过对虢国夫人觐见唐玄宗时情景的描写,讽刺了二人间的暧昧关系及杨氏独占宠爱的嚣张气焰。

集灵台,即长生殿,在华清宫,天宝元年造。祭神的宫殿。

集灵台,《元和郡县图志》卷一: “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载,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仙也。”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上。

这两首诗是为讽刺杨玉环姊妹的专宠而创作的。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太真有姊三人,皆有才貌,并封国夫人,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旧唐书·玄宗纪下》: 天宝元年冬十月, “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以祀天神。”


逐句释义:(其一)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灿烂的阳光斜照着集灵台,绿树红花沐浴着晓露盛开。
  日光:阳光。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昨夜玄宗皇帝新授予道箓,女道徒太真含笑走进帘来。 诗言玄宗于长生殿依道教仪式接受了仙人所赐符箓,贵妃姊妹入贺。
  上皇:太上皇,皇帝未死时即传位于皇太子,称太上皇,这里指唐玄宗。按,玄宗之被尊为太上皇,在杨贵妃死后。此处是代称。
  箓:道教的秘文秘录。
  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住内太真宫。真,道家与“仙”字同义。


逐句释义:(其二)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天刚亮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承主恩而平明骑马入宫门,非礼也,实见其狎昵。这两篇措词委婉,婉而多讽。
  虢(guó)国夫人:杨贵妃三姊的封号。嫁裴家。
  平明:天刚亮时。


平明骑马入宫门(《集灵台》)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讨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姐的封号。此篇言虢国夫人自衒美色,不事妆饰,似褒实贬。 因为讨厌脂粉会弄脏她的容颜,所以只淡淡画一下眉毛就去拜见皇帝。相传虢国夫人自恃美艳,常不施脂粉,素面朝天。
  淡扫蛾眉:相传虢国夫人不施朱粉,天生美艳,常素面朝天。
  至尊:对皇帝的美称。


作品赏析:


这两首诗是讽刺杨玉环姊妹的专宠。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太真有姊三人,皆有才貌,并封国夫人,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第一首讽杨玉环的轻薄。杨玉环原系玄宗十八子寿王瑁的妃子,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太真,后来大加宠幸,进而册封为贵妃。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并指出贵妃在这时“含笑”入内,自愿为女道士,配合默契,掩人耳目,足见其轻薄风骚。笔法含蓄,似褒实贬。

这一首讽杨玉环的轻薄。杨玉环原系唐玄宗十八子寿王瑁的妃子,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太真,后来大加宠幸,进而册封为贵妃。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并指出贵妃在这时“含笑”入内,自愿为女道士,配合默契,掩人耳目,足见其轻薄风骚。

第一首讽唐玄宗夺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为己有的丑事。杨玉环原系唐玄宗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太真,后来大加宠幸,进而册封为贵妃。

这一首写玄宗与杨贵妃,嘲讽李隆基荒淫无耻,夺娶儿媳妇为妃子。

这是一首讽刺诗。杨贵妃本为唐玄宗之子寿王的妃子,后被玄宗看中,命为女道士,赐号太真,再后收入后宫,纳为贵妃。了解这一背景,本诗的嘲讽贬损之意不言而喻。

       开篇“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写集灵台早上的景物,即集灵台是清静祀神的地方。但“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道出唐玄宗在此圣洁之地册封贵妃,暗讽唐玄宗的骄奢淫逸。“太真含笑入帘来” 进一步说明太真也不应该在此时入内,“含笑” 讽刺了太真的轻薄。本诗写得含蓄委婉,意味深刻。

这两篇措词委婉,婉而多讽。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首句说,旭日的光辉斜照着集灵台。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次句说,娇艳的花朵迎着晨露含苞开放,描写了华清宫周围美丽的景色,也是暗喻杨玉环的得宠。

前两名点明时间地点,并创造气氛。熹微的晨曦斜照着长生殿,沐浴在晓露里,绿树蓊郁,红花盛开。下面两句叙事,昨夜玄宗皇帝新把道箓授予杨玉环,早晨新承宠的太真含笑走进帘里来。玄宗看上了儿子李瑁的妃子杨玉环,但公公娶儿媳妇,毕竟于面子有碍,于是别出心裁地让杨玉环出家去当女道士,然后再把当女道士的杨玉环接过宫来,册封为贵妃。这样似乎他娶的不是儿媳妇,而是女道士杨太真,真是自欺欺人。

这首诗里,朝阳、晓露、绿树、红花,似乎很有生气,十分热闹,但讽刺之意暗寓其中。诗中不说长生殿而说集灵台,提醒读者记住这是祭祀神灵的庄严肃穆的殿堂,但玄宗却把它当成与杨玉环欢会的场所,真是不成样子。第二句象征杨玉环承受玄宗的“雨露之恩”。后两句写杨玉环新“承恩”后的欢乐景象、气氛热烈,不免有些轻浮,而这样的事发生在祀神的殿堂上,更是亵渎神灵。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后两句说,昨夜唐玄宗新授道箓,集灵台又多了一位新道徒,只见微笑的太真仪态万方地走入帘来。这里指出贵妃在这时“含笑”入内,自愿为女道士,与唐玄宗配合默契,用假象掩人耳目,足见其轻薄风骚。

诗言玄宗于长生殿依道教仪式接受了仙人所赐符箓,贵妃姊妹入贺。

杨贵妃本寿王(玄宗子)妃,后由玄宗命她先为女道士(诏令中却说成是贵妃自己要求),再纳为贵妃。这里所谓“新授箓”,实即开始受玄宗恩宠之意,故下有含笑入帘语。盖必先出家受箓而后方能入帘受宠。诗原为讽喻而作,对当时具体的历史情节并不完全符合。

作者七绝中,咏杨贵妃的有好几首,如《马嵬坡》云:“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也含婉讽之意。《玉环琵琶》中的“回顾段师非汝意,玉环休把恨分明”,更是直呼她的小名了。

另有一首《宁哥来》诗:“日映宫城雾半开,太真帘下畏人猜。”也可参看。

却嫌两句,乐史《太真外传》:“虢国不施脂粉,自衒(xuàn)美艳,常素面朝天。”至尊,对皇帝的美称。



《集灵台》诗共两首,这是第二首。集灵台在骊山之上,为祀神之所。 第二首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传说玄宗和虢国夫人间有暧昧关系。 这是一首讽刺诗。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杨氏家族皆受封爵。杨贵妃的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这首诗通过虢国夫人朝见唐玄宗的描写,讽刺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和杨家姊妹专宠的气焰。

这一首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騷。传说玄宗和虢国夫人间有暖昧关系。

这一首诗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嫁给裴家,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她并非“后妃”,却“承主恩”,而且“骑马入宫”“朝至尊”。诗刻画了一个洋洋得意的贵夫人形象,表面在咏虢国夫人的美貌风流,实则是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杨氏一门皆受封爵。据《旧唐书·杨贵妃传》所载,其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这首诗通过虢国夫人朝见唐玄宗的描写,讥讽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和杨氏专宠的气焰。

虢国夫人在当时原是一个名声败坏的人。在封建社会里,妇女而在平明骑马入宫,既说明她的骄纵,也见得玄宗之昏。她原非后妃,却居然能“承主恩”。《通鉴》记她与堂兄杨国忠“并辔走马入朝,不施障幕,道路为之掩目”。安禄山反,国忠又使她入宫,劝玄宗奔蜀。

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杨氏一门皆受封爵。据《旧唐书·杨贵妃传》所载,其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这首诗通过虢国夫人朝见唐玄宗的描写,讥讽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和杨氏专宠的气焰。

这首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嫁给裴家,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她并非“后妃”,却“承主恩”,而且“骑马入宫”“朝至尊”。自恃美艳,不施脂粉,足见她的轻佻,也可见玄宗的昏庸。这两首诗语言颇为含蓄,看似是褒,实则是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第二首则通过对虢国夫人觐见唐玄宗时情景的描写,讽刺二人间的 暧昧关系与虢国夫人的得意忘形之态。首句写虢国夫人受到皇帝的恩宠 兴冲冲觐见的情景。“承主恩”表面上写虢国夫人收到觐见之圣旨,实则 暗讽她与皇帝关系暧昧。“平明骑马入宫门”,意指天刚亮就骑马进入宫 门。为何天刚亮就要入宫门?一是凸显虢国夫人觐见的心切,二是暗讽 唐玄宗为接见虢国夫人而耽误了朝政。“骑马入宫门”之句,表明虢国夫 人享有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这一细节描写,再次体现出虢国夫人的恃宠 娇纵以及唐玄宗对其放任娇惯之态。三、四句则集中笔墨写虢国夫人“天 然去雕饰”的美艳姿态。据说,虢国夫人“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 天”(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虢国夫人能“淡扫蛾眉见至尊”,既表明虢国 夫人对自身美貌的充分自信,同时也揭示出她刻意献媚邀宠的傲娇心理。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首句中“承主恩”三字已暗示讽意。因为虢国夫人并非玄宗嫔妃,居然“承主恩”,实为不正常之怪事。第二句“平明骑马入宫门”,是对“承主恩”的具体描绘。“平明”是天已大亮之时,此刻本非朝见皇帝的时辰,虢国夫人却能上朝,不是皇帝特宠,哪得如此;宫门乃是禁地,岂是骑马之所在,虢国夫人却能骑马而入,不是皇帝特准,又哪能如此!因此,“平明骑马入宫门”,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却耐人寻味。平明之时,宫门禁苑的骑马之举,是多么异乎寻常地违背朝廷常规,虢国夫人和玄宗的荒唐也就不言而自明了。

诗的首句开门见山,揭出一篇主旨。“承主恩”三字,似羡似讽,已将虢国夫人置于宠妃地位。以下即具体叙写“承主恩”的虢国夫人如何恃宠献媚的情状。但作者不去罗列铺叙他们之间的种种暧昧情事,而是集中笔墨专写虢国夫人朝见玄宗的情形,以一斑窥全豹。第二句“平明骑马入宫门”,表面上像是泛泛叙事,实际上却是生动的细节描写。平明时分,百官朝见皇帝的仪式已经结束,虢国夫人本来就不是官员,却要入宫朝见,而且是“骑马”直入,这正显示出虢国夫人享有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而且像这样如入无人之地似的进入宫廷在她已经是家常便饭。宫禁的森严,朝廷的礼仪于她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虢国夫人的恃宠骄纵之态,也从侧面透露了玄宗的特殊宠幸和他们之间非比寻常的关系。

诗的首句开门见山,揭出诗歌主旨。“承主恩”三字,将虢国夫人置于宠妃地位,似赞实讽。然后诗歌接着具体叙写“承主恩”的虢国夫人如何恃宠献媚的情状。

承主恩而平明骑马入宫门,非礼也,实见其狎昵。

第二句“平明骑马入宫门”是生动的细节描写。“平明时分”,百官朝见皇帝的仪式已经结束,虢国夫人本来就不是官员,却要入宫朝见,而且是骑马直入,显示出虢国夫人的特权。这一细节表现了虢国夫人的恃宠骄纵之态,也从侧面透露了玄宗的特殊宠幸和他们之间非比寻常的关系。

首句中 “承主恩” 三字已暗示讽意。因为虢国夫人并非玄宗的嫔妃,而 “承主恩”,实为不正常的事,虢国夫人与唐玄宗的荒唐也就不言而自明了。第二句 “平明骑马入宫门”,写出虢国夫人依仗杨贵妃得宠、依仗自己的美貌,而表现出轻狂傲慢、得意忘形之态。常言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于此诗略见一斑。

首句中“承主恩”三字已暗示讽意。因为虢国夫人并非玄宗嫔妃,居然“承主恩”,实为不正常之怪事。第二句“平明骑马入宫门”,是对“承主恩”的具体描绘。“平明”是天已大亮之时,此刻本非朝见皇帝的时辰,虢国夫人却能上朝,不是皇帝特宠,哪得如此;宫门乃是禁地,岂是骑马之所在,虢国夫人却能骑马而入,不是皇帝特准,又哪能如此!因此,“平明骑马入宫门”,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却耐人寻味。平明之时,宫门禁苑的骑马之举,是多么异乎寻常地违背朝廷常规,虢国夫人和玄宗的荒唐也就不言而自明了。

《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上》: “三姊皆美劭,帝呼为姨, 封韩、虢、秦三国,为夫人,出入宫掖,恩宠声焰震天下。”这位夫人并非 宠妃,却来“承主恩”,讽意立见,故黄生谓三字“乃《春秋》 之笔也” (《唐诗摘钞》) 。

次句承上: “平明骑 马入宫门。”平明,天大亮的时候。《史记·留侯世家》: “后五日平明, 与我会此。”这时朝觐已过;而且是大摇大摆,骑马而来; “宫门”,何等 禁卫森严之地,一个“入”字看来是直冲而进! 七个字,三层意,层层表现 出这位三姨骄横恣肆,聊无顾忌。《明皇杂录》亦云: “虢国夫人每入禁 中,常乘骢马,使小黄门御。紫骢之骏健,黄门之端秀,皆冠一时。”若非 得宠,曷可至此! 司空图论诗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严沧浪、王渔 洋论诗有“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色相俱空”等,都是主张诗要意在言 外,饶有余味。这两句诗虽字面不著一字贬语,而“风流”却可尽得,达到 了“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的境界。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第三句“却嫌脂粉污颜色”,笔锋突然转到虢国夫人的容貌上来了。脂粉本是使妇女更增美色的化妆品,而虢国夫人“却嫌脂粉”,岂非又是怪事?一查,据《太真外传》说:“虢国不施妆粉,自衒美艳,常素面朝天。”原来她自信自己天然美色胜似脂粉妆饰,也正是为了在皇帝面前衒耀争宠,这与以浓妆艳抹取悦于君王实为异曲同工。第四句“淡扫蛾眉朝至尊”是“却嫌脂粉污颜色”的结果。“朝至尊”与一、二两句相呼应,又坐实到朝见上来。三、四两句从字面上看,纯系夸耀虢国夫人超乎常人的美色。但是透过“却嫌脂粉”的“淡扫蛾眉”,含而不露地勾画出了虢国夫人那轻佻风骚、刻意承欢的形象。尤其是这一形象与“至尊”这个堂皇的名号相连,使人感到一种莫可名状的辛辣的讽刺意味。

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姐的封号。此篇言虢国夫人自衒美色,不事妆饰,似褒实贬。

因为讨厌脂粉会弄脏她的容颜,所以只淡淡画一下眉毛就去拜见皇帝。相传虢国夫人自恃美艳,常不施脂粉,素面朝天。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三四两句又进一步集中笔墨,专写虢国夫人朝见玄宗时的妆饰。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说:“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这记载很可能本自张祜这首诗,但“自炫美艳”四字倒是十分准确地道出了虢国夫人“素面朝天”的真实意图和心理状态。表面上看,虢国此举似乎表明她和那些浓妆艳抹、献媚邀宠的嫔妃、宫眷不同,不屑于与这些庸俗者为伍,实际上她之所以“淡扫蛾眉”却是因为怕脂粉污损了自己本来的天姿国色,以致出众的容貌达不到出众的效果,反而不为“至尊”所特别垂青。对她来说,不施脂粉、淡扫蛾眉乃是一种不妆饰的妆饰,一种比浓妆艳抹更加着意的献媚邀宠的举动。这个典型细节,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虢国夫人自诩美貌、刻意邀宠,但又极力加以掩饰的心理,揭示了这位贵妇人工于心计的性格和内在的轻佻,写得非常有个性。诗人描写这个人物,并没有明显的贬抑和讽刺,只是选取意味深长的细节,不动声色地加以叙写。其态度似乎相当客观,但内里却包含着入骨的讽刺。这种婉而多讽的写法,艺术效果往往比直露的冷嘲热讽更加入木三分。诗的深层,隐藏着对唐玄宗这位好色的“至尊”更为委婉的讽刺。虢国夫人的“承主恩”,不光是由于她的外戚身分,而且更由于她的“颜色”,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虢国的骑马入宫,不仅显示了她所受到的殊宠,而且暗透出她出入宫禁的频繁和不受约束;“淡扫蛾眉”而“朝至尊”,更把这位“占了情场,误了朝纲”的“至尊”所喜爱关注的东西和盘托出了。这首诗实际上是咏史诗和宫词的结合。王建的宫词,多写宫廷日常生活琐事,此篇在题材范围及细节描写方面类似这种宫词,但所咏的却是天宝年间的史事,而且带有讽戒意味,在这点上又接近咏史诗。这一类诗,在张祜诗集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在诗歌体制上是一种创造。它们不但描写细节,而且大多具有一定情节性,所歌咏的又多为宫廷生活的一些遗闻佚事。这几方面的因素,构成了这类作品很浓厚的小说气意味。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这两句又进一步集中笔墨,专写虢国夫人朝见玄宗时的妆饰。一个“嫌”字不是写虢国夫人的与众不同,因为怕脂粉污损了自己本来的国色天姿,反而不被“至尊”所垂青,所以“淡扫蛾眉”。这是一种不妆饰的妆饰,一种比浓妆艳抹更加着意的献媚邀宠的举动。这个典型细节的刻画,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虢国夫人自诩美貌、刻意邀宠,但又极力加以掩饰的心理,揭示了这位贵妇人工于心计的性格和内在的轻佻,写得非常有意味。诗人描写这个人物,并没有明显的贬意,只是选取意味深长的细节,不动声色地加以叙写,但内里却包含着入骨的讽刺。这种婉而多讽的写法,艺术效果往往比直露的冷嘲热讽更加强烈。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表面上描写虢国夫人超乎常人的美色,但是透过 “却嫌脂粉” 的 “淡扫蛾眉”,含而不露地勾画出虢国夫人的轻佻风骚、刻意邀宠的形象。尤其是这一形象去朝见“至尊”,已可见至尊不尊了,使人感到一种莫可名状的辛辣的讽刺意味。

第三句“却嫌脂粉污颜色”,笔锋突然转到虢国夫人的容貌上来了。脂粉本是使妇女更增美色的化妆品,而虢国夫人“却嫌脂粉”,岂非又是怪事?一查,据《太真外传》说:“虢国不施妆粉,自衒美艳,常素面朝天。”原来她自信自己天然美色胜似脂粉妆饰,也正是为了在皇帝面前衒耀争宠,这与以浓妆艳抹取悦于君王实为异曲同工。第四句“淡扫蛾眉朝至尊”是“却嫌脂粉污颜色”的结果。“朝至尊”与一、二两句相呼应,又坐实到朝见上来。三、四两句从字面上看,纯系夸耀虢国夫人超乎常人的美色。但是透过“却嫌脂粉”的“淡扫蛾眉”,含而不露地勾画出了虢国夫人那轻佻风骚、刻意承欢的形象。尤其是这一形象与“至尊”这个堂皇的名号相连,使人感到一种莫可名状的辛辣的讽刺意味。

“女为悦己者容”。本不应巧画蛾眉、重御脂粉么! 第三句可谓“神来 之笔”: “却嫌脂粉污颜色”。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 “虢国不施妆 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是以美自矜,还是无意邀宠?于下句便明白 道出: “淡扫蛾眉朝至尊”。诗意在表现她美貌出于天然,一如杨贵妃的 “天生丽质”,无须浓妆艳抹,只要“淡扫”,就可以傲视侪辈了! 全首的每 一句都表现出她的自矜、自得与自傲,从而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至尊对她的 宠爱! 至尊,至高无上的帝位。古称皇帝,因用为皇帝的代称。这里指唐玄 宗。

   唐汝询《唐诗解》云: “此赋实事,讽刺自见。”所谓“实事”,前二 句见郑处诲《明皇杂录》,后二句见乐史《杨太真外传》。这二人一为唐人, 一为宋人,可能均本于张祜此诗。再证以《邠王小管》诗: “虢国潜行韩国随, 宜春深院映花枝。金舆远幸无人见,偷把邠王小管吹”以及“金舆未到长生 殿, 妃子偷寻阿汤” (《阿汤》),可知唐宫中也是个“不得见人的去 处”。“此赋实事”之说,并非不可信。不过此诗重在写虢国邀宠,从而也 可见唐玄宗之荒淫。诗虽只四句,差可与杜甫长篇《丽人行》相伯仲。


本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它似褒实贬,欲抑反扬,以极其恭维的语言进行着十分深刻的讽刺,艺术技巧是颇高超的。


本诗笔法含蓄,它似褒实贬,欲抑反扬,以极其恭维的语言进行着十分深刻的讽刺。


本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它似褒实贬,欲抑反扬,以极其恭维的语言进行着十分深刻的讽刺,艺术技巧是颇高超的。



这两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它似褒实贬,欲抑反扬,以极其恭维的语言进行着十分深刻的讽刺,艺术技巧是颇高超的。


名家点评:

  《杨太真外传》:(天宝)七载,加钊御史大夫,权京兆尹,赐名国忠。封大姨为韩国夫人,三姨为虢国夫人,八姨为秦国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然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当时杜甫(一作张拈)有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王云:同寓感慨,更有箴规。郭云:就事起兴,妙。

  《唐诗训解》:刺时还以蕴藉为尚。

  《唐诗解》:此赋事实,讽刺自见。

  《诗辩坻》:“虢国夫人”一首,张承吉之作,又见杜集。然调既不类杜绝句,且拾遗诗发语忠爱,即使讽时,必不作此佻语,应属祜作无疑。

  《碛砂唐诗》:谦曰:具文见意,中冓不可道矣。

  《增订唐诗摘钞》:只言虢国以美自矜,而所以蛊惑人主者自在言外。“承主恩”三字,乃《春秋》之笔也。真正美人自不烦脂粉,真正才士自不买声名,真正文章自不假枝叶,以此律之,世间之“淡扫蛾眉”者寡也。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如睹其人。

  《说诗晬语》:诗有当时盛称而品不贵者,……张祜之“淡扫蛾眉朝至尊”、李商隐之“薛王沉醉寿王醒”,此轻薄派也。

  《而庵说唐诗》:虢国既为贵妃之妹,玄宗贵之可也,何至“平明骑马入金门”以承主恩?大是丑事。后即云:“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则承恩竟以貌矣。不事脂粉,天然妙丽,若说“却嫌”,虢国隐然要胜过其姊矣。……此讥刺太甚,因诗佳绝,殊不为觉。

  《古唐诗合解》:此诗讥刺太甚,然却极佳。

  《养一斋诗话》:前谓刺讥诗贵含蓄,论异代事犹当如此,臣子于其本朝,直可绝口不作诗耳。张祜《虢国夫人》诗:“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李商隐《骊山》诗:“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唐人多犯此恶习。

  《诗境浅说续编》:宫禁森严之地,虢国夫人纵骑而入,言其宠之渥也;脂粉转嫌污面,蛾眉不费黛螺,言其色之丽也。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10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11


作者简介:

  张祜(约785—约852年),唐朝诗人。字承吉,贝州清河(今河北邢台市清河县)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为元稹排挤,曾漫游各地,晚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遂隐居以终。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亦有所讽谏。又以宫词著名。有《张承吉文集》。《全唐诗》编其诗二卷,收录其诗作367首。(《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