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雒</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2行: 第12行:
 
==雒 luò ==
 
==雒 luò ==
  
  姓。
+
#鸟名。即“鵋鶀”。今称鸺鹠,羽毛棕褐色,有横斑,尾巴黑褐色,腿部白色,爪子比较锋利。外形像鸱鸺,俗称小猫头鹰,但头上没有角状的羽毛。喜欢捕食老鼠、兔子等。为夜行性动物,少数时间白天也活动。
 +
#姓。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33行: 第34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中文字典''' 首页]]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2015年8月10日 (一) 19:04的最后版本

拼音:luò 部首:隹 总笔画:14 部外笔画:6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ㄌㄨㄛˋ 造字法:形声字 输入法:〔王码〕TKWY 输入法:〔万能〕TKWY 倉頡:HROG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雒 luò

  1. 鸟名。即“鵋鶀”。今称鸺鹠,羽毛棕褐色,有横斑,尾巴黑褐色,腿部白色,爪子比较锋利。外形像鸱鸺,俗称小猫头鹰,但头上没有角状的羽毛。喜欢捕食老鼠、兔子等。为夜行性动物,少数时间白天也活动。
  2. 姓。

《康熙字典》释义

  【戌集中】【隹字部】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說文】鵒䳢也。从隹各聲。【釋名】雅雒也。爲之難,人將爲之雒,雒然憚之也。 又馬名。【詩·魯頌】有駵有雒。【傳】黑身白𩯓曰雒。【釋文】雒音洛,本作駱。 又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 又國名。【左傳·僖二十一年】伊雒之戎。【春秋·文八年】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弘農郡上雒縣。○按左傳僖二十一年疏云:雒水,出上雒縣冢領山東北,經弘農至河南鞏縣,雒戎因此而名也。 又雒陽縣,屬河南郡。【前漢·地理志註】師古曰:魚豢云:漢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魚氏說,則光武以後攺爲雒字也。【正字通】楊愼曰:春秋書雒戎,左傳凡洛皆作雒。非後漢始攺也。○按魚氏說必有所本,故師古从之。左傳今文洛皆作雒,安知古本左傳不書作洛乎。未可據今本左傳駁魚氏說也。 又雒縣,屬廣漢郡。【前漢·地理志註】音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又姓。【後漢·南蠻傳】徵側者,麊泠縣雒將之女。 又與絡通。【莊子·馬蹄篇】刻之雒之。【註】雒同絡。 又與額同。【前漢·韓嫣傳】子增封龍雒侯。【註】雒,或作額。

《说文解字》释义

  【卷四】【隹部】 编号:2271   雒,[盧各切 ],鵋䳢也。从隹各聲。

首字为“雒”的词语

  雒阳鹅  雒田  雒民  雒书  雒阳生  雒棠  雒雒  雒诵  雒嫔  雒常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