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雨点皴

  雨点皴,亦称豆瓣皴刮铁皴,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雨点皴如雨点小粒,聚点成皴,宛如聚沙成山,后人因其形似故名。用笔似“小斧劈皴”,但用点垛笔法,下笔飞舞如雨点,也应浑厚。雨点皴为唐代王维所创,《绘事发微·皴法》载:“王维亦用点攒,簇而成皴,下笔均直,形似稻谷,为雨雪皴也,又谓之雨点皴。”清代唐岱在《文人画与南北宗论文汇编》中首先研究了皴法的起源及发展,“李思训用点攒簇,下笔首重尾轻,形似丁头,为小斧劈皴也。王维亦用点攒簇成皴,下笔均直,形似稻谷,为雨雪皴也,又谓之雨点皴。二人始到其发,厥派遂分。李将军为北宗,王右丞为南宗。”荆浩、关同、李成、范宽多用此法,工艺绘画中亦常用。

  雨点皴的特点为用中锋画外轮廓,秃笔沿着山石的形态,由上向下皴行笔,且行笔要短,为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干湿相间,常用中锋稍间以侧锋画出,笔墨要质朴厚重,密点攒簇,参以“刮铁”的笔道,不可只用干笔或湿笔,否则就会没有层次感,缺乏浑厚润泽之感。它的染法与其他皴法的染法有所不同:渲染用笔与皴法用笔相同是点出来的,只是含水分要多,局部甚至出现流痕,它能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点类皴一般均通过表现山石上的植被来体现山石的结构,而雨点皴则是少数直接表现山石结构纹理和质地的点类皴法。所谓雨点或豆瓣,都是形容用中锋画出的较浑厚的长点。长点也可看作短线,因为点与线之间原本就没有绝对的界限。雨点皴用的全是中锋,短线显得浑厚圆润,点与点之间虽然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有在一些山石转折特别厉害的地方才跟着作些变化。作雨点皴的山石一般都比较大,块形丰满整体,而少碎石,这给皴点的密集提供了适宜的空间。

  在画史上运用雨点皴的成功范例是北宋范宽,他的皴法被人称为“枪笔”,粗笔实按虚出,顿挫有力,能充分表现出石体的特点。他的山水具有“峰峦浑厚,势状雄厚今的独特风格。《溪山行旅图》是他的代表作,画面中山形巨大,山顶大片密林,皴法上即用“雨点皴”来表现,先用抢笔进行表现,再用墨进行反复渲染,沉着而浑厚。历史上常用雨点皴法的画家甚少,直至清代的龚贤在雨点皴法上有所体悟和发展,当代某些画家在使用过程中也有所创新。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