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红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釉里红是我国的传统釉下装饰之一,它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故称“釉里红”。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故其产品极为名贵。釉里红有单独装饰的,但大多数与青花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而称“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商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因此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品种之一。

  据《宋史》记载,我国在宋代已有“紫花坐墩”(即釉里红)的生产,但至今来见有宋代釉里红产品出土或传世,就连元代的釉里红产品也十分罕见。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江西省“至元戊寅”款青花釉里红器,,不仅出于元代中期纪年墓,并且也是元代釉里红器中唯一带纪年的瓷器。它证明在“至元戊寅”(公元1338年)已经有了釉里红瓷器的生产。

青花釉里红瓷鉴赏

  中国最早的铜红釉瓷器出现在唐代湖南长沙窑,特点是在瓷胎上用铜描绘文饰,后罩釉高温还原烧成。

  元代由各大窑口争奇斗艳的局面,变成以景德镇独占熬头为天下瓷都,并烧创了成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

  我国古代瓷器按工艺种类来说,可分为这样几大类院釉上彩、釉下彩、斗彩、色釉,青花釉里红就属其中的釉下彩工艺.青花釉里红制造工艺难度非常大,古代有人为烧造青花釉里红瓷器导致倾家荡产的下场.因为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特点是在瓷胎上同时用钴和铜两种色料彩绘,然后罩釉经高温烧造还原而成.由于钴和铜两种元素还原的温度不同,工艺掌握难度非常大,所以青花釉里红成功的瓷器很少.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飞红现象,即铜和钴两种料融为一体,或者呈色不分明,显得很模糊.所以,从古到今,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生产使人望而却步.青花釉里红瓷器铜料描绘主要有下面几种方法。

  1、直接用铜料在瓷胎上用线描方法,绘出各种图案文饰.这种描绘方法烧造难度大,经常出现飞红现象。

  2、用拔白的方法,即在瓷胎上空出描绘的文饰图案,后用铜料添绘。

  3、直接用铜料大面积的添绘文饰图案.后两种铜料的描绘方法烧造时较少出现飞红现象。

  青花釉里红瓷器除具备上面特点外,还具备青花瓷器的所有特点。明清两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生产量大,但质量高的器物少。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