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营养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静脉营养(intravenous nutrition),机体不能通过胃肠摄取食物营养而通过静脉输入营养液的方法。又称肠外营养。分一般静脉营养和完全静脉营养两类。一般静脉营养是通过外周静脉输入营养液(以葡萄糖为主)。此法沿用已久,操作简便,但从外周静脉不能输入高渗溶液(高渗液刺激静脉,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完全静脉营养是通过深静脉输入高营养液(包括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可满足患者高营养需求。但此法操作技术难度较大,有锁骨下静脉锁骨下穿刺法、锁骨下静脉锁骨上穿刺法、颈静脉切开插管法等,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易并发感染及合并症。主要适应证为:①无法通过胃肠道摄食者。如食管瘘、肠瘘、胃肠道畸形等。②胃肠道严重创伤、严重炎症等。③胃肠道严重功能损害。如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出血等。④经胃肠摄食有危险。如气管食管瘘、喉关闭不全等。完全静脉营养与等渗氨基酸或葡萄糖输液的不同是:①溶液进入血循环的途径不同。前者由深静脉,后二者由周围静脉进入。②前者供给热量较高,常称为静脉高营养,后者供应热量较低。③前者可长期应用,后者则不然。

营养液含有能源物质和氮源物质。能源物质最早是以葡萄糖溶液为主,之后是麦芽糖、果糖、糖醇等,及体积小、热能多的高能源物质乳化脂肪。乳化脂肪(脂肪乳)由植物油、乳化剂、水及张力剂组成,同时供给必须脂肪酸,可从周围静脉输注。氮源物质主要是水解蛋白和结晶氨基酸。水解蛋白的原料主要是酪蛋白和血纤维蛋白。适当的氨基酸制剂应含适量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避免氨基酸之间不平衡与相互拮抗。氨基酸制剂分为水解蛋白注射液与结晶氨基酸混合液两种。水解蛋白液组成随原料而定,结晶氨基酸混合液根据固定配方配制。商品氨基酸混合液大多根据高生物价值的食物蛋白质或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配制。为了保证静脉输注的氨基酸得到充分的利用,必须同时输注糖类及乳化脂肪以满足热能需要。热能与氨基酸的比值应为120∶1或200∶1才能使氨基酸最大限度地被利用,且每日至少供糖100克(或热能的20%来自糖类),以避免酮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