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树梁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靳树梁(1899-1964),字栋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西黑山村人。民国2年(公元1913)考入河北工业专门学校,攻读应用化学。期满转入北洋大学采冶科。民国8年(公元1919)毕业后在汉口湛家矾扬子机器公司高炉车间任职。民国13年(公元1924)任工程师,潜心钻研钢铁冶炼技术。民国25年(公元1936)经钢铁专家严冶之推荐,任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翌年带队赴德国学习、考察,归国后负责汉阳钢铁厂的拆建工作。民国28年(公元1939)出铁制造炮弹、手榴弹等,支援抗日。翌年任四川威远铁厂厂长,期间设计出“小型炼铁炉标准炉喉”,获国民党政府经济部五年专用证书及教育部的奖励。后不断研究弥补当时炼铁炉之不足,改变进风嘴倾角、防止炉缸冷凝、增加炉底防潮设施、发明“靳氏简易烧结法”等。民国35年(公元1946)调任国民党资源委员会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副经理,解放后任原厂顾问。1949年任本溪煤铁公司总工程师,与苏联专家共同改进高炉。是年6月30日高炉正式点火,当鼓风量加大时,空气柱与风口平台发生共震,整个炉台随之震颤,情况危急。苏联专家主张堵住铁口,靳树梁则提出异议,建议再加大鼓风量。经辩论靳树梁的建议被采纳,炉台震动消失。

  翌年调任东北工学院院长,致力于教改工作,提出教学计划要增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内容,主张工科学院实行厂校合作,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1962年承担“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的科研任务,经试验提出“高碱度、较高炉温、烧结矿”的新方案,经技术鉴定获专家好评。(1979年其《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工艺》成果获国家科委一等发明奖)。1964年7月5日病逝。为中国早期的冶金专家、国家一级教授,曾兼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副院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编中国第一本《现代炼铁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