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相送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顺风相送》,现珍藏在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BodleianLibrary),摄于福建省档案馆《钓鱼岛:历史与主权》图片资料展,该图为扫描件,是第一次以展览的形式公布于众。
  《顺风相送》,是明代的一部海道针经,原本藏在英国牛津大学鲍德里氏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此书西誊清抄本,长20.4公分、宽12.6公分,每页9行,行24字,封面稍有残缺,封底有收藏者1637年所写题记。此书《福建往琉球》条下,首次出现钓鱼屿、赤坎屿即赤屿(赤尾屿)的名称。

  1935年北京图书馆研究员向达在该图书馆整理中文史籍,抄录《顺风相送》等中国古籍。还有一本册子就是成书于17世纪末的《指南正法》。1961年,中华书局把两书合在一起出版,总名为《两种海道针经》。

  据鞠德源先生考证,《顺风相送》成书于14世纪中叶至15世纪初。

  《顺风相送》中记载:“……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卯及单卯,取钓鱼屿。南风,东涌放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头,至彭家、花瓶屿在内。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此文献中,钓鱼岛名称为“钓鱼屿”。 根据已知文献推定,《顺风相送》原件,系记载钓鱼岛(台)相关信息“钓鱼屿”的最早钞本。《顺风相送》有“福建往琉球”的线路图。

  有人认为,《顺风相送》是时期中国舟师根据长期的航海经验积累编写而成的一部海道针经。明代中国官员再根据下西洋的航海实践,累次校正传抄。

内容

  气象观察、天气预报

  “春夏二季必有大风,若天色温热,其午后或云起,或雷声,必有暴风,风急,宜避之”。

  “云脚日色已赤,太白昼见,三星动摇,主有大风”。

  危险警告

  “船若回唐,贪东,海水白色赤见百样禽鸟,乃是万里长沙,可防可防”。

  大佛堂 “对开有老古石,浅不可近,流急”。

  淡马锡门 “夜不可行船”。

  指南针导航纪录

  “大武放洋,用甲寅针七更船,取乌丘,用甲寅并甲卯针”。

  “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寅及单卯取钓鱼屿。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取小琉球;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取赤坎屿”。

  广东往磨六甲:南亭门放洋,用坤未针 (217.5°)五更船取乌头山。用单坤针(西南 225°)十三更取七洲洋。坤未 (217.5°)针 七更船平独猪山。……干亥(322.5°)针五更船平昆宋屿,单亥针(330°)五更船取前屿,干(315°)针五更取五屿;沿山使取磨六甲。

  天文导航纪录

  水文观测

  定潮水消长时候:“初一、初二、十六、十七日子午时长。初三、初四、十八、十九日丑未时长。初五、初六、二十、二十一日寅申时长……。”

  地文观测纪录

  拜神

  明代舟师使用,用水浮罗盘,有一定的规矩:“取水下针,务要阳水,不取阴水”,“安罗经,下指南(针),须从干宫下”。下针之前,舟师必须诵读《地罗经下针神文》,拜周公圣人,李淳风仙师,定针童子、转针神郎、换水神君、下针力士、走针神兵、罗经坐向守护尊神、护国庇民妙灵昭应明著天妃等神灵,祈求“今日良辰下针,青龙下海永无灾”。

《顺风相送》关于钓鱼岛的记载

《顺风相送》一书的《福建往琉球》条下,首次出现钓鱼屿、赤坎屿即赤屿(赤尾屿)的名称
  《顺风相送》一书的《福建往琉球》条下,首次出现钓鱼屿、赤坎屿即赤屿(赤尾屿)的名称:

  ……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家山〔按即今彭佳屿,古代亦称彭佳山、平嘉山、平佳山、瓶架山〕,用甲卯及单卯取钓鱼屿;……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取小琉球〔按即台湾〕,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取赤坎屿,用艮针取枯美山〔按即琉球之古米山、姑迷山、久米岛〕,南风……赤屿用甲卯针取琉球国为妙。(见图9)

  为便于理解上文及以后类似内容的记载,兹将稍后所用时计(初为瓷制.后为玻璃制)及指南针盘附(如图10)。按我国古代航海水程不以道里计,而以“更”数计,一更或以沙漏、或以燃香计时,在正常风速下,顺风一更约行60里,一昼夜分为十更。指南针盘则分360°为24等分,按左东、右西、上南、下北排列,如上引文中所谓“单卯”即指正东,艮针即东北,甲卯即东北东……

《顺风相送》的成书年代

  关于《顺风相送》的成书年代,一般均据卷首叙末“永乐元年,奉差前往西洋等国开诏,累次较正针路”等语,定为当年即1403年;有的则仅据李约瑟(JosephNeedhem)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一书中所作推测,定为1430年。

  永乐元年(1403)九月,明成祖朱棣确曾分别派遣太监“李兴等赍敕劳暹罗国王昭禄群膺哆罗帝剌”、马“彬等赍诏谕西洋苏门答剌诸番国王,并赐之文绮纱罗”。而《顺风相送》一书,则由修订者佚名氏根据业已“年深破坏”的“古本”,校订整理而来;且“古本”原系图文并茂,《顺风相送》只是佚名氏“攒写”了其中的文字部分。由此可知,《顺风相送》一书源远流长。

原本年代

  牛津大学鲍德里氏图书馆《顺风相送》钞本副页有一行拉丁文,说明此钞本是1639年牛津大学校长赠送。1639年合明崇祯十二年,确定这钞本是明钞本。

  《顺风相送》有序文一篇,内有字句:

  “又以牵星为准,保得宝舟安稳”。“宝舟”一词专指郑和下西洋的船只,“牵星”指过洋牵星术,是《郑和航海图》中使用的术语。

  “永乐元年奉差往西洋等国开昭,累次校正针路,牵星图样,海屿水势山形图画……”。清楚说明《顺风相送》的作者根据已有的针路图进行校正针路、牵星图、水势山形。《顺风相送》的校正者极可能就是郑和宝船上的舟师,著书年代应该是明永乐年间。

  荷兰学者戴文达(Duyvendak)断定《顺风相送》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即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完成。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赞同戴文达对《顺风相送》成稿年代的论断。

  《顺风相送》可能是根据元代的一种海道针经校正而来。元朝拥有发达的海军,曾派出海军攻打日本和爪哇,元朝海军必定有海道针经一类的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中祈拜护国庇民妙灵昭应明著天妃,“明著天妃”是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封赐天妃的封号,一直沿用到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赐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顺风相送》中护国庇民妙灵昭应明著天妃既有元朝封号“明著天妃”又有明朝封号“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可见《顺风相送》是明代舟师校正元代航海指南而来。

《顺风相送》是漳州人著作的简编传世本?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谢必震教授称,目前最早记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名的史籍,是《顺风相送》“福建往琉球”篇,而现存的《顺风相送》,是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的传抄本,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陈自强称,明代,特别是郑和下西洋之后,随着民间海外贸易的兴起和航海经验的积累,出现一批航海指南的册子,内容包括我国沿海港口和东西洋各港口的山形水势、往回针路、海洋气象等,并详细地记录今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省沿海许多岛屿,“这些册子,大多是根据民间数代相传的‘水路簿’、‘针路’秘本整理成的,是航海家们实践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明海宁人董谷在《碧里杂存》中提到:“余于癸丑岁见有《渡海方程》,嘉靖十六年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吴朴所著也”,不过《渡海方程》这本书已经散佚,但董谷在文中简要介绍《渡海方程》一书的主要内容,“如果把董谷的文章与《顺风相送》的序言相对照,可以推断《顺风相送》是《渡海方程》传抄本的又一名称”。

  诏安本地的方志研究者黄家祥给出一致观点,称这两本书的序几乎一模一样,内容大同小异,只是《顺风相送》侧重西洋航路,《指南正法》侧重东洋航路。对比两者的序,区别在于后者将前者末段“永乐元年……”及“宝舟”字样去除,而加入“乃漳郡波吴氏,氏寓澳,择日闲暇,稽考较正”等语。黄由此推测,两书应该同源,且闽南语“朴”、“波”同音,吴波也就是吴朴,他所居的“澳”应指诏安或周边的澳。《指南正法》的传抄者将容易失传的原作者姓名点出,为后人解决《顺风相送》初编本的作者问题提供佐证。也由此说明《顺风相送》、《指南正法》,实即是吴朴编撰的《渡海方程》的简编传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