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顿悟

拼音:dùn wù
注音:ㄉㄨㄣˋ ㄨˋ
解释:1.猛然醒悟。 2.通过体现佛教禅宗精神目的的直觉领会而获得的突然的领悟和一种意识状态。
例:

⒈  佛教语。谓不假时间和阶次,直接悟入真理。 晋 宋 间已有 道生 立顿悟义,后为“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之旨,禅宗南宗更主其说。与“渐悟”、“渐修”相对。参见“顿渐”、“渐悟”。

《宋书·夷蛮传·天竺迦黎国》:“宋 世名僧有 道生 ……幼而聪悟,年十五,便能讲经。及长有异解,立顿悟义,时人推服之。”
《坛经·般若品》:“我於 忍和尚 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
唐 元稹 《梦游春》诗:“结念心所期,返如禪顿悟。”
明 陈士元 《<象教皮编>序》:“儒家立训平易,而持行难於有终;不若佛之旨趣元微,而顿悟得於顷刻。”

⒉  谓顿然领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黄山谷 ﹞ 绍圣 中,謫居 涪陵,始见《怀素自叙》於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初学蹊径·悟入》:“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间耳。如 张长史 见 公孙大娘 舞剑,顿悟笔法。”


【佛教】

顿悟汉语拼音:Dun wu;英语:insight),佛教术语。佛教关于修行方式的一种主张。顿悟说与渐悟说相对。顿悟之“顿”有两个意义:一是无须长期持久地修习,只要一旦把握佛教最高真理便可即时成佛;一是说必须经历长期的修习磨砺,直到某个时候触发出顿然之机,一次而完整地把握了宇宙实相,从而成佛。顿悟成佛说在印度大乘经典中已时有所见。例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菩萨缨络本业经·佛母品》都有类似提法。在中国,顿悟主张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先在中国北方传播佛教的安世高等人,属于小乘禅数学一系。在他们看来,就是达到阿罗汉果的境地,也要累世修行。稍后传播大乘般若学的支谶、支谦则重视佛教义理的学习,认为通过慧学达到的般若可以直接把握真如本体。这就为顿悟成佛开辟了理论上的道路。东晋时代,联系到当时流行的《十地经》,像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学问僧人,都主张在七住之前是一个渐悟的过程,只有到了七住阶段,证“无生法忍”之后,才可以有顿悟。这种折中的说法称为“小顿悟”。到了南北朝时的道生,否定七住时的小顿悟,主张只有达到十住境地,最后一念生出金刚道心,才有可能顿悟。道生首先明确表述了他的顿悟说的理由:因为“理不可分”,佛教最高真理不可以一点一滴地获取,而只能一次性地获得。只能“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不二之悟便是顿然领悟。与顿悟说对立的是渐悟说。顿悟成佛说在道生当时便多有争论。真正形成剧烈争执并形成宗派对立则是在唐代。禅宗以主张顿悟著称,其他各宗派一般均谈渐修。禅宗内部又有南顿、北渐之说。南宗顿悟说以慧能为代表,北宗神秀则倡渐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