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 林升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4行: 第14行: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题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是一首“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宋朝]]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史称“南宋”。邸(dǐ):旅店。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题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是一首“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宋朝]]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史称“南宋”。邸(dǐ):旅店。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2020年1月22日 (三) 04:56的版本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题与背景: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题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是一首“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宋朝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史称“南宋”。邸(dǐ):旅店。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终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逐句释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西湖边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下来?
  西湖: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著名游览胜地。
  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休:停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
  暖风:和暖的风。
  熏(xūn):这里是“吹”的意思。
  直:简直。
  杭州:南宋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
  汴州:即汴京,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梅子金黄杏子肥参考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题临安邸》表现了当时的社会。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奋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在杭州大造宫殿园林,仅花园就修了40多所,其他贵族富豪的楼台亭榭更是不计其数。这首诗的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写尽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复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然而,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好像喝醉了酒,飘飘然,陶陶然,个个醉生梦死,毫无忧患意识,竟然把江南的杭州当作了中原的汴州。“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末句既是讽刺,又是警告:长此以往,必将重蹈覆辙,杭州也会像汴州一样,沦于金人的铁蹄之下。全诗不用典故,篇幅极短而内蕴丰富,语言平易而忧愤深沉。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慢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用“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又何时能开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首联描写的正是 这种时代背景下,南宋君臣偏安杭州,忘掉国难,依然醉生 梦死的腐朽生活。杭州山环水绕,风光如画,可写者极多,诗 人何以抓取两个形象——繁华竞奢的“楼外楼”和无休止的 轻歌曼舞濡墨呢? 因为这和万方多难的时代气氛太不谐调 呵!首句连用两个“外”字,就把杭州青山重叠,高楼相连,鳞 次栉比的奢华景象写出来了,也把南宋上层官僚争建楼堂 馆苑的规模和形势写足写够了。这帮统治者聚集杭州,起楼 造舍的目的是寻欢作乐,依红偎翠,曼舞轻歌,在柔声娇语 中寄生苟安,而把国家仇、民族恨,以及在敌人铁蹄践踏下 苦难的沦陷区人民忘得一干二净了。“西湖歌舞几时休?”是 哀怨,是规劝,也是讽刺和鞭挞!这使人自然联想到杜牧《泊 秦淮》中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真 正不知亡国恨的,自然不是那些被迫歌舞的妓女,而是那 些驱使妓女的座中欣赏者。他们只知用声色歌舞、纸醉金迷 的生活来填补其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者。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

“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暖风熏得游人醉”中一个“熏”字,力透纸背,极为传 神。“暖风”符合杭州的气候特点。暖烘烘,醉熏熏,最易入 睡,最易忘掉一切。这些西游的“游人”自然不会是前方将 领、兵士、沦陷区的人民,而是那些毫无忧患意识的南宋君 臣和趁机发国难财的奸商巨贾,是他们 “直把杭州作汴 州”。末尾诗人几乎是在大声疾呼,在对统治者厉词控诉和 警告。汴州即开封,为北宋首都。当年北宋王朝由于注重发 展生产,休养生息,曾出现过“百年无事”的太平盛世,商业 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北宋首都也曾是巨宅林立,豪奢竞 逐。正因为后来统治者荒淫无度,歌无虚日,终至朝廷倾 覆,徽、钦二帝连同宫中美人、金银财宝尽为金人所掳。南 宋君臣们不思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反而乐不思“汴”。作者 言外之意,既把杭州当做汴州,杭州自然也会落得汴州一 样的下场。


此诗交错采用上句写景,下句写情,上句描绘,下句寓 理的办法,句句写杭州,句句鞭挞南宋统治者。“语淡而味终 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虽不谩骂,却入木三分。把辛辣 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 “绝唱”。


名家点评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左振坤:作者深切地关注着祖国的命运,对沉迷于歌舞生活,全然不想收复北方失地的南宋统治集团,予以辛辣的讽刺,表现了爱国者对他们的愤恨。这是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名作,为后世广为传诵,并常用以鞭笞醉生梦死者。

天津大学刘永生:短短四句,以景商情,情中有景;用把西湖的美丽和繁华渲染足够的手法来反村出作者的愤怒与忧虑,效果比平铺直叙要强烈很多了。


试题精选:


1.“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4分)

参考答案:反问。不但强化了诗人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讽刺了统治者苟且偷安,忘记国耻的卑劣行为。前两句由乐景而生伤情,表现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偏安、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第三句写“游人”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丑态,引出对统治者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卑劣行径的直斥。


3.“暖风”、“游人”在诗中又怎样的含义?

参考答案:“暖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者。


4.用“________”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

参考答案:几时休。


拓展阅读:



作者简介: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