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来语汉语拼音:Malaiyu;英语:Malay Language),马来西亚文莱的官方语言,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分布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泰国南部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廖内和林加诸岛。使用人口超过3,000万。

  7世纪,一种含有大量梵语词的古马来语在南苏门答腊地区产生,成为当地广泛使用的商业语言。14世纪以后,有马来亚、雅加达、安汶等地区方言,同时还出现了市场马来语——简化了的马来语,分布于南洋群岛。马来西亚的现代标准马来语,又称马来西亚语,它在部分基本词汇、部分语音和某些形态与句法特征方面与印度尼西亚语有细微差别。马来语有6个单元音、3个双元音、24个辅音(其中6个是外来语的辅音)。

  语词多源于梵语和阿拉伯语。大部分词由两个音节的词根组成,通过前、后、中缀构成派生词或表达某些语法意义。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重叠法可以构成复数和表示其他语法意义。马来语是分析型语言,句法关系由功能词和词序表示。基本语序为主–动–宾型,定语在名词之后,状语在动词之后。马来语最初使用源于印度的帕拉瓦文字,14世纪以后使用爪宜文字,是阿拉伯字母的变体。19世纪末,英国人把爪宜字母拼写法改成了拉丁字母拼写法。1904年后在马来亚推行用拉丁字母书写的现代马来语,爪宜文还在苏门答腊等地区继续使用。马来语与印度尼西亚语极为相似,同源词多达80%以上。从语言学上讲,它们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地区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