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口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氏口弦

  马氏口弦,源于甘肃,由马氏家族的马德海学习而来。马氏口弦传承四代,至第二代马金贵老人时,口弦的制作工艺、演奏技巧日臻完善,并逐渐凸现马氏特有的风格。马金贵的大女儿马兰花酷爱弹奏口弦,从六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弹奏,现在已经成为回族口弦演奏艺人中的佼佼者。

  马氏口弦小巧玲珑、制作精细、音色优美、方便携带。人们在劳作之余,取出弹奏,排解心中烦恼、表达相思之苦、抒发喜悦情怀,弹奏出的乐曲令人陶醉。由于口弦是含在口中演奏的,曾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口中竖琴”。马氏口弦经典曲目有《廊檐滴水》《骆驼铃》《种芝麻》《欢乐回乡情》等。其演奏技艺先后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各类活动中展示,受到专家和爱好者青睐。

  2008年由灵武市政府出资制作了一批适合大众演奏的口弦,并成立以马兰花为主的马氏家族口弦弹奏队伍,以口弦的不同音色变换演奏方式,同时辅以节奏的变化,如今她们已多次将口弦演奏技艺展现在舞台上。

  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2007年9月28日,郝家桥镇崔渠口村四队马氏口弦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点。2008年2月马兰花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民间器乐代表性传承人证书。2009年5月,回族马氏口弦制作技艺进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2009年6月马兰花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

  灵武是一座历史名城,辉煌的河套文化给这块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流传在灵武的回族民间口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制作技巧流行民间,充分表达了灵武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口弦的历史悠久,在《诗经》中有“吹笙鼓簧”的诗句记载。“簧”即古代的口弦,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乐器。口弦,又叫“口儿”“解麻缠”“口衔子”,小巧雅致、便于随身携带,是宁夏回族妇女十分喜欢的小型弹拨乐器。它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调,主要是通过口形、气力、节奏等表达弹奏者的喜怒哀乐。弹口弦一般是农家妇女们农闲时的消遣,弹一阵子,消消心里的忧愁。女人的心里常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伤痛,所以口弦的曲调总是缠绵的、忧伤的。

  口弦乐声不大外扬,如同一只采花的蜜蜂在屋檐上嗡嗡地飞舞,如春蚕吐丝、燕子衔泥,吹奏者悠悠的心事全溶在那“贝贝儿邦,邦邦儿贝”的口弦声中。娓娓缠绵的口弦声,最适宜表达回族妇女们的所思所想,为此,回族妇女爱不释手。口弦的曲调比较固定,有“廊檐滴水”“骆驼铃”“珍珠倒卷帘”“五哥放羊”“脚户歌”等口弦令。

  口弦有两种,一种是铁制的,一种是竹制的,宁夏回族妇女擅长弹奏的是竹口弦。抻动竹口弦,在每个簧片的尖端系有一条丝线,演奏时将线头套在右手食指上,以指牵线使簧片振动发音。演奏者利用双唇向前突出成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型交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熟练的演奏者,能表达出较复杂的节奏和较多的音色,并能使每片弦发出它的纯五度泛音来。一副口弦往往能奏出5个不同的音。运用不同的奏法,既能发出余音袅袅的音色,也能发出较粗犷的音响。口弦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马氏家族位于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口村四队,当地的群众非常喜爱口弦弹奏,为马氏口弦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