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鼠疫(plague),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原为鼠类及野生啮齿动物间的兽疫,借助鼠蚤叮咬传给人,肺鼠疫患者痰中含菌,可通过飞沫以人-人方式传播,造成人间鼠疫大流行。鼠疫在人类历史上曾有数次世界性大流行,中世纪的黑死病几乎毁灭欧洲总人口的1/4,最后一次大流行约在1860年,起源于中国云南省,1894年香港流行期间,耶尔森发现并获得鼠疫杆菌纯培养。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淋巴结肿痛(腺型)、肺炎(肺型)和出血倾向等,未治病例死亡率可超过50%。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一般即可作出诊断,但确诊有赖于细菌学检查。当怀疑鼠疫时,可采取血、痰、淋巴结穿刺液等相应标本作涂片及培养,涂片染色后镜检,可见到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对可疑菌落作涂片、噬菌体裂解试验和动物接种等确诊。血清免疫学试验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诊断。治疗可用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时立即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接触者应予检疫,封锁疫区,广泛开展灭鼠、灭蚤工作,疫区人群普遍接种鼠疫菌苗并加强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