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齐韶:临淄徐姚战国墓出土的舞蹈俑
齐韶:孔子闻韶处

  齐《韶》,是周代齐国的大型宫廷乐舞。它来源于舜《韶》,脱胎于周《韶》,在齐国盛行800年之久,是周代齐国最典型的雅乐代表作,也是最能代表齐文化特色的地域音乐。姜太公封齐建国,将周《韶》带入齐国。因奉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文化宽容政策,东夷俗乐开始融入周《韶》,形成了崭新的齐《韶》;桓公时期,管仲的音乐思想使齐《韶》兼容并包,礼、俗进一步融合,内容更贴近齐国实际;景公时期,齐《韶》又增加了新的内容,逐渐走向完善;战国田齐时期,田齐君主这些舜的子孙更加尊崇韶乐,进一步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大了演出范围,把《韶》乐的艺术水准提高到了最高的境界。

  齐《韶》自姜太公起,经800年之久,逐渐形成、发展、完善,是周代诸侯国中历史最悠久、对周《韶》保存最完整并有巨大创新的韶乐舞。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孔子入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并发出了“尽善尽美”的赞叹,留下了传世佳话。今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有“孔子闻韶处”遗址,是当年孔子在齐国听韶乐的地方。

  齐国灭亡以后,齐《韶》并未消亡,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衍生、演变。据《隋书·儒林传》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齐后,得到了齐《韶》,将其加入到秦的宫廷乐舞之中。秦二世曾用《大韶》祀极庙;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将秦代的《大韶》改名为《文始》、《礼容》;魏文帝曹丕又将《文始》改回《大韶》,以为庙乐; 455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将《大韶》易名《凯容》;梁武帝萧衍,自定郊庙乐,以《大韶》名《大观》;隋文帝杨坚于601年,令大臣牛弘、蔡征等人取其乐舞,废其歌诗,改编成了《祭孔乐舞》。后来,历代的祭孔乐舞,如唐代“十二和”《大唐雅乐》、宋代“十二安”祭孔雅乐、元明《大成乐》、清代《中和韶乐》里,都保存了大量的齐《韶》成分。另外,北宋“箫韶部”所奏的“大曲”也继承了齐《韶》的音乐元素;北宋陈旸的《乐书》里还保存了由他考证、整理的齐《韶》乐章和乐舞。由此可知,后世所传《韶》乐,其源头应该是齐《韶》。从这个意义上讲,淄博临淄为齐《韶》乃至韶乐起源地,当之无愧。

  齐《韶》共分为九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器乐合奏。接下来是歌、乐、舞交织在一起的七个乐章,最后的乐章是《凤凰来仪》。春秋时期,演奏齐《韶》所用的乐器,已经八音齐全,大致可分为3组,共19种乐器。这些乐器,在齐国故都——临淄以及周边原齐国地区多有出土,大量史料文献中也多有记载。 齐《韶》乐队总计四组,一般为堂前的庭院演出。齐《韶》乐队、舞队人员的服饰变化多姿,舞者舞时左手执龠(形状像排箫或笛的乐器道具),右手秉翟(用野鸡尾装饰的道具)。另外,还要有大量各种鸟类、野兽的头套、面具(特别是“凤凰来仪”一场)。

  齐《韶》蕴含着丰富的德政、民本、和谐思想,乐曲宏大壮丽、舞蹈温和优美,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堪称我国先秦乐舞的巅峰之作,带有浓郁的齐文化特色,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齐《韶》对研究齐国音乐舞蹈史、美学思想史、礼乐制度、治国思想,意义重大。

  齐《韶》的发掘整理工作,很早就被齐《韶》发祥地——淄博市委市政府、临淄区委区政府放在了重要议事日程之上。早在1994年,淄博市、临淄区的齐文化研究界以及音乐团体,就开始齐《韶》的发掘工作。1998年,国内知名古乐专家20余人,于淄博市举行了《韶》乐学术研讨会。2003年11月,临淄区齐国历史博物馆建成了国内近代第一座《韶》乐厅。11月23日,《韶》乐厅进行了首次对外演奏,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2004年9月16日,首届中国•临淄国际齐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淄博市歌剧舞剧院演出了舞乐诗——《齐韶乐舞》,取得了成功。2008年,齐《韶》经临淄区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 年,齐《韶》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