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施蒂勒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W.H.施蒂勒

  施蒂勒,W.H.汉语拼音:Shidile;英语:Stille, Wilhelm Hans;1876-10-08~1967-12-26),德国地质学家。生于汉诺威,卒于汉诺威。1896年毕业于汉诺威的莱布尼茨大学,后转入格丁根大学学习地质,1899年毕业。曾任莱比锡皇家萨克森地质调查所所长,莱比锡大学、格丁根大学、柏林大学教授。

  施蒂勒的最大贡献是提出研究地质历史的地质构造划分法。以不整合的定时性作为造山事件的证据,列出了古生代以来的约50个造山幕。虽然他的“造山幕的世界同时性”观点过于武断并受到批评,但他将重要的区域不整合作为重大地质事件标志的原则,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应用。在综合全球构造方面,继承和发展了E.修斯地壳分为活动带与稳定陆块的观点,并将大洋边缘的活动带称为正地槽,将稳定陆块称为克拉通。正地槽再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将克拉通的沉积带称为准地槽等。

  施蒂勒根据德国地质构造特点,特别强调了阿尔卑斯型和日耳曼型两种不同变形性质的造山作用,并认为经过阿尔卑斯型造山作用之后,地壳渐趋稳定,通过一系列岩浆活动火山作用地壳逐渐固结而转为克拉通。晚些时候,他的研究中接受了大洋边缘大规模向大陆之下俯冲的思想。

  主要著作有《地壳构造的演化与革命》(1913)、《造山运动与造陆运动概念》(1919)、《比较大地构造学的基本问题》(1924)、《欧洲形成时的萨克逊构造》(1949)和《喀尔巴阡山的构造演化》(1953)等。德国地质学会授予他名誉主席,并设立“施蒂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