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日 (夏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8行: 第8行:
  
 
* [[三伏]]
 
* [[三伏]]
 
  
 
[[Category:大犬座]]
 
[[Category:大犬座]]
 
[[Category:夏]]
 
[[Category:夏]]
 
[[Category:英语熟语]]
 
[[Category:英语熟语]]
 
 
[[Category:三伏]]
 
[[Category:三伏]]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G音词语]]
 
[[Category:狗]]
 

2023年11月2日 (四) 09:07的最后版本

犬日英语:dog days,源自拉丁语:diēs caniculārēs),在西方国家指夏天最热的时期,相当于中国三伏。在北半球,这个时期是七月上旬至八月中旬之间,在南半球,则是1月上旬至2月中旬。

这个名词源于大犬座天狼星,英语中又称犬星(Dog Star)。天狼星在7月至8月时出现在北半球的天空上,正当夏天最热的时期,古罗马人认为这个星星带来了这个时期的暑热。罗马历的犬日大致上对应到7月24日至8月24日之间,或是7月23日至8月23日之间。除了英语国家之外,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都使用这个说法。

1975年的电影《热天午后》(Dog Day Afternoon)使用了这个典故作为片名。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