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茶”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2行: 第22行:
 
[[文件:90630.jpg|right|thumb|352px|原产中国的唐山茶花]]
 
[[文件:90630.jpg|right|thumb|352px|原产中国的唐山茶花]]
  
  '''金花茶'''(汉语拼音:jinhuɑchɑ;英语:goldflower tea;学名:Camellia nitissima),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
+
  '''金花茶'''([[汉语拼音]]:Jinhuacha;[[英语]]:Goldflower tea;学名:Camellia nitissima),[[山茶科]][[山茶属]][[植物]]。
形态
+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树皮灰白色,平滑。宽披针形至长椭圆形的叶子互生。金黄色花单生叶腋或近顶生,花瓣肉质,具蜡质光泽,开放时呈杯状、壶状或碗状,花直径可达6厘米;花瓣9--11枚;花期10~12月。
+
== 分布 ==
分布
+
  
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一般生长在非钙质土的山地常绿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一般生长在非钙质土的山地常绿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生长在海拔50~500米的丘陵或低山下部阴湿沟谷及溪旁林中。
  
  分布于中国广西南部。生长在海拔50~500米的丘陵或低山下部阴湿沟谷及溪旁林中。越南也有分布。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革质,狭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细齿,两面无毛。花单生或2朵聚生叶腋,直径3.5~6厘米;小苞片5,宽卵形;萼片5,卵形;花瓣8~10,金黄色,肉质,有光泽,基部合生;雄蕊多数,成4轮排列;心皮3~4,合生,子房上位,3~4室,花柱3~4,胚珠多数。蒴果三棱状扁球形,熟时黄绿色或带紫色,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淡褐色。
+
== 形态 ==
 +
 
 +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革质,狭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细齿,两面无毛。花单生或2朵聚生叶腋,直径3.5~6厘米;小苞片5,宽卵形;萼片5,卵形;花瓣8~10,金黄色,肉质,有光泽,基部合生;雄蕊多数,成4轮排列;心皮3~4,合生,子房上位,3~4室,花柱3~4,胚珠多数。蒴果三棱状扁球形,熟时黄绿色或带紫色,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淡褐色。
  
 
  种子可榨油;木材坚实,纹理细,可作雕刻细工等用材。现名列《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种子可榨油;木材坚实,纹理细,可作雕刻细工等用材。现名列《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2014年3月28日 (五) 10:57的版本

中国文化  茶文化
科学分类

域:真核域 Eukarya

植物界 Plantae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杜鹃花目 Ericales
山茶科 Theaceae
山茶属 Camellia
茶花
原产中国的唐山茶花

  金花茶汉语拼音:Jinhuacha;英语:Goldflower tea;学名:Camellia nitissima),山茶科山茶属植物

分布

  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广西等地,一般生长在非钙质土的山地常绿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生长在海拔50~500米的丘陵或低山下部阴湿沟谷及溪旁林中。

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革质,狭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细齿,两面无毛。花单生或2朵聚生叶腋,直径3.5~6厘米;小苞片5,宽卵形;萼片5,卵形;花瓣8~10,金黄色,肉质,有光泽,基部合生;雄蕊多数,成4轮排列;心皮3~4,合生,子房上位,3~4室,花柱3~4,胚珠多数。蒴果三棱状扁球形,熟时黄绿色或带紫色,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淡褐色。

  种子可榨油;木材坚实,纹理细,可作雕刻细工等用材。现名列《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