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卷一九二 韦应物”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2行: 第12行: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0%;color:red;">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0%;color:red;">
 
'''韦应物'''
 
'''韦应物'''
</span></center>
+
</span>73首</center>
  
  
 
【作者小传】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作者小传】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
 +
 +
'''1 登高望洛城作'''
 +
'''2 同德寺阁集眺'''
 +
'''3 登宝意寺上方旧游(寺在武功,曾居此寺)'''
 +
'''4 登乐游庙作'''
 +
'''5 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清流茂树云物可赏'''
 +
'''6 沣上与幼遐月夜登西冈玩花'''
 +
'''7 台上迟客'''
 +
'''8 登楼'''
 +
'''9 善福寺阁'''
 +
'''10 楼中月夜'''
 +
'''11 寒食后北楼作'''
 +
'''12 西楼'''
 +
'''13 夜望'''
 +
'''14 晚登郡阁'''
 +
'''15 登重玄寺阁'''
 +
'''16 观早朝'''
 +
'''17 陪元侍御春游'''
 +
'''18 游龙门香山泉'''
 +
'''19 龙门游眺'''
 +
'''20 洛都游寓'''
 +
'''21 再游龙门怀旧侣'''
 +
'''22 庄严精舍游集'''
 +
'''23 府舍月游'''
 +
'''24 任鄠令渼陂游眺'''
 +
'''25 西郊游瞩'''
 +
'''26 再游西郊渡'''
 +
'''27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时二子还城)'''
 +
'''28 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
 +
'''29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
'''30 观田家'''
 +
'''31 园亭览物'''
 +
'''32 观沣水涨'''
 +
'''33 陪王卿郎中游南池'''
 +
'''34 南园陪王卿游瞩'''
 +
'''35 游西山'''
 +
'''36 春游南亭'''
 +
'''37 再游西山'''
 +
'''38 游灵岩寺'''
 +
'''39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
'''40 游溪'''
 +
'''41 游开元精舍'''
 +
'''42 襄武馆游眺'''
 +
'''43 秋景诣琅琊精舍'''
 +
'''44 同韩郎中闲庭南望秋景'''
 +
'''45 慈恩精舍南池作'''
 +
'''46 雨夜宿清都观'''
 +
'''47 善福精舍秋夜迟诸君'''
 +
'''48 东郊'''
 +
'''49 秋郊作'''
 +
'''50 行宽禅师院'''
 +
'''51 神静师院'''
 +
'''52 精舍纳凉'''
 +
'''53 蓝岭精舍'''
 +
'''54 道晏寺主院'''
 +
'''55 义演法师西斋'''
 +
'''56 澄秀上座院'''
 +
'''57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
 +
'''58 昙智禅师院'''
 +
'''59 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
 +
'''60 游琅琊山寺'''
 +
'''61 同越琅琊山'''
 +
'''62 诣西山深师'''
 +
'''63 寻简寂观瀑布'''
 +
'''64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
 +
'''65 游南斋'''
 +
'''66 南园'''
 +
'''67 西亭'''
 +
'''68 夏景园庐'''
 +
'''69 夏至避暑北池'''
 +
'''70 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
 +
'''71 题郑弘宪侍御遗爱草堂'''
 +
'''72 同元锡题琅琊寺'''
 +
'''73 题郑拾遗草堂'''
 +
  
  

2020年11月25日 (三) 06:55的版本

  全唐诗汉语拼音:quán táng shī;英语:Whole Tang poetry),唐诗总集。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始编,至四十五年十月成书。由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10人奉敕编校,曹寅负责刊刻事宜。该书凡900卷,目录12卷,共计收诗48900余首,作者2200余人。 >>> 全唐诗·目录
  上一卷: 卷一九一 韦应物
  本 卷: 卷一九二 韦应物
  下一卷: 卷一九三 韦应物



韦应物

73首


【作者小传】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1 登高望洛城作 2 同德寺阁集眺 3 登宝意寺上方旧游(寺在武功,曾居此寺) 4 登乐游庙作 5 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清流茂树云物可赏 6 沣上与幼遐月夜登西冈玩花 7 台上迟客 8 登楼 9 善福寺阁 10 楼中月夜 11 寒食后北楼作 12 西楼 13 夜望 14 晚登郡阁 15 登重玄寺阁 16 观早朝 17 陪元侍御春游 18 游龙门香山泉 19 龙门游眺 20 洛都游寓 21 再游龙门怀旧侣 22 庄严精舍游集 23 府舍月游 24 任鄠令渼陂游眺 25 西郊游瞩 26 再游西郊渡 27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时二子还城) 28 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 29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30 观田家 31 园亭览物 32 观沣水涨 33 陪王卿郎中游南池 34 南园陪王卿游瞩 35 游西山 36 春游南亭 37 再游西山 38 游灵岩寺 39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40 游溪 41 游开元精舍 42 襄武馆游眺 43 秋景诣琅琊精舍 44 同韩郎中闲庭南望秋景 45 慈恩精舍南池作 46 雨夜宿清都观 47 善福精舍秋夜迟诸君 48 东郊 49 秋郊作 50 行宽禅师院 51 神静师院 52 精舍纳凉 53 蓝岭精舍 54 道晏寺主院 55 义演法师西斋 56 澄秀上座院 57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 58 昙智禅师院 59 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 60 游琅琊山寺 61 同越琅琊山 62 诣西山深师 63 寻简寂观瀑布 64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 65 游南斋 66 南园 67 西亭 68 夏景园庐 69 夏至避暑北池 70 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 71 题郑弘宪侍御遗爱草堂 72 同元锡题琅琊寺 73 题郑拾遗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