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茨瓦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3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4行: 第4行:
 
[[文件:93742.jpg|right|thumb|280px|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商业区一景]]
 
[[文件:93742.jpg|right|thumb|280px|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商业区一景]]
  
  '''[[博]]茨瓦纳'''([[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bó cí wǎ nà</span>),([[英语]]:Botswana),全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Botswana,博茨瓦纳语:Lefatshe la Botswana),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全境皆为干燥的台地地形,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南邻[[南非]],西边为[[纳米比亚]],东北与[[津巴布韦]]接壤,其国土北端只有在[[维多利亚瀑布]]附近与[[赞比亚]]接触到部分。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
  '''博茨瓦纳'''([[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bó cí wǎ nà</span>[[英语]]:Botswana),全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Botswana,博茨瓦纳语:Lefatshe la Botswana),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全境皆为干燥的台地地形,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南邻[[南非]],西边为[[纳米比亚]],东北与[[津巴布韦]]接壤,其国土北端只有在[[维多利亚瀑布]]附近与[[赞比亚]]接触到部分。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独立前称贝专纳。公元13~14世纪,茨瓦纳人由北方迁居此地。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贝专纳保护地”。1966年9月30日宣布独立,定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实行多党制,由博茨瓦纳民主党执政,塞雷茨·卡马任总统。1980年7月,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1984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联总统。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莫哈埃接任总统。1999年和2004年,民主党在大选中均以压倒优势胜出,莫哈埃两度蝉联总统。2008年,莫哈埃总统任期届满,原副总统伊恩·卡马接任总统。   
 
  独立前称贝专纳。公元13~14世纪,茨瓦纳人由北方迁居此地。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贝专纳保护地”。1966年9月30日宣布独立,定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实行多党制,由博茨瓦纳民主党执政,塞雷茨·卡马任总统。1980年7月,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1984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联总统。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莫哈埃接任总统。1999年和2004年,民主党在大选中均以压倒优势胜出,莫哈埃两度蝉联总统。2008年,莫哈埃总统任期届满,原副总统伊恩·卡马接任总统。   
第20行: 第20行:
 
  '''面积''' 581730平方公里。
 
  '''面积''' 58173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9个行政区。
+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
  
  '''人口''' 203万(2011年人口普查数字)。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人口的90%)。主要民族有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和塔瓦纳等,其中恩瓦托族最大,约占人口的40%。另有数万欧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茨瓦纳语和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农村地区部分居民信奉传统宗教。
+
  '''人口''' 230万(2018年)。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人口的90%)。主要民族有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和塔瓦纳等,其中恩瓦托族最大,约占人口的40%。另有数万欧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茨瓦纳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农村地区部分居民信奉传统宗教。
  
  '''首都''' 哈博罗内(Gaborone),人口约23万(2011年)。年均最高气温为28.3℃,年均最低气温为12.9℃,年均气温20.7℃。
+
  '''首都''' 哈博罗内(Gaborone),人口约20.8万(2019年)。
  
  '''国家元首''' 总统伊恩·卡马(Ian Khama),2008年4月1日就任。
+
  '''国家元首''' 总统莫克维齐·马西西(Mokgweetsi Masisi),2019年11月1日宣誓连任总统。
  
 
  '''重要节日''' 新年:1月1日;劳动节:5月1日;塞雷茨·卡马爵士日:7月1日;总统日:7月15日至16日;独立日:9月30日;圣诞节:12月25日
 
  '''重要节日''' 新年:1月1日;劳动节:5月1日;塞雷茨·卡马爵士日:7月1日;总统日:7月15日至16日;独立日:9月30日;圣诞节:12月25日
第67行: 第67行:
 
== 行政区划 ==
 
== 行政区划 ==
  
  博茨瓦纳分为9个区(districts):
+
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districts):
  
 
#中央区(Central District)
 
#中央区(Central District)
第79行: 第79行:
 
#南部区(Southern District)
 
#南部区(Southern District)
  
  区下再设28个分区(subdistricts)。
+
区下再设28个分区(subdistricts)。
  
 
'''重要城镇'''
 
'''重要城镇'''
第100行: 第100行:
 
== 政治 ==
 
== 政治 ==
  
  2009年10月,博举行独立后第十次大选,民主党获得议会57个民选议席中的45席,卡马蝉联总统并组成新一届内阁。卡马政府以民主、发展、尊严、纪律和落实五原则作为治国理政纲领,注重民主党自身建设,强调加强党内纪律和团结,重视提高政府廉洁和效率,致力于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目前,博政局保持稳定。
+
1980年7月,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1984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联总统。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莫哈埃接任总统。1999年和2004年,民主党在大选中均以压倒优势胜出,莫哈埃两度蝉联总统。2008年,莫哈埃总统任期届满,原副总统伊恩·卡马接任总统。在2009年10月举行的大选中,民主党获得议会57个民选议席中的45席,卡马蝉联总统并组成新一届内阁。
  
=== 宪法 ===
+
2014年10月,博茨瓦纳举行独立以来的第十一次大选,卡马再次蝉联总统,但民主党遭遇来自反对党的强力挑战,仅获57个民选议席中的37席,支持率大幅下滑。2018年4月1日,原副总统莫克维齐·马西西接替任期届满的卡马总统,就任博独立以来第五任总统。2019年10月,博举行第十二次全国大选,马西西成功当选连任,11月1日宣誓就职。
  
  1966年9月30日生效,后几经修改。宪法规定:博实行多党议会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多连任两次;总统死亡或辞职时,副总统自动接任总统职务;总统和国民议会组成国会,行使立法权;国民议会通过的决议、法案须经总统批准才能生效;总统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
【宪法】 1966年9月30日生效,后几经修改。宪法规定:博实行多党议会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自首次履行总统职权之日起,累计任职时间不超过10年;总统死亡、辞职或任期届满时,副总统自动接任总统职务;总统和国民议会组成国会,行使立法权;国民议会通过的决议、法案须经总统批准才能生效;总统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 议会 ===
+
【议会】 由总统、57名民选议员、6名特选议员(由总统提名,议会表决通过)和议长(由议员选出,主持议会会议,无投票权)组成,每届任期5年。议会的主要职权是:选举总统,制定法律,修改宪法,审议国家发展计划和政府财政预算。一般议案半数表决通过,重要议案需2/3赞成通过。本届国民议会于2019年10月大选产生。目前民主党占38席,由民主运动党、民族阵线、人民党组成的民主改革联盟占15席,爱国阵线党占3席,进步联盟党占1席。6名特选议员均为民主党成员。议长潘杜·斯格勒曼尼(Phandu Skelemani,民主党),2019年11月就任。
  
  国民议会由57名民选议员、4名特选议员(由总统提名,议会表决通过)、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接受议会的法律咨询,参加议会,但无投票权)和议长(由议员选出,主持议会会议,无投票权)组成,每届任期5年。议会的主要职权是:选举总统,制定法律,修改宪法,审议国家发展计划和政府财政预算。一般议案半数表决通过,重要议案需2/3赞成通过。本届国民议会于2009年10月大选产生。目前民主党占43席,反对党大会党及由民主运动党、民族阵线、人民党组成的民主改革联盟各占7席。4名特选议员均为民主党成员。议长玛格丽特·纳莎(Margaret Nasha,女,民主党),2009年11月就任。
+
【酋长院】 议会的咨询机构,原由15名成员组成。2005年4月,议会通过对宪法77、78和79条的修正案,规定酋长院成员增至35名,其中8人由8大部族酋长担任,称为“当然成员”,7人由8位当然成员选举产生,称为“选举成员”,其余20人由各地区选举产生,称为“特选成员”。酋长院的职责范围和权力仅限于特定传统事务,如习惯法、非洲法院、领导职务、民族财产、部落首领的任免、宪法修正案等。每年议会开幕前,酋长院先召开例会,向议会提出动议和议案,但不具有任何约束力。酋长院在必要时可要求有关部长到酋长院说明情况,部长也可到酋长院征询意见。2016年1月,酋长院举行第12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人,特罗夸族大酋长哈博罗内(Kgosi Puso Gaborone)连任主席。
  
=== 酋长院 ===
+
【政府】 本届内阁于2019年11月5日产生。主要成员有:总统莫克维齐·马西西,副总统斯伦伯·措格瓦内(Slumber Tsogwane),总统事务、政府治理与公共管理部长卡博·莫尔瓦恩(Kabo Morwaeng),国防、司法与安全部长卡希索·穆西(Kagiso Mmusi),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部长卡拉博·哈雷(Karabo Gare),国际事务与合作部长莱莫冈·夸佩(Lemogang Kwape),基础教育部长菲德利斯·莫劳(Fidelis Molao),环境、自然资源保护与旅游部长菲尔达·凯伦(Phildah Kereng,女),财政与经济发展部长塔佩洛·马采卡(Thapelo Matsheka),基础设施与住房发展部长穆西·卡费拉(Mmusi Kgafela),卫生与健康部长埃德温·迪科洛蒂(Edwin Dikoloti),就业、劳动生产力与技能发展部长姆波·巴洛皮(Mpho Balopi),土地管理、水资源与公共卫生服务部长凯芬采·姆兹温尼拉(Kefentse Mzwinila),地方政府与农村发展部长埃里克·莫拉莱(Eric Molale),矿产资源、绿色科技与能源安全部长莱福科·莫阿希(Lefoko Moagi),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佩姬·塞拉迈(Peggy Serame,女),交通与通讯部长图拉汉约·塞霍科(Thulaganyo Segokgo),青年赋权、体育与文化发展部长图米索·拉卡雷(Tumiso Rakgare),高等教育、研究与科技部长道格拉斯·莱措拉泰贝(Douglas Letsholathebe),国籍、移民与性别事务部长安娜·莫凯蒂(Anna Mokgethi,女)。
  
  议会的咨询机构,原由15名成员组成。2005年4月,议会通过对宪法77、78和79条的修正案,规定酋长院成员增至35名,其中8大部族酋长为当然成员,7人由8位当然成员选举产生,称为“选举成员”,另20名由各地区选举产生,称为“特选成员”。酋长院的职责范围和权力仅限于传统的特定事务,如习惯法、非洲法院、领导职务、民族财产、部落首领的任免、宪法修正案等。每年议会开幕前,酋长院先召开例会,向议会提出动议和议案,但不具有任何约束力。酋长院在必要时可要求有关部长到酋长院说明情况,部长也可到酋长院征询意见。2013年1月,酋长院举行第11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人,特罗夸族大酋长哈博罗内(Kgosi Puso Gaborone)连任主席。
+
【司法机构】 由高等法院、上诉法院和传统法院组成。传统法院相当于初级法院,由各民族酋长担任法律执行人。高等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泰伦泽·兰诺瓦内(Terence Rannowane)。总检察长安塔利亚·莫罗科姆(Athalia Molokomme)。
  
=== 政府 ===
+
【政党】 主要政党情况如下:
  
  本届内阁于2009年10月产生,由总统、副总统、16名部长、8名副部长、总检察长和总统办公室常秘兼内阁秘书共28人组成。目前主要成员有:总统伊恩·卡马(Ian Khama),副总统波纳采霍·凯迪基卢韦(Ponatshego Kedikilwe),总统事务与公共管理部长莫克格威茨·马西西(Mokgweetsi Masisi),国防、司法与安全部长迪卡卡马措·塞莱茨 (Dikgakgamatso Seretse),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潘杜·斯凯莱马尼(Phandu Skelemani),财政与发展计划部长肯尼思·马坦博(Kenneth Matambo),基础设施与科技部长约翰尼·斯沃茨(Johnie Swartz),土地和住房部长莱博纳曼·莫卡拉克(Lebonaamang Mokalake),劳工和内政部长埃德温·巴楚(Edwin Batshu),青年、体育与文化部长肖·卡蒂(Shaw Kgathi),贸易与工业部长多卡斯·马卡托·马雷苏(Dorcas Makgato-Malesu,女),地方政府与农村发展部长彼得·塞莱(Peter Siele),农业部长克里斯琴·德格拉芙(Christian De Graaf),交通与通讯部长诺诺福·莫莱菲(Nonofo Molefhi),矿产、能源与水资源部长翁科卡梅·莫凯拉( Onkokame Kitso Mokaila),教育与技能发展部长佩洛诺米·文松-莫伊托伊(Pelonomi Venson-Moitoi,女),环境、野生动物与旅游部长切凯迪·卡马(Tshekedi Khama),卫生部长约翰·西科辛(John Seakgosing)。
+
'''1.博茨瓦纳民主党'''(Botswana Democratic Party):1962年1月成立。独立后一直执政,主张经济独立和自力更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社会公正;对外实行多方位外交,维护并促进民族利益。总裁莫克维齐·马西西,全国主席斯伦伯·措格瓦内。
  
=== 司法机构 ===
+
'''2.民主改革联盟'''(Umbrella for Democratic Change):2012年成立。由博茨瓦纳民主运动党(Botswana Movement for Democracy,2010年5月29日成立,是从民主党内分裂出来的一支新反对党,口号是“我们的博茨瓦纳”)、博茨瓦纳民族阵线(Botswana National Front,1967年10月成立,主张在博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和人民党(Botswana People's Party,1960年殖民地时期成立,是博成立最早的政党)联合组成,在2014年大选中对民主党形成强有力的挑战。总裁杜马·博科(Duma Boko)。2017年2月3日,大会党(Botswana Congress Party,1998年6月成立,由民阵中分裂而来,口号是“为了民族自由”)加入民主改革联盟,与联盟原三党正式成立新的反对党联盟,拟以民主改革联盟的名义参加2019年大选,联盟主张社会民主主义,党派颜色为“皇家蓝”。
  
  由高等法院、上诉法院和传统法院组成。传统法院相当于初级法院,由各民族酋长担任法律执行人。高等法院首席法官马如平·迪波泰罗(Maruping Dibotelo)。总检察长安塔利亚·莫罗科姆(Athalia Molokomme)。
+
'''3.博茨瓦纳进步联盟党'''(Alliance for Progressives):2017年10月成立,是从反对党民主运动党内分裂出来的一支新反对党,致力于带领博人民建设一个全新的博茨瓦纳共和国。总裁恩达巴·赫拉泰(Ndaba Gaolathe)。
  
=== 政党 ===
+
'''4.博茨瓦纳爱国阵线党'''(Botswana Patriot Front):2019年7月6日成立,由从博民主党退党的前总统卡马及其追随者创立,主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粮食安全、旅游业发展等领域,表示将致力于为博带来就业和财富。总裁比海·布塔莱(Biggie Butale)。
 
+
  主要政党情况如下:
+
 
+
  '''博茨瓦纳民主党'''(Botswana Democratic Party):1962年1月成立。独立后一直执政,主张经济独立和自力更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社会公正;对外实行多方位外交,维护并促进民族利益。领袖伊恩·卡马(Ian Khama)。
+
 
+
  '''博茨瓦纳民主运动党'''(Botswana Movement for Democracy):2010年5月29日成立,是从民主党内分裂出来的一支新反对党,口号是“我们的博茨瓦纳”。领袖戈莫莱莫·莫茨瓦莱迪(Gemolemo Motswaledi)。
+
 
+
  '''博茨瓦纳民族阵线'''(Botswana National Front):1967年10月成立。主张在博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实现社会主义。领袖杜马·博科(Duma Boko)。
+
 
+
  '''博茨瓦纳大会党'''(Botswana Congress Party):1998年6月成立,由民阵中分裂而来,口号是“为了民族自由”。领袖吉尔森·萨尔斯汉多(Gilson Saleshando)。
+
  
 
=== 重要人物 ===
 
=== 重要人物 ===
  
  伊恩·卡马:总统。博首任总统塞雷茨·卡马的长子,生于1953年2月。曾在其家乡塞罗韦、津巴布韦、斯威士兰、瑞士、英国和尼日利亚学习和进修。1974年加入警察机动部队。1977年博成立国防军,卡马任副司令,同年被授予准将军衔。1989~1998年任国防军司令。1998年3月退出军界(保留中将军衔),加入民主党;4月,任总统事务和公共管理部长;7月,就任副总统兼总统事务和公共管理部长。1999年10月和2004年11月两度连任副总统。2008年4月接替莫哈埃就任总统。2009年10月连任总统。
+
'''莫克维齐·马西西''':总统。1962年7月生。1984年获博茨瓦纳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曾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分别获教育学和经济社会学硕士学位。曾在博教育部和联合国任职。2009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任博总统事务与公共管理部副部长。2011年至2014年历任总统事务与公共管理部长、教育部长等职,同时担任内阁消除贫困委员会主席。2014年11月起任副总统。2015年7月当选博民主党全国主席,2017年7月连任。2018年4月1日接任总统、民主党总裁。2019年10月,带领民主党赢得第十二次全国大选,胜选连任总统。斯伦伯·措格瓦内:副总统。1960年生,1999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并连任至今。2004年至2009年任博财政与经济发展部副部长。2014年至2018年3月任地方政府与农村发展部长。2018年4月1日当选博民主党全国主席,4月4日当选副总统。2019年11月连任副总统。
 
+
  波纳采霍·凯迪基卢韦:副总统。1938年生,早年在美国攻读经济管理。1984年当选国会议员,先后任总统事务与公共管理部长、工商部长、财政与发展计划部长、教育部长、矿产、能源和水资源部长。2012年8月起任副总统。
+
  
 
== 经济 ==
 
== 经济 ==
  
  博茨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钻石业是其经济支柱,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养牛业是传统产业,制造业落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成为新兴产业。独立后,博政府建立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先后制定了十个国家发展计划,经济实现了快速、持续发展。为改变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钻石业的状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博政府开始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
博茨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钻石业是其经济支柱,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养牛业是传统产业,制造业落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成为新兴产业。独立后,博政府建立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先后制定了十个国家发展计划,经济实现了快速、持续发展。为改变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钻石业的状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博政府开始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
  卡马总统执政以来,博政府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的投入,努力扩大内需,创造就业。在继续重视钻石经济和提升附加值的同时,吸引外资开发镍、铜等矿产资源;启动火电站建设,加快电力自给和出口;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钻石产量和出口收入一度大幅下降。随着国际市场矿产品需求回暖及价格回升,博经济自2009年第二季度起开始复苏。政府加大对主要产业部门扶植力度,确定钻石业、农业、卫生、教育、交通、创新六大重点发展领域。根据相关国际机构公布的数据,2012年博经济自由度和投资环境等多项指标继续位于非洲前列。
+
 
+
  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
+
 
+
  国内生产总值:174亿美元
+
 
+
  经济增长率:6.2%
+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77美元
+
 
+
  汇率:1美元=7.62普拉
+
 
+
  通货膨胀率:7.4%
+
 
+
=== 资源 ===
+
  
 
[[文件:93740.jpg|right|thumb|280px|博茨瓦纳:orapa露天钻石矿]]
 
[[文件:93740.jpg|right|thumb|280px|博茨瓦纳:orapa露天钻石矿]]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为钻石,其次为铜镍、煤、苏打灰、铂、金、锰等。钻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铜镍矿蕴藏量为4600万吨,煤蕴藏量170亿吨。
+
卡马总统执政期间,博政府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的投入,努力扩大内需,创造就业。在继续重视钻石经济和提升附加值的同时,吸引外资开发镍、铜等矿产资源;启动火电站建设,加快电力自给和出口;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钻石产量和出口收入一度大幅下降。随着国际市场矿产品需求回暖及价格回升,博经济自2009年第二季度起开始复苏。政府加大对主要产业部门扶植力度,确定钻石业、农业、卫生、教育、交通、创新六大重点发展领域。马西西接任总统后将促进经济多元化、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作为施政首要目标,将钻石业、旅游业、畜牧业、采矿业和金融服务业确定为重点产业。
  
=== 工矿业 ===
+
*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资料来源:《伦敦经济季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国内生产总值:165.16亿美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560美元。
 +
**经济增长率:-8.2%。
 +
**货币名称:普拉。
 +
**汇率:1美元≈10.97普拉。
 +
**通货膨胀率:2.8%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采矿业取代畜牧业成为博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博是世界上主要毛坯钻石生产国之一。近年,博政府积极发展钻石加工业,以提高钻石业利润,已批准4个钻石加工企业营业执照。2008年钻石产量3260万克拉,产值32.7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钻石产量大幅减少,为1773万克拉。2011年钻石产量为2290万克拉。铜镍是继钻石后重要的出口矿产品,2011年产量为3.2万吨。2012年,博钻石出口额361亿普拉,占出口总额的79.3%,铜镍出口额33.1亿普拉,占出口总额的7.3%。(数据来源:博中央统计局)
+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为钻石,其次为铜镍、煤、苏打灰、铂、金、锰等。钻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铜镍矿蕴藏量为4600万吨,煤蕴藏量170亿吨。
  
=== 制造业 ===
+
【工矿业】 积极发展钻石加工业,以提高钻石业利润。2008年钻石产量3260万克拉,产值32.7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钻石产量大幅减少至1773万克拉。2011年钻石产量为2290万克拉。铜镍是继钻石后重要的出口矿产品,2011年产量为3.2万吨。2012年,博钻石出口额361亿普拉,占出口总额的79.3%,铜镍出口额33.1亿普拉,占出口总额的7.3%。2013年,博钻石产量提高12.4%,矿业产值增加10.6%。2014年全球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博钻石业遭重创,钻石产量锐减至1223万克拉。得益于全球钻石需求复苏,2015年博钻石产量回升至2037万克拉,2016年为2050万克拉,2017年为2296万克拉,2018年逾2410万克拉。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采矿业减产超过60%。
  
  2011年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含纺织、啤酒、化工和电力等。
+
【制造业】 制造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含纺织、啤酒、化工和电力等。
  
=== 农牧业 ===
+
【农牧业】 农业较不发达,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15%。2017/2018年耕种面积为26.85万公顷,粮食产量约6.61万吨,只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22%左右,主要农作物为高粱、玉米、小米、豆类以及水果、蔬菜。政府鼓励农民多种粮,增加粮食自给。
  
  农业较落后,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15%,种植面积为可耕地的5%。博农业产量较低,只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10%左右,主要农作物为高粱和玉米。政府鼓励农民多种粮,增加粮食自给,自2008年以来博政府实施综合支持耕地发展项目。2011-2012财年博土地种植面积为34.1万公顷,农作物产量7.3万吨。(数据来源:卡马总统2012年国情咨文) 2011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
+
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70%,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养羊为辅。博有现代化的大型屠宰厂和肉类加工厂,年屠宰能力为40~50万头牛。2017年牛肉出口额为858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1%。家禽养殖业始于1976年,生产的肉鸡和鸡蛋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70%,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养羊为辅。博有现代化的大型屠宰厂和肉类加工厂,年屠宰能力为40~50万头牛。2008年牛肉出口额5.3亿普拉,约占出口总额的1.58%。 2010年,博牛畜存栏量为265万头。2011年3月,因受口蹄疫疫情影响,欧盟已无限期暂停进口博牛肉。2011年博肉类出口额3.3亿普拉,约占出口总额的0.8%。
+
【旅游业】 非洲主要旅游目的国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是非洲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国家。政府把全国38%的国土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立了3 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乔贝国家公园和奥卡万戈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为主要旅游点。旅游业是博GDP的第二大贡献行业,创造了最大的就业增长。目前,在博注册酒店共80家。酒店业共创造了11604个工作岗位。政府设立了旅游业培训基金,用于旅游业员工培训。20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业陷入停滞。
  
=== 旅游业 ===
+
【交通运输】 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城镇之间有公路相连,总长1.94万公里,其中30%为柏油路面。全国各主要城镇之间以及博与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之间已基本由柏油马路连接,其中干线公路等级较高。铁路长900公里。主要铁路线跨越弗朗西斯敦、哈博罗内和洛巴策,连接南非和津巴布韦。博铁路公司是负责铁路运输的国有企业。博航空公司辟有飞往南非的地区航线和国内主要城镇及旅游区之间的航线。现有6个国际机场,首都有卡马国际机场,其余5个机场设在弗朗西斯敦、马翁、卡萨尼、塞莱比-皮奎和杭济。此外有数十个小型机场分散在全国各地。2005年,博成立独立的民用航空管理局。博航空公司年运送旅客近百万人次。
  
  非洲主要旅游国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是非洲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国家。政府把全国38%的国土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立了3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乔贝国家公园和奥卡万戈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为主要旅游点。旅游业现为博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是经济多元化战略的重点发展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旅游业持续增长。为加强对旅游业的推销和宣传,2005年博成立了旅游董事会。2006年游客数量为182万人次。2008年,全国拥有宾馆302所,客房5145间,床位9020张。2010年博接待外籍游客总数创纪录达210万人次。2006年至2010年,游客数量年增长率为10.7%。旅游业对GDP贡献率达3.7%。 截至2012年6月,博旅游公司有764家,其中406家为本国公民所有。
+
【财政金融】 博国家银行于1975年建立,1976年发行本国货币“普拉”。长期执行审慎的财政政策。前几年受矿业收入下降、普拉对美元升值和政府施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曾一度出现财政赤字。政府采取了严格控制支出等措施,使财政收支最终处于盈余状态。2020年,外债余额为17.70亿美元。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外汇储备为50.66亿美元。
  
=== 交通运输 ===
+
【对外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出口钻石、铜镍矿产品、机电产品等;进口钻石、机电产品、燃油、食品等。博主要贸易伙伴为南非、纳米比亚、加拿大和比利时。2020年,博对外贸易总额为82.53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52.75亿美元,出口额为29.78亿美元,贸易逆差22.97亿美元。
  
  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城镇之间有公路相连,总长1.94万公里,其中30%为柏油路面。全国各主要城镇之间以及博与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之间已基本由柏油马路连接,其中干线公路等级较高。
+
【外国资本】 1997年博成立出口发展与投资局(BEDIA),专门负责推动出口和吸引外国投资的工作。2012年4月,博金融服务中心和出口发展与投资局合并,成立博茨瓦纳投资与贸易中心,以促进投资与出口,并为公众提供服务。2018年度,博吸引外资10.82亿普拉。2019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对博主权信用评级为A2。2020年5月,穆迪将博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原来的“稳定”下调为“负面”,信用评级仍维持为A2。9月,标准普尔将博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但保持博长期和短期本外币债务评级“BBB+”级和“A-2”级不变。
  
  铁路长900公里。主要铁路线跨越弗朗西斯敦、哈博罗内和洛巴策,连接南非和津巴布韦。博铁路公司是负责铁路运输的国有企业。2004年铁路发送旅客40.6万人次,发送货物197.4万吨。2003~2007年实施了铁路五年治理计划,主要包括提高运营水平、更新车皮、机车和信号系统。2012年前9个月,铁路发送货物150万吨,创收2.24亿普拉。(数据来源:博中央统计局)
+
【外国援助】 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为欧盟、日本、美国、瑞典、挪威、德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洲开发银行等。博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多数西方国家对博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和优惠贷款大幅下降。
  
  2011年8月,博获得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发展基金4000万美元贷款,用于综合交通建设项目,旨在整合博现有的公路和铁路系统,建设新的交通设施,提高运输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
【人民生活】 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世界发展指数》,2017年博人口城市化率为68.7%。2016年博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64岁,女性为69.5岁。84.4%的城市人口能够使用安全饮用水。根据博中央统计局2013/2014年度报告,全国有医院18所、初级医院17所,带床位的诊所108个,不带床位的诊所180个。全国拥有病床5276张。艾滋病感染率较高,2013年博艾滋病平均感染率为17.6%。博电信网络已全部实现数字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博是非洲乃至全球最后几个出现病例的国家之一。博自4月2日起进入全国紧急状态。但9月以来,博疫情恶化,社区传播速度加快,新增病例、现存病例、死亡病例数量不断上升。9月28日,博国民议会投票通过将国家紧急状态再延长6个月。截至2021年2月底,博茨瓦纳本地累计确诊病例增至30537例,其中现存2359例、康复27765例、死亡413例。
 
+
  博航空公司辟有飞往南非的地区航线和国内主要城镇及旅游区之间的航线。现有六个国际机场,首都有卡马国际机场,其余五个机场设在弗朗西斯敦、马翁、卡萨尼、塞莱比-皮奎和杭济。此外有数十个小型机场分散在全国各地。由于油价持续上升,机械故障频发,博航2004财年出现400万普拉亏损。目前博航的私有化改造正在积极进行中。2005年,博成立独立的民用航空管理局。
+
 
+
=== 财政金融 ===
+
 
+
  国家银行于1975年建立,1976年发行本国货币“普拉”。博长期执行审慎的财政政策,财政收支处于盈余状态。前几年由于受矿业收入下降、普拉对美元升值和政府施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曾一度出现财政赤字。政府采取了严格控制支出等措施,2013/2014财年博政府总收入预计为440亿普拉,支出预计为432.2亿普拉,财政盈余预计为7.8亿普拉。2012年底博外汇储备为577亿普拉。(数据来源:博茨瓦纳政府2013/2014年度财政预算报告)。
+
 
+
=== 对外贸易 ===
+
 
+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出口钻石、铜镍矿产品、苏打灰、牛肉产品、纺织品和汽车配件等;进口汽车及交通设备、机械及电子产品、食品及饮料、金属、化工和橡胶制品、燃料和烟草等。主要贸易伙伴有: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其他国家(南非、纳米比亚、莱索托、斯威士兰)、欧盟、津巴布韦等。2012年博进口额为614.1亿普拉,出口额为455.5亿普拉,贸易赤字158.6亿普拉。(博国家统计局数据)
+
 
+
=== 外国资本 ===
+
 
+
  到2005年,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净额约11亿美元(59.73亿普拉)。按投向,矿业吸引外资占71.3%,金融业10.2%,批发和零售业9.6%。博外资主要采取购入股权方式,少量为购买债券。资本来源51.4%为欧洲,43.9%为南非。1997年博成立出口发展与投资局(BEDIA),专门负责推动出口和吸引外国投资的工作。2008年度,共吸引资本投资5.39亿普拉,创造2344个就业机会。其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3.39亿普拉,创造1248个就业机会(数据来源:博出口发展与投资促进局2008/2009年度报告)。 2011/2012财年,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4亿普拉,创造1583个就业机会。(数据来源:卡马总统2012年国情咨文)
+
 
+
=== 外国援助 ===
+
 
+
  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为日本、美国、瑞典、挪威、德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洲开发银行等。博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多数西方国家对博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和优惠贷款大幅下降。2012年,外债余额估计为24.4亿美元。(数据来源:2013年3月份《经济季评》)
+
 
+
=== 人民生活 ===
+
 
+
  根据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指数》,2005年博茨瓦纳人口城市化率为57%,2005~2015年期间年均人口增长率预计为-0.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报告,博人均寿命为40岁。目前,全国有医院和初级医院各17所,带床位的诊所106个,不带床位的诊所173个。全国拥有病床4075张。艾滋病感染率较高,2008年博艾滋病平均感染率为17.6%,14.2%的男性和20.4%的女性为艾滋病感染者。15-24岁人口艾滋病感染率由2004年的15%降至2008年的8%。此外,0.5%的人口感染结核病。博电信网络已全部实现数字化。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08年11月底,博移动通信用户数量为170万人。57%的博民众拥有手机。截至2007年底,20.8%的博家庭拥有固定电话。
+
  
 
== 军事 ==
 
== 军事 ==
  
  1977年建立国防军。现有军人约1.2万名,其中陆军8500人,空军500人。现任国防军司令高拉特·戈莱博茨韦(Gaolathe Galebotswe)中将。警察部队约1500人,警察总署署长基贝茨韦·马科佩( Keabetswe Makgophe)。  
+
1977年建立国防军。现有军人约9000名,其中陆军8500人,空军500人。现任国防军司令普拉希德·塞霍科(Placid Segokgo)中将。警察部队约1500人,警察总署署长基贝茨韦·马科佩(Keabetswe Makgophe)。  
  
 
== 文化 ==
 
== 文化 ==
第220行: 第176行:
 
=== 新闻出版 ===
 
=== 新闻出版 ===
  
  现有报纸12种,包括官方日报《每日新闻》(Daily News)和私营日报《报道者》(Mmegi)及私营周报《博茨瓦纳卫报》(Botswana Guardian)、《太阳报》(The Mid-week Sun)、《博茨瓦纳公报》(Botswana Gazette)、《回声报》(Echo)等。《每日新闻》是免费报纸,日发行量约6.5万份,用英文和茨瓦纳语出版。《报道者》和周刊《观察家》为博最大的私人出版公司Dikgang公司发行。《报道者》日发行量约2万份。其它报纸发行量在1.5至2万份之间。
+
现有报纸12种,包括官方日报《每日新闻》(Daily News)和私营日报《报道者》(Mmegi)及私营周报《博茨瓦纳卫报》(Botswana Guardian)、《太阳报》(The Mid-week Sun)、《博茨瓦纳公报》(Botswana Gazette)、《回声报》(Echo)等。《每日新闻》是免费报纸,日发行量约6.5万份,用英文和茨瓦纳语出版。《报道者》和周刊《观察家》为博最大的私人出版公司Dikgang公司发行。《报道者》日发行量约2万份。其它报纸发行量在1.5至2万份之间。2013年博共刊印报纸758万份。博茨瓦纳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1981年创建,主要报道国内消息,是《每日新闻》和博广播电台的主要供稿者。博茨瓦纳广播电台系官方电台,1965年创建,用英语和茨瓦纳语广播。哈博罗内电视台为私营电视台,1988年创建。
  
  博茨瓦纳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1981年创建,主要报道国内消息,是《每日新闻》和博广播电台的主要供稿者。
+
博茨瓦纳国家电视台于2000年7月开播,节目分英语和茨瓦纳语,全部使用数字传输技术,可通过卫星覆盖非洲大部分地区。
 
+
  博茨瓦纳广播电台系官方电台,1965年创建,用英语和茨瓦纳语广播。
+
 
+
  哈博罗内电视台为私营电视台,1988年创建,主要播放录像片。
+
 
+
  博茨瓦纳国家电视台于2000年7月开播,节目分英语和茨瓦纳语,全部使用数字传输技术,可通过卫星覆盖非洲大部分地区。
+
  
 
== 教育 ==
 
== 教育 ==
  
  博茨瓦纳独立后高度重视国民教育事业,成人识字率从1966年的不足10%提高到目前的81.2%。教育体系完备,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正规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特殊学校教育和业余教育,其学制为小学7年,初中3年,高中2年。小学和初中阶段为义务教育,小学和高等教育免学费,中学教育自2006年起实行学费分担制度,初中生每人年缴费300普拉,高中生600普拉,其余大部分由政府负担。2009年,全国公立小学721所、初中212所,高中23所,综合性大学1所(博茨瓦纳大学)。此外有私立小学61所和私立中学39所。2013/2014财年教育与技能发展预算共计79.3亿普拉,占经常项目支出预算的23%。
+
博独立后高度重视国民教育事业,成人识字率从1966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14年的88.6%。教育体系完备,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正规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特殊学校教育和业余教育,其学制为小学7年,初中3年,高中2年。小学和初中阶段为义务教育,小学和高等教育免学费,中学教育自2006年起实行学费分担制度,初中生每人年缴费300普拉,高中生600普拉,其余大部分由政府负担。2015年,全国共有826所小学、293所中学和40所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公立大学包括博茨瓦纳大学、国际科技大学、农业与自然资源大学、开放大学。
  
 
== 旅游 ==
 
== 旅游 ==
第252行: 第202行:
 
== 外交 ==
 
== 外交 ==
  
  奉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积极参与地区政治事务及经济合作。主张国家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提倡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非洲和地区事务,促进区域稳定、发展和合作。主张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挑战。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秘书处设在哈博罗内。博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成员。2011年5月,博首次当选2011-2014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
+
奉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积极参与地区政治事务及经济合作。主张国家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提倡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非洲和地区事务,促进区域稳定、发展和合作。主张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挑战。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秘书处设在哈博罗内。博还是联合国、非盟、英联邦、不结盟运动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成员。
  
  '''同中国的关系''' 华人民共和国与博茨瓦纳共和国于1975年1月6日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平稳、健康发展。
 
 
  2011年12月,国务委员刘延东访问博茨瓦纳,与梅拉费副总统举行会谈,就加强两国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双方签署了涉及经贸、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三个文件。访问期间,刘延东国务委员出席了中国文化部与博方共同举办的“隔洋相看——非洲画家笔下的中国”画展开幕式,参观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并发表演讲,向孔子学院赠送语音实验室设备,还邀请博100名大中学生来华参加夏令营。
 
 
  2012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访问博茨瓦纳,会见梅拉费副总统,并与纳莎议长举行会谈。6月,博总统事务和公共管理部长马西西访华,回良玉副总理会见,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与马举行会谈。7月,博外长斯凯莱马尼来华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
 
 
  建交以来,中国在博完成的援建项目包括五期铁路更新、公路建设、性病治疗中心和住宅等,正在实施青年活动中心项目,待实施植物园项目。近年博每年有数十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参加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举办的各种培训班。
 
 
  中博两国签有贸易协定。2012年,中博双边贸易额为3亿美元,同比下降58%,其中中国出口1.8亿美元,同比下降70%,进口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方主要出口纺织服装、机电产品、高新产品等,主要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钻石。
 
 
  截至2012年底,中国企业在博签订承包劳务合同额累计达8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7亿美元。两国政府签有投资保护协定。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博累计直接投资存量为2.1亿美元。2012年,中国在博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920万美元。
 
 
  2012年4月,中博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博茨瓦纳共和国政府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中博分别签有教育和文化合作协定。2008年11月,博茨瓦纳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成立孔子学院。截至2011年中国共接受博奖学金留学生122人。截止2011年底,为博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8人。中国从1981年起向博派遣医疗队,已累计派出13批373人次,目前在博医疗队员共有46人。博系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
 
 
  2011年,博教育与技能发展部长文松—莫伊托伊和青年、体育与文化部长卡蒂分别率团访华。博舞蹈艺术团来华访演。中国卫生部在博开展“希望之光”义诊项目,为当地200名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复明手术,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评价。博外长斯凯莱马尼特别致函杨洁篪外长表示感谢。
 
 
  2012年,中国福建省艺术团到博访演。博酋长院主席哈博罗内参加“非洲传统领导人考察团”访华。博青年、体育与文化部长肖·卡蒂来华出席中非文化部长论坛。博方派员来华出席第二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和中非民间论坛。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 博与欧盟关系密切,欧盟是博最大的国际援助方之一。目前,博80%的出口输往欧盟,9%的进口来自欧盟。2004年欧盟把旨在提高南部非洲国家产品竞争力的“生产力服务中心”设在博,以示对博重视。2006年5月,欧盟同博政府签署援助实施计划,将在4年内为博提供5000万欧元,用于提高中小学素质教育、教育公共支出评估、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国家资质认证框架等计划实施。2009年6月,卡马总统访问欧盟委员会,与欧盟签署了临时贸易伙伴协定。2010年,欧盟向博政府提供6.5亿普拉无偿援助,支持博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欧盟向博非政府组织捐款8000万普拉,用于解决经费紧张问题,并宣布向博提供1160万欧元用于艾滋病防治。
 
 
  同英国有传统密切关系,英是博传统援助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两国官员互访频繁。英国有70多家企业在博投资。2005年,莫哈埃总统访问了英国,两国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2010年6月,英国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访博。 2011年7月,英国安妮公主访博。
 
 
  同德国经贸关系发展较快,德是博主要贸易伙伴和援助国之一,多年来共向博提供各种援助近10亿普拉,派出250名专家帮助博从事职业培训、中学教育、社区发展、农林业和中小企业发展项目等。
 
 
  瑞典和挪威也是博重要的援助国。近年来,因博被列入中等收入国家,瑞、挪两国逐步减少援博数额,改为提供低息贷款或开展政府和企业间的合资、合营和技术合作。2010年5月,博、瑞签署《税务合作协定》,瑞将为博提供1250万瑞朗资金援助,以帮助博税务部门培训人员和提高审计能力。 2011年3月,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对博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了在能源、环境保护及相关方面进行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同美国的关系''' 博美关系密切,高层往来不断。2002年,美同意将博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以享受美《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的优惠政策。2005年,博与美国成立“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论坛”,以扩大对美出口,2008年博在该项下对美出口额达1660万美元,其中主要为纺织品。1966~1996年30年间,美连续向博派遣和平队。1998年,美总统克林顿访博。2003年,布什总统和莫哈埃总统互访。美国恢复向博派遣和平队。同年美国对博防治艾滋病领域的援助达到3500万美元。2007年,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威廉·沃德访博,莫哈埃总统两次访美。2009年11月,卡马总统赴美出席2009年度“保护国际”理事会议,其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4月,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瓦尔德将军访博。 2011年6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访博,主要议题是妇女和儿童的教育及其他权益。2012年7月,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及夫人劳拉访博,并启动美援博医疗项目。8月,博国防军与美军联合举行军事演习,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访博。
 
 
  '''同亚洲国家的关系''' 近年来,日对博援助逐渐增加。2002年2月,博与日本签订减免债务协议。2006年5月莫哈埃总统访日并出席在东京举办的“博茨瓦纳周”活动。2007年,日在博设立使馆。2010年10月,卡马总统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2011年1月,纳莎议长率团访问日本,拜会日本首相和外相。 2010年日博贸易额为1.4亿普拉,日出口家电,进口钻石。2011年6月,日本援博教育频道正式启动,定时在博电视台为小学生和偏远地区学生播放教育节目。该项目总投资2200万普拉,博和日本政府各投入一半。日本援博项目另外主要有遥感中心及太阳能发电站项目。2012年,日本与博签署协议,向博提供8.85亿普拉政府援助发展贷款,用于博与赞比亚边境卡尊古拉大桥的建设。
 
 
  博与印度关系友好。在博印度侨民约有9000人,其中三分之一加入博籍。两国签有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博印在人力资源培训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2005年5月,莫哈埃总统赴印度孟买参加国际钻石大会。2006年12月莫哈埃总统率团对印进行国事访问。2007年,印在博设立高专署。2010年,印度副总统安萨里和博副总统梅拉费实现互访。2011年印博贸工部长实现互访。
 
 
  2009年,卡马总统对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
 
 
  '''同非洲其他国家的关系''' 博与邻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博与南非、纳米比亚、莱索托和斯威士兰同为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成员国,经济关系密切,与南非在经济、贸易等领域联系尤为紧密。
 
 
  2010年,博与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赞比亚分别举行了双边常设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会议,纳米比亚、莫桑比克、赞比亚总统分别对博进行访问,卡马总统分别访问了南非、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博茨瓦纳航空公司开通哈博罗内与赞比亚卢萨卡间的直航。
 
 
  2011年,卡马总统先后访问了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加纳和利比里亚。马拉维总统和毛里求斯总理先后访博。博与津巴布韦就海关管理合作签订协议,为两国进出口货物快速通关提供便利。与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就深水港口和配套铁路项目签订三方谅解备忘录,该项目拟于2012年动工,工期4年,造价70亿美元。建成后,博将通过铁路和位于莫的深水港口进口燃油和肥料,出口矿产品。2月,博宣布与利比亚断绝外交关系,并于9月承认利比亚过渡委员会为利合法临时政府。5月,博与毛里求斯签订两国航空合作谅解备忘录,为两国开通直航铺平了道路。7月,博与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12年,卡马总统访问纳米比亚和乌干达。南非、赞比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总统及津巴布韦总理先后访博。博与南非建立元首级国家双边委员会,与津巴布韦正式签署向津提供5亿普拉贷款的协议。
 
  
 
<table style="width: 100%;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able-layout: fixed;">
 
<table style="width: 100%;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able-layout: fixed;">
 
<tr style="vertical-align: top;">
 
<tr style="vertical-align: top;">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F8F8FF;border: 2px solid #8DB6CD;padding: 5px 5px 5px 5px;">
+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F8F8FF;border: 1px solid #8DB6CD;padding: 5px 5px 5px 5px;">
 
'''非洲国家'''
 
'''非洲国家'''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贝宁]]   [[博茨瓦纳]]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喀麦隆]]  [[佛得角]]   [[中非]]   [[乍得]]  [[科摩罗]]  [[刚果(布)]]
+
*[[阿尔及利亚]] [[埃及]] [[埃塞俄比亚]] [[安哥拉]] [[贝宁]] [[博茨瓦纳]]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赤道几内亚]] [[多哥]] [[厄立特里亚]] [[佛得角]] [[冈比亚]] [[刚果(布)]] [[刚果(金)]]
  
  [[科特迪瓦]]   [[吉布提]]    [[埃及]]   [[赤道几内亚]]  [[埃塞俄比亚]]  [[厄立特里亚]] [[加蓬]]   [[冈比亚]]   [[加纳]]   [[肯尼亚]] [[莱索托]]  [[刚果(金)]]
+
*[[吉布提]]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加纳]] [[加蓬]] [[津巴布韦]] [[喀麦隆]] [[科摩罗]] [[科特迪瓦]] [[肯尼亚]] [[莱索托]] [[利比里亚]] [[利比亚]] [[卢旺达]] [[马达加斯加]]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利比里亚]] [[利比亚]]    [[马达加斯加]]  [[马拉维]]   [[马里]]   [[毛里塔尼亚]] [[毛里求斯]]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纳米比亚]]
+
*[[马拉维]] [[马里]]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亚]]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纳米比亚]] [[南非]] [[南苏丹]] [[尼日尔]] [[尼日利亚]] [[塞拉利昂]] [[塞内加尔]] [[塞舌尔]]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尼日尔]]    [[尼日利亚]]   [[卢旺达]]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塞舌尔]]   [[塞内加尔]] [[塞拉利昂]]  [[索马里]]  [[南非]]  [[斯威士兰]] [[坦桑尼亚]]
+
 
+
  [[多哥]]     [[突尼斯]]    [[乌干达]]  [[赞比亚]]    [[津巴布韦]]   [[苏丹]]    [[南苏丹]]
+
  
 +
*[[斯威士兰]] [[苏丹]] [[索马里]] [[坦桑尼亚]] [[突尼斯]] [[乌干达]] [[赞比亚]] [[乍得]] [[中非]]
 
</div>
 
</div>
 
</table>
 
</table>
 +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B音词语]]
 
[[Category:B音词语]]
第325行: 第230行:
 
[[Category:非洲国家]]
 
[[Category:非洲国家]]
  
[[Category:赞比亚]]
+
[[Category:博茨瓦纳]]
  
 
[[Category:政治]]
 
[[Category:政治]]

2021年7月20日 (二) 06:56的最后版本

博茨瓦纳国旗
博茨瓦纳国徽
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城市风景
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商业区一景

  博茨瓦纳拼音bó cí wǎ nà英语:Botswana),全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Botswana,博茨瓦纳语:Lefatshe la Botswana),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全境皆为干燥的台地地形,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南邻南非,西边为纳米比亚,东北与津巴布韦接壤,其国土北端只有在维多利亚瀑布附近与赞比亚接触到部分。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

  独立前称贝专纳。公元13~14世纪,茨瓦纳人由北方迁居此地。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贝专纳保护地”。1966年9月30日宣布独立,定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实行多党制,由博茨瓦纳民主党执政,塞雷茨·卡马任总统。1980年7月,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1984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联总统。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莫哈埃接任总统。1999年和2004年,民主党在大选中均以压倒优势胜出,莫哈埃两度蝉联总统。2008年,莫哈埃总统任期届满,原副总统伊恩·卡马接任总统。

基本国情

  国名 博茨瓦纳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otswana)。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中间横贯一道黑色宽条,上下为两个淡蓝色的横长方形,黑色与淡蓝色之间是两道白色细条。黑色代表博茨瓦纳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黑人;白色代表白人等人口中的少数部分;蓝色象征蓝天和水。国旗的寓意是在非洲的蓝天下,黑人和白人团结、生活在一起。

  国徽 中间为盾徽。盾面上有三组图案:中部为淡蓝色、白色相间的波纹;下方的牛头象征该国传统的饲养业,表明国家的经济特点;上方有三个齿轮,象征农村地区与正在振兴的工业之间的合作。盾徽左侧是一根象牙;右侧是一株黍米,象征该国的农业。两只非洲斑马支扶着盾徽,象牙和斑马象征国家的动物群。斑马的花纹黑白相间、合为一体,象征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和睦。底端的绶带上用当地文写着“雨露”,表示人民希望风调雨顺。

  国歌 愿高贵土地受祝福(Fatshe leno la rona)

  面积 58173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

  人口 230万(2018年)。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人口的90%)。主要民族有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和塔瓦纳等,其中恩瓦托族最大,约占人口的40%。另有数万欧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茨瓦纳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农村地区部分居民信奉传统宗教。

  首都 哈博罗内(Gaborone),人口约20.8万(2019年)。

  国家元首 总统莫克维齐·马西西(Mokgweetsi Masisi),2019年11月1日宣誓连任总统。

  重要节日 新年:1月1日;劳动节:5月1日;塞雷茨·卡马爵士日:7月1日;总统日:7月15日至16日;独立日:9月30日;圣诞节:12月25日

历史

  13-14世纪,茨瓦纳人由北方迁居于此。

  在1885年时,为了避免被南边邻国南非境内荷兰裔的布尔人并吞,英国应该地区的民众要求建立了“贝专纳保护地”(Bechuanaland Protectorate),而成为联合王国的一部份。

  1966年9月30日脱离英国宣告独立,改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实施民主化政治,积极的社会政策与丰富的矿藏(尤其是钻石矿,占该国输出利润的八成)带来的财富让博茨瓦纳拥有非洲大部分地区难得一见的开发水平。除此之外,由于该国积极地与国际社会合作,在国内建立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设的大面积国家公园,而使得观光业有机会逐渐在该国成长兴盛。

  博茨瓦纳的首都为哈博罗内,是一位于南边国界上的城市,19世纪末时因为附近的矿业开采而兴起。

  伊恩·卡马于1998年至2008年担任博茨瓦纳副总统。2008年起担任总统。

地理

博茨瓦纳地图
博茨瓦纳动物:大象(哈博罗内)

  博茨瓦纳位于南部非洲高原中部的卡拉哈里盆地,东经20—30度,南纬18—27度之间,是非洲南部内陆国家。与北京时差6个小时。博茨瓦纳东部和东北部与津巴布韦相连,边境线长813公里;南部和东南部与南非接壤,边境线长1840公里;西部和西北部与纳米比亚毗邻,边境线长1360公里;东北一角与赞比亚交界,边境线总长为4013公里。

  国土面积581730平方公里,南北最长处1110公里,东西最宽处960公里。南回归线穿过博境内,全境一半以上地区处于南回归线以北热带区。地势东部高,西部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西北部为奥卡万戈三角洲沼泽地,东南部多丘陵,中部和西南部为卡拉哈迪沙漠(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70%)。

  境内无大的河流,在边境地带有3条常年有水的河流,东部边境的林波波河,是与南非的界河;东北部边境的乔贝河,是与纳米比亚的界河;西北端的奥卡万戈河,发源于安哥拉,流经纳米比亚进入博茨瓦纳西北边境,到达卡拉哈迪沙草原后形成辽阔的扇形沼泽地,即奥卡万戈三角洲。

  博茨瓦纳政府非常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全国17%的土地面积划为3个国家野生动物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全国有野生动物300多种,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乔贝区、西部卡拉哈迪沙草原和北部奥卡万戈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

气候

  博茨瓦纳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21°C。一年分旱、雨两季,雨季炎热,旱季干冷,昼夜温差大。10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湿热季),5月至9月为旱季(干冷季)。1月最热,白天平均气温33°C,最高可达43°C,夜间平均气温18°C。7月最冷,平均最高气温22°C,最低5°C,夜间最低可到0°C以下。

  年平均降雨量457毫米,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北部地区年均降雨量650—700毫米,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年均降雨量400—500毫米,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年均降雨量仅2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雨季,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1%到10%,1、2两月为降雨最多的月份。

动植物

  博茨瓦纳拥有多样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包括奥卡万戈三角洲、喀拉哈里沙漠、草原和热带草原。热带草原上,有黑尾牛羚、亚科羚羊、其他哺乳类和雀鸟等野生动物。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districts):

  1. 中央区(Central District)
  2. 杭济区(Ghanzi District)
  3. 卡拉哈迪区(Kgalagadi District)
  4. 卡特伦区(Kgatleng District)
  5. 奎嫩区(Kweneng District)
  6. 东北区(North-East District)
  7. 西北区(North-West District)
  8. 东南区(South-East District)
  9. 南部区(Southern District)

区下再设28个分区(subdistricts)。

重要城镇

  博茨瓦纳除首都哈博罗内外还有以下几个较大城市:

  1. 佛朗西斯敦 位于距首都440公里的东北部地区,是博茨瓦纳第二大城市,是东北部地区的重镇,公路、铁路、航空交通便利,原是北部采矿中心,现已成为工业、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
  2. 塞莱比—皮奎 位于博东部地区,是博铜-镍矿产地。现有轻纺、服装、化工和服务旅游业。铁路、公路交通方便。
  3. 洛巴策 位于博东南地区,距首都70公里。博肉类联合公司所在地,有大型现代化屠宰场及罐头加工厂、蓝湿皮加工厂、制砖厂等。

    此外还有几个较大的城镇:

  1. 吉瓦嫩 位于博南部地区,是博第一大钻石矿所在地,主要是钻石开采及为其服务的行业。
  2. 奥拉帕 位于博中部地区,是博第二大钻石矿所在地,主要是钻石开采及为其服务的行业,该镇是封闭式管理。
  3. 马哈拉佩 位于博东部地区,在首都和佛朗西斯敦市之间,博最大的国营企业—博茨瓦纳铁路公司总部所在地。
  4. 特洛昆 位于首都30公里处,是一个新开发的工业区。

  哈巴内、杭济、马翁、拉莫茨瓦、帕拉佩、索洛维也都是较大的城镇。

政治

1980年7月,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1984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联总统。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莫哈埃接任总统。1999年和2004年,民主党在大选中均以压倒优势胜出,莫哈埃两度蝉联总统。2008年,莫哈埃总统任期届满,原副总统伊恩·卡马接任总统。在2009年10月举行的大选中,民主党获得议会57个民选议席中的45席,卡马蝉联总统并组成新一届内阁。

2014年10月,博茨瓦纳举行独立以来的第十一次大选,卡马再次蝉联总统,但民主党遭遇来自反对党的强力挑战,仅获57个民选议席中的37席,支持率大幅下滑。2018年4月1日,原副总统莫克维齐·马西西接替任期届满的卡马总统,就任博独立以来第五任总统。2019年10月,博举行第十二次全国大选,马西西成功当选连任,11月1日宣誓就职。

【宪法】 1966年9月30日生效,后几经修改。宪法规定:博实行多党议会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自首次履行总统职权之日起,累计任职时间不超过10年;总统死亡、辞职或任期届满时,副总统自动接任总统职务;总统和国民议会组成国会,行使立法权;国民议会通过的决议、法案须经总统批准才能生效;总统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议会】 由总统、57名民选议员、6名特选议员(由总统提名,议会表决通过)和议长(由议员选出,主持议会会议,无投票权)组成,每届任期5年。议会的主要职权是:选举总统,制定法律,修改宪法,审议国家发展计划和政府财政预算。一般议案半数表决通过,重要议案需2/3赞成通过。本届国民议会于2019年10月大选产生。目前民主党占38席,由民主运动党、民族阵线、人民党组成的民主改革联盟占15席,爱国阵线党占3席,进步联盟党占1席。6名特选议员均为民主党成员。议长潘杜·斯格勒曼尼(Phandu Skelemani,民主党),2019年11月就任。

【酋长院】 议会的咨询机构,原由15名成员组成。2005年4月,议会通过对宪法77、78和79条的修正案,规定酋长院成员增至35名,其中8人由8大部族酋长担任,称为“当然成员”,7人由8位当然成员选举产生,称为“选举成员”,其余20人由各地区选举产生,称为“特选成员”。酋长院的职责范围和权力仅限于特定传统事务,如习惯法、非洲法院、领导职务、民族财产、部落首领的任免、宪法修正案等。每年议会开幕前,酋长院先召开例会,向议会提出动议和议案,但不具有任何约束力。酋长院在必要时可要求有关部长到酋长院说明情况,部长也可到酋长院征询意见。2016年1月,酋长院举行第12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人,特罗夸族大酋长哈博罗内(Kgosi Puso Gaborone)连任主席。

【政府】 本届内阁于2019年11月5日产生。主要成员有:总统莫克维齐·马西西,副总统斯伦伯·措格瓦内(Slumber Tsogwane),总统事务、政府治理与公共管理部长卡博·莫尔瓦恩(Kabo Morwaeng),国防、司法与安全部长卡希索·穆西(Kagiso Mmusi),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部长卡拉博·哈雷(Karabo Gare),国际事务与合作部长莱莫冈·夸佩(Lemogang Kwape),基础教育部长菲德利斯·莫劳(Fidelis Molao),环境、自然资源保护与旅游部长菲尔达·凯伦(Phildah Kereng,女),财政与经济发展部长塔佩洛·马采卡(Thapelo Matsheka),基础设施与住房发展部长穆西·卡费拉(Mmusi Kgafela),卫生与健康部长埃德温·迪科洛蒂(Edwin Dikoloti),就业、劳动生产力与技能发展部长姆波·巴洛皮(Mpho Balopi),土地管理、水资源与公共卫生服务部长凯芬采·姆兹温尼拉(Kefentse Mzwinila),地方政府与农村发展部长埃里克·莫拉莱(Eric Molale),矿产资源、绿色科技与能源安全部长莱福科·莫阿希(Lefoko Moagi),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佩姬·塞拉迈(Peggy Serame,女),交通与通讯部长图拉汉约·塞霍科(Thulaganyo Segokgo),青年赋权、体育与文化发展部长图米索·拉卡雷(Tumiso Rakgare),高等教育、研究与科技部长道格拉斯·莱措拉泰贝(Douglas Letsholathebe),国籍、移民与性别事务部长安娜·莫凯蒂(Anna Mokgethi,女)。

【司法机构】 由高等法院、上诉法院和传统法院组成。传统法院相当于初级法院,由各民族酋长担任法律执行人。高等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泰伦泽·兰诺瓦内(Terence Rannowane)。总检察长安塔利亚·莫罗科姆(Athalia Molokomme)。

【政党】 主要政党情况如下:

1.博茨瓦纳民主党(Botswana Democratic Party):1962年1月成立。独立后一直执政,主张经济独立和自力更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社会公正;对外实行多方位外交,维护并促进民族利益。总裁莫克维齐·马西西,全国主席斯伦伯·措格瓦内。

2.民主改革联盟(Umbrella for Democratic Change):2012年成立。由博茨瓦纳民主运动党(Botswana Movement for Democracy,2010年5月29日成立,是从民主党内分裂出来的一支新反对党,口号是“我们的博茨瓦纳”)、博茨瓦纳民族阵线(Botswana National Front,1967年10月成立,主张在博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和人民党(Botswana People's Party,1960年殖民地时期成立,是博成立最早的政党)联合组成,在2014年大选中对民主党形成强有力的挑战。总裁杜马·博科(Duma Boko)。2017年2月3日,大会党(Botswana Congress Party,1998年6月成立,由民阵中分裂而来,口号是“为了民族自由”)加入民主改革联盟,与联盟原三党正式成立新的反对党联盟,拟以民主改革联盟的名义参加2019年大选,联盟主张社会民主主义,党派颜色为“皇家蓝”。

3.博茨瓦纳进步联盟党(Alliance for Progressives):2017年10月成立,是从反对党民主运动党内分裂出来的一支新反对党,致力于带领博人民建设一个全新的博茨瓦纳共和国。总裁恩达巴·赫拉泰(Ndaba Gaolathe)。

4.博茨瓦纳爱国阵线党(Botswana Patriot Front):2019年7月6日成立,由从博民主党退党的前总统卡马及其追随者创立,主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粮食安全、旅游业发展等领域,表示将致力于为博带来就业和财富。总裁比海·布塔莱(Biggie Butale)。

重要人物

莫克维齐·马西西:总统。1962年7月生。1984年获博茨瓦纳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曾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分别获教育学和经济社会学硕士学位。曾在博教育部和联合国任职。2009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任博总统事务与公共管理部副部长。2011年至2014年历任总统事务与公共管理部长、教育部长等职,同时担任内阁消除贫困委员会主席。2014年11月起任副总统。2015年7月当选博民主党全国主席,2017年7月连任。2018年4月1日接任总统、民主党总裁。2019年10月,带领民主党赢得第十二次全国大选,胜选连任总统。斯伦伯·措格瓦内:副总统。1960年生,1999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并连任至今。2004年至2009年任博财政与经济发展部副部长。2014年至2018年3月任地方政府与农村发展部长。2018年4月1日当选博民主党全国主席,4月4日当选副总统。2019年11月连任副总统。

经济

博茨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钻石业是其经济支柱,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养牛业是传统产业,制造业落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成为新兴产业。独立后,博政府建立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先后制定了十个国家发展计划,经济实现了快速、持续发展。为改变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钻石业的状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博政府开始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博茨瓦纳:orapa露天钻石矿

卡马总统执政期间,博政府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的投入,努力扩大内需,创造就业。在继续重视钻石经济和提升附加值的同时,吸引外资开发镍、铜等矿产资源;启动火电站建设,加快电力自给和出口;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钻石产量和出口收入一度大幅下降。随着国际市场矿产品需求回暖及价格回升,博经济自2009年第二季度起开始复苏。政府加大对主要产业部门扶植力度,确定钻石业、农业、卫生、教育、交通、创新六大重点发展领域。马西西接任总统后将促进经济多元化、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作为施政首要目标,将钻石业、旅游业、畜牧业、采矿业和金融服务业确定为重点产业。

  • 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资料来源:《伦敦经济季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国内生产总值:165.16亿美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560美元。
    • 经济增长率:-8.2%。
    • 货币名称:普拉。
    • 汇率:1美元≈10.97普拉。
    • 通货膨胀率:2.8%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为钻石,其次为铜镍、煤、苏打灰、铂、金、锰等。钻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铜镍矿蕴藏量为4600万吨,煤蕴藏量170亿吨。

【工矿业】 积极发展钻石加工业,以提高钻石业利润。2008年钻石产量3260万克拉,产值32.7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钻石产量大幅减少至1773万克拉。2011年钻石产量为2290万克拉。铜镍是继钻石后重要的出口矿产品,2011年产量为3.2万吨。2012年,博钻石出口额361亿普拉,占出口总额的79.3%,铜镍出口额33.1亿普拉,占出口总额的7.3%。2013年,博钻石产量提高12.4%,矿业产值增加10.6%。2014年全球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博钻石业遭重创,钻石产量锐减至1223万克拉。得益于全球钻石需求复苏,2015年博钻石产量回升至2037万克拉,2016年为2050万克拉,2017年为2296万克拉,2018年逾2410万克拉。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采矿业减产超过60%。

【制造业】 制造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含纺织、啤酒、化工和电力等。

【农牧业】 农业较不发达,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15%。2017/2018年耕种面积为26.85万公顷,粮食产量约6.61万吨,只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22%左右,主要农作物为高粱、玉米、小米、豆类以及水果、蔬菜。政府鼓励农民多种粮,增加粮食自给。

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70%,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养羊为辅。博有现代化的大型屠宰厂和肉类加工厂,年屠宰能力为40~50万头牛。2017年牛肉出口额为8580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1%。家禽养殖业始于1976年,生产的肉鸡和鸡蛋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旅游业】 非洲主要旅游目的国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是非洲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国家。政府把全国38%的国土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立了3 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乔贝国家公园和奥卡万戈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为主要旅游点。旅游业是博GDP的第二大贡献行业,创造了最大的就业增长。目前,在博注册酒店共80家。酒店业共创造了11604个工作岗位。政府设立了旅游业培训基金,用于旅游业员工培训。20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旅游业陷入停滞。

【交通运输】 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城镇之间有公路相连,总长1.94万公里,其中30%为柏油路面。全国各主要城镇之间以及博与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之间已基本由柏油马路连接,其中干线公路等级较高。铁路长900公里。主要铁路线跨越弗朗西斯敦、哈博罗内和洛巴策,连接南非和津巴布韦。博铁路公司是负责铁路运输的国有企业。博航空公司辟有飞往南非的地区航线和国内主要城镇及旅游区之间的航线。现有6个国际机场,首都有卡马国际机场,其余5个机场设在弗朗西斯敦、马翁、卡萨尼、塞莱比-皮奎和杭济。此外有数十个小型机场分散在全国各地。2005年,博成立独立的民用航空管理局。博航空公司年运送旅客近百万人次。

【财政金融】 博国家银行于1975年建立,1976年发行本国货币“普拉”。长期执行审慎的财政政策。前几年受矿业收入下降、普拉对美元升值和政府施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曾一度出现财政赤字。政府采取了严格控制支出等措施,使财政收支最终处于盈余状态。2020年,外债余额为17.70亿美元。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外汇储备为50.66亿美元。

【对外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出口钻石、铜镍矿产品、机电产品等;进口钻石、机电产品、燃油、食品等。博主要贸易伙伴为南非、纳米比亚、加拿大和比利时。2020年,博对外贸易总额为82.53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52.75亿美元,出口额为29.78亿美元,贸易逆差22.97亿美元。

【外国资本】 1997年博成立出口发展与投资局(BEDIA),专门负责推动出口和吸引外国投资的工作。2012年4月,博金融服务中心和出口发展与投资局合并,成立博茨瓦纳投资与贸易中心,以促进投资与出口,并为公众提供服务。2018年度,博吸引外资10.82亿普拉。2019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对博主权信用评级为A2。2020年5月,穆迪将博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原来的“稳定”下调为“负面”,信用评级仍维持为A2。9月,标准普尔将博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但保持博长期和短期本外币债务评级“BBB+”级和“A-2”级不变。

【外国援助】 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为欧盟、日本、美国、瑞典、挪威、德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非洲开发银行等。博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多数西方国家对博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和优惠贷款大幅下降。

【人民生活】 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世界发展指数》,2017年博人口城市化率为68.7%。2016年博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64岁,女性为69.5岁。84.4%的城市人口能够使用安全饮用水。根据博中央统计局2013/2014年度报告,全国有医院18所、初级医院17所,带床位的诊所108个,不带床位的诊所180个。全国拥有病床5276张。艾滋病感染率较高,2013年博艾滋病平均感染率为17.6%。博电信网络已全部实现数字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博是非洲乃至全球最后几个出现病例的国家之一。博自4月2日起进入全国紧急状态。但9月以来,博疫情恶化,社区传播速度加快,新增病例、现存病例、死亡病例数量不断上升。9月28日,博国民议会投票通过将国家紧急状态再延长6个月。截至2021年2月底,博茨瓦纳本地累计确诊病例增至30537例,其中现存2359例、康复27765例、死亡413例。

军事

1977年建立国防军。现有军人约9000名,其中陆军8500人,空军500人。现任国防军司令普拉希德·塞霍科(Placid Segokgo)中将。警察部队约1500人,警察总署署长基贝茨韦·马科佩(Keabetswe Makgophe)。

文化

新闻出版

现有报纸12种,包括官方日报《每日新闻》(Daily News)和私营日报《报道者》(Mmegi)及私营周报《博茨瓦纳卫报》(Botswana Guardian)、《太阳报》(The Mid-week Sun)、《博茨瓦纳公报》(Botswana Gazette)、《回声报》(Echo)等。《每日新闻》是免费报纸,日发行量约6.5万份,用英文和茨瓦纳语出版。《报道者》和周刊《观察家》为博最大的私人出版公司Dikgang公司发行。《报道者》日发行量约2万份。其它报纸发行量在1.5至2万份之间。2013年博共刊印报纸758万份。博茨瓦纳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1981年创建,主要报道国内消息,是《每日新闻》和博广播电台的主要供稿者。博茨瓦纳广播电台系官方电台,1965年创建,用英语和茨瓦纳语广播。哈博罗内电视台为私营电视台,1988年创建。

博茨瓦纳国家电视台于2000年7月开播,节目分英语和茨瓦纳语,全部使用数字传输技术,可通过卫星覆盖非洲大部分地区。

教育

博独立后高度重视国民教育事业,成人识字率从1966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14年的88.6%。教育体系完备,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正规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特殊学校教育和业余教育,其学制为小学7年,初中3年,高中2年。小学和初中阶段为义务教育,小学和高等教育免学费,中学教育自2006年起实行学费分担制度,初中生每人年缴费300普拉,高中生600普拉,其余大部分由政府负担。2015年,全国共有826所小学、293所中学和40所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公立大学包括博茨瓦纳大学、国际科技大学、农业与自然资源大学、开放大学。

旅游

  旅游资源丰富,是非洲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国家,大象数量2002年达12.3万头,居非洲第一。全国由17%的国土被列为国家自然公园和动物保护区,另有20%的土地是野生动物生活区。此外,博境内还生活着非洲古老人种布须曼人(Bushman), 保留着大约20000年左右的岩画。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乔贝(Chobe)国家公园和奥卡万戈(Okvango)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卓迪洛(Tsodilo)岩画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央卡拉哈迪(Central Kalagadi)动物保护区中有布须曼人村落。

  莱索马纪念碑 位于博北部城市卡萨尼。20世纪70年代,津巴布韦(时称南罗得西亚)人民为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展开激烈的武装斗争。1977年,战火蔓延到博茨瓦纳境内。博15名士兵在此地牺牲,当地人民为纪念这一事件修建了莱索马纪念碑。

  莫克洛迪野生动物保护区(Mokolodi Nature Reserve) 位于哈博罗内市西南10公里处,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是一个旨在向公众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的教育和旅游基地。建于1994年,所占土地全部由私人捐赠。除了既有的疣猪(warthog)、石羚(steenbok)、纰角鹿(kudu)、鬣狗(hyaena)和黑斑羚羊(impala)等物种之外,保护区在建园之初还引进了白犀牛(white rhino)、捷豹(cheetah)、小苇山羚羊(mountain reedbuck)、长颈鹿(giraffe)、斑马(zebra)、鸵鸟(ostrich)、河马(hippo)、直角大羚羊(gemsbok)和大象(elephant)等,目的是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目前,园内在各个时间段所能看到的动物共有50余种。

  塞罗韦犀牛保护区 建于1989年,面积约4300公顷。目前有2头黑犀牛和32头白犀牛,还有斑马等30余种动物和230多种鸟类。距哈博罗内350公里。保护区提供原生态住宿。

  中部卡拉哈迪禁猎区 位于博中部杭济区,为世界第二大禁猎区,面积5.28万平方公里。内有盆地与古河道,北部主要为大面积沙丘。在此栖息的动物有跳羚、好望角大羚羊、非洲大羚羊、黑毛狮子、猎豹、野狗等。少数巴萨瓦人在此定居。

  乔贝国家公园 位于博茨瓦纳北部,面积10566平方公里,为博境内第二大国家公园。建于1920年,最初是贝专纳保护地殖民者的狩猎区。1967年,博政府正式将此地辟为国家公园。该园分为四大生态区:东北部乔贝河水域的草场森林区、西部湿地、西北部沼泽地和干旱腹地。动物种群数居非洲前列。该园以大象、斑马和狮子的密度居非洲之首而闻名。据估计,园内大象数量超过6万头。园区基本保持大自然的原生状态。旅游接待设施良好,辟有专门的露营地段。

  奥卡万戈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 位于博茨瓦纳西北部,与纳米比亚接壤,是非洲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奥卡万戈河发源于安哥拉高原,当河水流入博境时,河面宽达12公里,然后源源不断注入博卡拉哈迪沙漠,形成巨大的三角洲。三角洲内有无数小岛,湖泊纵横、水道迂曲、河汊密布。岸上浓荫匝地,水中芦苇随风起伏。无数鸟类和野兽在这里繁衍生息。三角洲内一切均保持着大自然本来的面目。

外交

奉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积极参与地区政治事务及经济合作。主张国家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提倡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非洲和地区事务,促进区域稳定、发展和合作。主张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挑战。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秘书处设在哈博罗内。博还是联合国、非盟、英联邦、不结盟运动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成员。


非洲国家